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定庵先生在书法界的辈分很高,又是国内闻名的大德居士,他在书法界以古隶擅名,其风格浑成古穆,气象堂皇,面对精品力作,倘若以一言作喻,则璞玉浑金之赞,足可当之。  相似文献   

2.
「妈妈,快来呀,大哥有消息了。大哥从大陆的江西省南昌市来信了。他很好,已儿孙满堂,还当了江西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的副会长呢!」小儿子一面高声地呼喊着,一面把他大哥吕英随信寄来的「全家福」照片递到母亲手里。老人手捧着大儿子一家的合照,端详又端详,喃喃地说:「我已四代同堂了!」接着,又转向坐在一旁喝茶的送信人——日本朋友山口正夫先生说:「得感謝你这位大恩人!」不久前,山口正夫先生到中国大陆旅游,吕英接待了他。在游庐山时,吕英对他谈起了几十年跟台湾亲人的分离之苦,引起了他的深切同情。他爽快答应回日本处理一些家务事后,专程去台湾为吕英找亲人,帮助他们一家沟通联系。今天,终于如愿。山口正夫先生还对吕母表示,在台湾与大陆尚不能通邮时,愿意继续帮助他们转递信件。吕母得知事情的始末后赞叹说:「山口  相似文献   

3.
鼻子     
某地有一口头语,曰「鼻子」。其出现之频繁,用法之广泛,不亚于「国骂」:「他妈的!」张口闭口离不开它,既可用于褒赞,也可用于贬斥。例如:「真鼻子的好吃嘿!」「滚你鼻子的吧!」比较而言,用于后者之义的时侯为多。  相似文献   

4.
去年中秋的一天,一辆从浙江省青田县县城驶出的轿车,来到东源镇大云寺村村口。车里下来一位年近六旬的华侨,他个子高,身著西服,落腮胡子留得很长。当他向乡亲们打听到他母亲的住处后,便急忽忽地绕道步入一幢新楼房,用当地方百呼喊:「阿妈,阿妈!」一位头发斑白、身子硬朗的老太太闻声从内间走出来便问:「这是谁在叫啊!」这位先生一眼便认出她就是高堂,「扑通」一声跪到老太太跟前深情地说:「妈,不孝儿回来啦!」接着母子俩紧紧抱在一起,眼中湧出喜悦的泪水。乡亲们很快传开:「卖油郎」回来啰!  相似文献   

5.
自从唐人先生在海外发表其著作《金陵春梦》以后,时有传闻「蒋氏随母改嫁」之说,广大读者对蒋母身世亦多表关心。浙江奉化毛炳岳先生所撰《蒋母王采玉正传》,系作者在溪口一带进行长期调查后写成的。作者在撰写本文时曾赋有「七绝」一首,现录于下:蒋母世家剡水滨,《金陵春梦》谬无因。史求事信从头述,为免后人讹作真。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五年十月,船王包玉刚先生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查阅家谱,当他证实千古名臣包拯是自己的第二十九世祖后,极为感奋,几十年来飘忽的梦魂,顿时有了踏实的附丽。从此,他自称「宁波大使」。不遗余力地推动包氏家族和在海外的宁波籍人士,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和统一大业多作贡献。邓小平对此曾高度评论,并说:「要动员全世界的『宁波帮』来建设宁波。」  相似文献   

7.
秦闻先生来信指出,本刊今年第四期「报刊文摘」专栏内所登《慈禧的字画有人代笔》一文中的有些情况与事实不符,为此寄来这篇短文,藉作匡正。现照登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官之人,只要爱国扶民,为政清廉,人民就会永远记住他。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冯玉祥先生在山东泰安居住期间(一九三二——一九三五年),勤于体察民情,积极宣传抗战。他的故事,在山东民间广为流传。最近,在泰安市通天街一居民院的墙壁中,发现了冯先生的「施政纲纪碑」。碑高一百四十八  相似文献   

9.
廉泉与贪泉     
听说住在包公故乡合肥市的人,甚爱「廉泉」。有商店借之作号,有商品以此命名。说来滑稽,有个索贿受贿干部,每每吃请,非「廉泉」牌啤酒不饮。尽管他灌了满腹「廉泉」,临了还是个贪官。  相似文献   

10.
回济南探亲的台湾同胞乔学明先生,现在台北私立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执教。他又是一位京剧票友,已前后登台演出七八百场。乔先生对我们说,他喜欢京剧还是在儿时。当时他跟父亲到剧院里看戏,觉得很新奇,但开始什么也不懂,弄不清什么叫「西皮」,什  相似文献   

