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俄罗斯最近出版的《绝密文件:卢比扬卡①致斯大林关于1922-1934年苏联国内情况的报告》,是一部大型的多卷本历史档案汇编,收录了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1922-1934年间致斯大  相似文献   

2.
英雄们都到哪里去了? 在苏联人民中间现在很难找到一位自然的、确实的、激励人心的和活着的英雄。作为缺乏英雄的症状,当代苏联文学和戏剧的主要特点常常描绘失败者。尽管政府报纸一再批评,作家似乎故意不理共产党。1983年号召创作激励人心的男女英雄,他们是共产  相似文献   

3.
苏联教育部长普罗科菲耶夫在《苏联教育》1982年第6期上发表一篇文章谈苏联教育的发展情况。文章列举了一些数字和事实来说明苏联教育的发展。他说:在沙俄时期,国家学前教育机关网十分缺乏。目前苏联已有十二万七千八百多所幼儿园和托儿所,容纳一千四百五十万儿童。正在制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前教育机关的纲领,目的是为了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各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为了保护国内市场,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贸易额出现下降。1982年,世界总贸易额下降了5%,据估计1983年继续有所下降。但是,与此同时,苏联和东欧六国的对外贸易却发展很快,特别是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尤其快。据统计,1983年上半年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苏联和东欧六国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6%,进口增长了11%。同期,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27亿美元。1982年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100亿美元,如果1983年下半年能保持上半年的增长速度,则1983年全年的贸易顺差估计可达1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苏联目前与一百三十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一九八○年的对外贸易总额为九百四十一亿卢布,一九八一年为一千一百亿卢布。其中主要贸易对象是经互会成员国,约占全苏外贸额百分之五十,其次是西方国家,约占全苏外贸比重的百分之三十,再就是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苏联与东盟五国的贸易比重很小,一九八○年贸易额为五亿一千万卢布,占当年全苏贸易总额的百分之四(全苏贸易总额为九百四十一亿卢布)。苏联与东盟五国的贸易额逐年增  相似文献   

6.
苏联宪法保障苏联公民保护健康的权利。苏联国家卫生保健机关免费给予居民医疗服务。1983年国家用于卫生保健和体育项目的直接费用共计165亿卢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法制是苏联国家体制的基本原则之一。正如苏联宪法第九条所指出的,巩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法律基础乃是苏维埃政治体制发展的主要方针之一。苏联检察机关是苏维埃国家的专门机关,它的职责是保证执行独立于任何地方机关之外的统一法制,其基本任务是保卫苏联宪法所肯定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制、国家财产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正确而又划一地行施法律实施最高监督,并积极地执行苏共制定的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苏联,有三十七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成为继东正教之后的第二大宗教。根据苏联一九八○年三月公布的一九七九年人口普查资料,苏联现有二亿六千二百万人,其中四千三百万人是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在二十年的时间中,穆斯林的人口比重从11.6%发展到16.5%,使苏联成为继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之后穆斯林人口名列世界第五位的国家,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苏联《国家与法》丛书1982年第3期发表利托夫金的《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主要解释苏联住房法要则对苏联公民住房权的种种规定。下面是该文的摘要,供参考。苏联宪法第44条第一次宣布了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为了执行宪法第44条,苏联最高苏维埃在1981年6月通过了“苏联与各加盟共和国的住房法要则”。其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之一。分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基本格局的形成、沿革及变化规律,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体制改革不无借鉴意义。(一)苏联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以十月革命胜利到1965年改革为第一时期,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家处于国民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苏联领导人奉行政治和安全利益高于经济利益的政策,使苏联东部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与周围邻国关系,除个别国家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苏联在亚太地区的贸易一直是微不足道的。1986年,苏联与该地区的贸易仅占苏联整个贸易的6%,而且其中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热流,撞击着每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撞击着传统体制发源地的苏联。对苏联计划理论由传统到改良、由改良到改革过程作历史的回顾和展望,无疑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研究。一、对改良式计划计算理论的思考1928年,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法令形式颁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社会主义集权计划管理体制诞生的标志。这种体制曾起到不容忽视的历史作用。然而,五十年代之后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增长率明显放慢。于是由南斯拉夫率先掀起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其中以南斯拉夫为代表的改革是从彻底摒弃旧体制为开端的,而以苏联为代表的改革则是以力图维护集权体制为前提作部分改良为特征的,苏联计算计划学派正是这一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持续的经济危机和苏联经济发展速度的减慢,出于各自的目的苏联同西欧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九八二年西欧国家在苏联同西方发达国家贸易的比重已占78.6%,贸易额达到297亿卢布,一九八二年比一九八一年增长了4.7%。苏同西方国家的贸易80%集中在联邦德国、芬兰、法国等西欧国家。其中联邦德国、芬兰、法国为最大。一九八二年这三个国家约占苏联同西欧贸易的50%。  相似文献   

14.
1983年1月23日苏联《真理报》刊登了苏联中央统计局关于1982年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内容如下:1982年是苏联建立六十周年的一年,社会生产和人民福利的进一步增长得到保证。1982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执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二年苏联与世界上143个国家有商业—经济联系,与其中的116个国家签订了有关商业、经济和工业合作的国家协议。在现行价格方面与一九八一年相比,国家外贸交易额提高了9%,达到一百十九亿六千万卢布。同时苏联的输出额从五十七亿一干万卢布增加到六十三亿二千万卢布,而输入额从五十二亿六千万卢布增加到五十六亿四千万卢布。在输出方面提供的几乎是国家机器制造  相似文献   

16.
为遏制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苏联自1933年起便通过“东方公约”、莫斯科谈判试图同英法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但未获成功。此后,为避免提前卷入战争,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又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二战期间,苏联通过与英美结盟,保障了自身战后在波兰、德国和远东的利益。苏联的外交政策目标明确,在二战的动乱年代,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7.
以往,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会,由于是国家领导阶级的群众组织,因此,它与执政党——本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一致。苏联工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工会的带头羊,更是如此。从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国家的任何群众团体,都没有象工会这样,受到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近几年来,苏联国内复杂和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及重大变化必然对苏联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及工会改革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政治自修》一九八三年第一期刊登扎伊采夫谈苏联国歌的文章,摘译如下:“赞歌”这个单词从希腊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庄严的歌曲”。大家知道有各种各样的赞歌:国歌、革命赞歌、党歌、军事赞歌、青年赞歌、宗教赞歌、纪念历史事件与英雄的赞歌及其它赞歌。国歌——以法律程序通过的独立国家的音乐标志——在世界的多数国家出现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在  相似文献   

19.
1944年苏军进入罗马尼亚后,对其战后初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955年罗马尼亚首次要求苏联撤军,结果遭到赫鲁晓夫的强硬拒绝。经过不懈努力,1958年苏联终于同意罗方要求。苏联之所以同意撤军,主要是出于和平攻势的需要,也考虑到罗马尼亚处在一个不容易受西方国家攻击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是对罗马尼亚忠诚的"奖赏"。苏军的撤出为罗马尼亚以后独立自主政策的实施大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2月25日,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通过苏联中央电视台和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台,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他最后一次作为苏联总统的讲话。他说:“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之后的局势,我停止作为苏联总统的活动。”同日19点38分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至此存在了74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了69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