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不能把一切社会现象都归于社会主义制度.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定生产力之下彼此结合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具有特殊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特定历史阶段.它既是历史的延续,又是走向未来、创造历史的起点.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为基本标志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会主义制度则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生存、发展、享受的空间和舞台。人们继承了前辈创造的文明成果,开拓着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崭新事业。作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任务、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旗帜○侯平一、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最悠久的国家,靠什么经久不衰,延绵至今呢?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浩瀚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人才的历史作用张万斌,王倩玲,张莉一、人才的本质特征1.以创造性行为满足社会各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人们的各项社会活动,有不同种类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江山代有才人出,无数前赴后继的人才,通过他们的艰苦劳动,创造出了人们生存不断增长的各种需要,包括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在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就是人们需要历史的缘故。这就是人们在创造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一只眼看着过去,一只眼注视着未来。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为目标,一面总结过去的历史,一面描绘中国未来的蓝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阐述了“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的思想。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用百年来的历史教育人民: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  相似文献   

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个科学命题,其实质就是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或真正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我不同意黎澍同志在《论历史的创造及其它》、《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它》中提出的否定这一命题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本文拟就黎文提出的这一科学命题的所谓“三个错误”,讲一些看法,以求教于黎澍同志和其它同志.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9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许多优良传统,其中就有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推动党的事业成功的制胜法宝,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思想和根本保证,是推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群众路线的践行上,创造出许多好的经验,从而赢得了群众衷心的拥护和广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人们看到,在世界的大变动中,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引起了共产党人的许多忧虑和疑问。社会主义今天发生的问题渊远流长。人们不能离开曾经给予世界上解放运动以新的推动的十月革命所开创的历史来考察这些问题。所有这些社会都产生于战争或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9.
一、从对一个命题的论争谈起科学研究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很长时间里被当作是常识的命题后来反而成为争论较多的问题。“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就是这样的命题。以前,大家把它看成是一清二楚的,但是现在人们对它的看法却不那么一致。一些人认为,所谓创造,当然就已内在地包含着“有目的、有计划”这一类东西。这些正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动性,是自觉性的表现。因此,原有的命题就被理所当然地理解为:人民群众自觉地创造历史。但是,如果稍加推敲,疑问就出来了。“在世界经济中,每一个生产者都意识到自己给生产技术带来了某种变化,每一个所有者都意识到他在用一些产品交换另一些产品,但是这些生  相似文献   

10.
徐宁 《学理论》2009,(15):59-60
蒋孔阳认为实践对于人类审美意识的形成与美感的诞生,以及美的规律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艺术,文学艺术首先是实践,艺术形象的诞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是作家在实践中融入了个人的思想认识的产物,根源于实践但也超越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集中性。人类不断地通过实践创造着美的世界,美的历史,美学也向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发展,人类通过艺术实践的发展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办什么事情都要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执政当然也不例外。不论是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社会价值观念,积淀深厚的历史传统,还是城市发展空间,都是稀缺的执政资源。 当前,西安正在提高标准,科学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充分珍惜、恰当利用并精心维护这些执政资源,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执政资源的最大效能,并创造、扩展、积累更多的资源,以此推动将西安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在实践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并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陈鲁民 《民主》2006,(7):41-41
李瑞环同志的新著《学哲学用哲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读来受益匪浅。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不仅是运用辩证法的高手,而且还是历史感很强的智者,他的历史观,凝重、睿智、达观、清醒,他以一个政治家几十年的亲身体会,告诉人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继承历史,创造历史,可以给人们很多启迪。“我们是历史中的人,我们也是历史中的一段,我们现在评价历史,将来历史也会评价我们。”(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下同)的确,一个人,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不论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默默无闻终此一生,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都会在历史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的实质是世界各国经济上相互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政治和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也大大增加。在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在进一步普遍化的同时从新的方面进一步尖锐化。从而进一步向人们展示了现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社会主义应当从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中更多地汲取资本主义为人类进步创造的成果,才能成为资本主义的超越者和代替者。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的政治生活中,官僚主义已经有相当漫长的历史了。从政治体制的发展演变历史来看,不管是专制政治还是民主政治,都产生过和存在着官僚主义这种病态的社会政治现象,甚至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官僚主义也并未被克服。这说明,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的官僚主义,是相当顽固的;当然,这本身也说明,现代社会还并没创造出完全根除产生官僚主义的条件。但是,人们却越来越感到,官僚主义与现代政治文明的对立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尖锐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维度,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既是总结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经验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征程丰富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人类文明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地球上不同地区先后出现的文明千差万别,然而人们不约而同创造了极为相似的生存技术。依靠它们,人类得以生息,文明得以传承。很可能当时的人们在潜意识中认同了自然界的许多规律,信赖自己关于自然的经验,通过语言使其成为思想传播,通过劳作使之化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6)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恩格斯在19世纪最早提出了历史合力论思想,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相互冲突、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其中经济的因素和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在历史合力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历史的进程又是人自身不断完善、不断走向自由自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历史是人创造的,人以一种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着,人则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地自我创造、自我生成展现历史观,同时人对"历史合力"有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一词,多年来使用上很不一致:或在习惯上泛指历史上各种人们的共同体,或就它的科学含义确称一定历史时代人们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古代民族”说,斯大林提出了“近代民族”说,人们随其所是而各采斯说,发表了各种不同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9)
在《人论》一书中,卡西尔在总结了西方历史上关于人的各种理论后,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做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卡西尔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认为人的本质特性在于劳作,即人运用符号创造文化。在卡西尔看来,符号的各种形式——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历史、科学等既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又彰显了人性的不同方面,而且所有形式都指向人性的解放。尽管卡西尔的人学思想有所不足,但其对人类文化哲学的发展仍有着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10,(9)
<正>晏扬在《长江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国家的主人,而且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英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中固然有一些人会犯错,但从总体上讲,人民群众才是最高明的、最正确的,他们的眼睛比谁都明亮,他们的选择比谁都正确,他们从来就不是什么"愚民",而只是一些当权者将他们视作"愚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