11.
吴志道的儿女个个成材台湾「国大代表」、「国大」主席团主席吴志道先生离别故乡浙江已经三十多年。当年他离开大陆时四个儿女中最大的才十八岁,最小的只有十一岁。他去台湾的第二年,孩子们也因母亲的早逝而成为孤儿。现在,这四个兄弟姐妹个个成材。吴绛云是吴先生的长女,吴先生去台湾  相似文献   

12.
十三、毕生尽瘁曾在「孤岛」上风行一时,而战斗十分艰巨的《文汇报》,终于在一九三九年五月被敌伪扼杀了。政之先生立即函电催促。叫我重回《大公报》,任香港版编辑。我在清理《文汇报》的一些「善后」后,于是年七月即到了香港。那时,季鸾先生虽负责主持《大公报》重庆版笔政,但隔几个月必来香港住些时候,主要是治疗已到三期的肺病——那时尚无特效药。听说他是受蒋及张羣之讬,暗中和日方有所联击。季鸾先生寄寓在香港壁道,「二房东」是曾在上海报界叱咤风云的张竹平先生。三楼转租给胡先生,底层租给张先生,竹平自己住二楼;两「大」  相似文献   

13.
荷兰华侨孙焕然设计的「海洋乐园」,于今年十月一日中国国庆节时在鹿特丹正式开幕。这座由鹿特丹和上海两个友好城市合资经营的综合性水上游乐场,是利用两条旧油驳船改建成的一座三层的水上宫殿式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五千二百五十平方米,停泊在鹿特丹市马斯河上,位于当地两大名胜——「欧洲桅杆」和游轮码头之间,是集玩乐赏用于一体的中国模型城。孙焕然先生来上海签订合同时,曾与笔者详谈了他设计「海洋乐园」的意图。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与我国植树节今年三月十二日,是孙中山先生(一八六六—一九二五年)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也是我国的植树节。在我国近代史上,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是孙中山先生。一八九三年,孙中山亲手起草的《上李鸿章书》中就提出:祖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求树畜」。一九二四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他在广州讲演他的《三民主义》时反覆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纵观他一生中许多著作和讲演,曾无数次地强调了毁林的危害性和造林的重要性。他还亲自植树,至今在他故居内生长着的那棵虽逾百岁却枝繁叶茂、生气勃勃的檀香山酸豆树,就是他在一八八三年从美国檀香山留学回乡  相似文献   

15.
《春秋》1995,(6)
梁实秋先生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三日在台湾病逝的消息,震惊了大陆文坛。这不仅是由于梁先生作为一位有影响的作家,更使人深为惋惜的是他的那颗始终不渝的「北京心」。他原拟次年携夫人韩菁清一道回大陆,看看北京,探亲访友。他离开故园北京将近四十年了。四十年,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岁月!然而北京时常在他的梦中,北京时刻在他的心中。北京有他的亲人,他的骨肉同胞,有他的同窗好友,有他的莫逆之交的许许多多青年时代的朋友。他多么思念北京啊。  相似文献   

16.
东沽石油新村四十一栋大楼的门口,两旁贴着大红「喜」字,身穿盛装的人们熙来攘往;屋内亲朋满座,欢声笑语。一位穿西装的老人,正忙着招待宾客,他就是张正容先生。他不久前从台湾回到大陆,后到天津定居,阖家团聚,并当选为天津市溏沽区政协委员,今天又是他的长孙结婚,真是三喜临门。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七年初,江浓先生应美国《台湾与世界》杂志社等单位的邀请,前往纽约等地参加了台湾「二一·二八」起义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美国和港澳地区的一些报刊注意到了这位在大陆默默工作了几十年的台湾人,立刻转载了他的发言,介绍了他的身分——「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要职的资深官员。」江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的离休干部,现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吸收外资工作进展如何?」「使用情况怎样?」合资企业有否新的进展?」不少读者来信问及这些情况。为此,本刊记者范之龙访问了对外经济贸部外资管理局张荃先生。张荃先生原任外资管理局局长,从事吸收外资工作多年,现任该局顾问。他回答了记者提出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孙中山先生便提出在广东台山县广海港对面的铜鼓「招各国投资,开作通两口岸」的构想,并批准了「铜鼓商埠宣言及简章一。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愿望  相似文献   

20.
「終於到家了!終於到家了!」浙江省玉环縣棧台鄉下棧台村七十二歲高齡的台胞陸先生,一踏上闊別三十五年的故土,就情不自禁地感嘆。可是來接他的髮妻,現在却和另一個男人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