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发桂 《唯实》2010,(6):62-67
司法民主化改革的取向、社会主体间复杂的利益冲突、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为网络公众司法参与制度化建构提供了制度、动因和技术等基本生成要素。形成制度化的网络公众司法参与,需要选择从建立有效的司法网络回应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性制度及规范网络公众司法参与行为这些路径入手。  相似文献   

2.
陈发桂 《唯实》2011,(11):54-58
要通过公众司法参与来实现司法公信力的生成,就需要以新的视角看待当前陪审制这一制度化的公众司法参与的应有价值及其限度。在由封闭性的司法运作向开放性的司法运作转变中,陪审制这一公众司法参与模式可以有效发挥实现实体与程序公正及陪审员与司法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司法公信力的生成。但陪审制在司法运作中具有自我定位不准、与社会公众联系不紧密、缺乏社会的有效认同及无法与法官实现良性互动的缺陷,这又凸显了陪审制在司法公信力生成中的价值限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面临着基本法缺位;公众参与内容规定模糊;公众参与方式陈旧;行政决策监督机制欠缺;决策后评估机制及意见反馈机制缺失的困境。完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需要制定基本法律;明确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广度、深度和密度;创新公众参与决策方式;完善决策反馈机制、事后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和行政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4.
由封闭性的司法运作转向开放性的司法运作,陪审制这一公众司法参与模式可以有效发挥其通过实现实体与程序公正及陪审员与司法间的良性互动的方式来促进司法公信力的生成。但陪审制在司法运作中具有自我定位不准、与社会公众联系不紧密、缺乏社会的有效认同及无法与法官实现良性互动的缺陷,凸显了陪审制在司法公信力生成中的价值限度。  相似文献   

5.
司法所具有的独立公正的内生特质促使法官不易受制于利益集团的影响,加之现代社会要求司法功能由原有的"解决微观个体之间纠纷的功能"逐渐向"公共干预的功能"进行转变,因此,纳税人诉讼成为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下更为高效和更为直接的公众参与国家财政投入监管的实现路径。在具体构建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时,有两个问题需特别注意:一是应从效率的角度考虑赋予纳税人集团以诉讼主体资格,二是在我国现有用税监督基本法律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考虑司法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仅仅依靠执政党和各级政府按照全能主义的传统模式来单独运作是远远不够的,还迫切需要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根据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应当从观念层面、技术层面、公众利益表达层面、制度层面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机制,切实维护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在理论基础、制度构建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两者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前提和基础,是直接决定公众参与是否真正形成的核心因素。公众参与则是政府信息进一步公开的民主动力。政府信息在公众参与过程中公开范围更为广泛,公开力度更为加强。两种制度在实践运作中相互促进、互为循环、互为完善。  相似文献   

8.
陪审制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司法制度,同样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和彰显民主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其中重要支撑制度之一就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目标是将"司法公正"和"司法民主"通过人民陪审制度得到进一步的"中国式"展示,而其中肯綮之要在于遵循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完善公众参与司法的方式和路径,"民主"与"公正"不能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基于对法律和司法实践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司法对公众的权威力.微博直播庭审作为微博传播与司法机关庭审工作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具有司法公开、司法参与、社会监督和法治教育的功能,也正是这些功能使得微博直播庭审具有了司法公信力构建的特性.微博直播庭审从心理认同、制度实践、价值目标、司法主体、文化环境等多个维度,树立法律信仰,落实司法公开,实现司法公正,提高法官素质,传播法治文化.从而实现对司法公信力的多维构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并把公众参与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之首。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是协商行政的产物,其参与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制度保障,更离不开动力机制的支撑,即通过公众参与动力机制的有效与优化来突破当前公众参与有效性不足的瓶颈。因此,应整合政府与公众两方的需求重合度,充分运用激励、约束、透明度三种手段,建立起公众与政府间利益协调、价值兼容、信息交流的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维春  何晖 《求实》2006,(Z2):28-29
环评制度中公众参与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其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程序中明确提出了公众参与这个概念.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起步稍晚.1991年,中国在亚行提供赠款的环境影响评价培训项目中首次提出公众参与问题.各国环保实践也已证明,环评制度中的公众参与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是实现绩效评估科学有效、确保评估公正、公平的重要条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由于公众参与评估的目的异化、过程缺乏规范保障、责任机制残缺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弱化了评估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改进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必须建立畅通、有效的参与渠道,建立评估反馈和责任机制,完善有效的评估申诉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制度化对于我国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存在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不够、组织化程度较低、主体公众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加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法治化可以从明确法律主体地位、赋予基本权利、构建程序性制度、完善法律救济制度和培育基本能力与水平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4.
闫海  魏萍 《理论建设》2011,(4):64-67
特许经营是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基本形式,为保障公共利益,不仅要求加强政府对公用事业的监管,更为重要的是广泛、充分的公众参与。信息公开是公众有效参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重要前提,应当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机制,改变公众在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中弱势地位。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改革的重点应当是建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协商机制,改进咨询、听证、论坛、对话等传统公众参与方式,以及设立公益董事或监督员,以创新公众参与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司法ADR制度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以附设在法院的调解和仲裁为基本类型,是国家司法行为与当事人合意行为的有机结合。2004年9月16日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初步形成了我国司法ADR制度的雏形。文章分析了与我国司法ADR制度构建相关的协助调解人制度、独立调解人制度、和解协调人制度和协议确认制度。并指出司法ADR制度中的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环节还有待于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杨方 《唯实》2011,(8):178-181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保证公众的有效参与,需要将公众参与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决策介入机制、检举监督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冲突协调机制和自救互助机制。为此,需要完善法规体系,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外关于社会管理的经验来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从参与的现状分析,尚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社会管理中应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和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当代人全面发展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的司法知情权呈现出了新的属性,导致公众司法知情权实现的过程面临一些新的困境。保障公众司法知情权的同时还要划清司法公开与国家秘密、隐私权、未成年人权利的界限,这是实现公众司法知情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保证公众的有效参与,需要将公众参与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决策介入机制、检举监督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冲突协调机制和自救互助机制.为此,需要完善法规体系,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公众参与机制下的城市社区规划: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国城市社区规划整体上仍停留在半封闭状态,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完善,为此应加大实行"政社分开"力度,简政放权,增进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进一步加强社区的自治能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加强教育,逐步将公众参与纳入规划立法体系,通过制度和法律保障公众参与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