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共同富裕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这样的构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构想对我们“后发展”的贫困地区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一、“共同富裕”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始终不渝地追求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党领导全国人民实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下文引文属该卷的,只注页码)紧接着这段话邓小平同志又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373页)明确地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当前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共同富裕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五年前的春天,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工作时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小平同志这一构想既符合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现实,又具有循序渐进,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改革开放18年来,贵州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千万贵州人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但是,由于历史、地理、交通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贵州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拉大。就是我省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指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进而“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42页)。“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这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373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他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同上第3卷第155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开放市场、搞活贸易、发展个体经济及乡镇企业等的过程中,受惠于党的好政策及市场经济初垦期的丰…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地区非均衡发展思想是构筑在中国国情和发展大格局基础上的战略构想,将这一战略构想运用于浙江省地区发展战略选择,对进一步加快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非均衡发展:邓小平对中国地区发展的恢宏构想 邓小平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全局和加速中国发展的大格局出发,提出了通过非均衡发展带动全国大发展的多层次多方面相对统一的战略构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较为完整的体系,它包括: 第一,地区非均衡发展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在分析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之间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时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由此可见,小平同志提出地区非均衡发展思想的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阐明,搞社会主义,就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全民所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51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追求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过去,在“左”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富裕贵在“共同”杨国臣,王玉环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里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里讲的富裕可贵就在“共同”二字.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同以往所有剥削制度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9.
拓宽农村共同致富的道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江西农村的实践□陈先煌20年前,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正确认识和贯彻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对于全面坚持和贯彻...  相似文献   

10.
一、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现实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1页)。但是,共同富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它必须经过现实的努力,经过一系列环节。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步骤就是要消灭贫困。而消灭贫困,正如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3月3日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所说,各地工作不平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下面引文不注书名的,都引自本书)这里讲的五个要点是个整体:先讲生产力(第一、二点),再讲生产关系(第三、四点),最后指出生产力、生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这一共同富裕政策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十七年来,我国人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地区的人民消灭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部分地区和阶层已经实现了小康和富裕,甚至也涌现了一批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然而这一共同富裕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没  相似文献   

13.
萧前 《前线》1994,(19)
在总结我国以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小平同志的概括是全面的深刻的,他提出的五点是相互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整体。没有前两点,即  相似文献   

14.
刘枫 《求是》1995,(11)
一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同上书,第111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72页)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调整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世界是一个发展中的世界,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以下简称《邓选》)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他更明确指出:“观察少数民旗地区主要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邓选》三卷第247页)这是邓小平同志立足我国实际,从唯物辩证法根本原理、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以下凡引自本书只注页码.)对这一科学论断.以前,人们只是从它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去理解.而忽视了另一重要思想.这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小平同志这一论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应该而且能够解决好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里讲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质”是何含义?应当如何理解?是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不利于对邓小平同志这一理论的领会和贯彻。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对“本质”的理解是值得商榷的。 许多同志把邓小平同志讲的社会主义本质中的“本质”的含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首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私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共产党人一定要有坚定信念。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认真学习这一思想,对于共产党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方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