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农村生活方式建设,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环节。针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至今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及其消费方式、休闲方式、交往方式等依然比较落后的现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创新性举措,构建农民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发展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的问题。本文想就这种新生活方式的涵义、形成过程和特点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而生产方式又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对生活方式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中生产力的水平和  相似文献   

3.
延安生活方式是延安精神在生活层面的表现,那种在极其艰苦的物质条件下乐观、进取的生活观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活动,启示我们在衣食住行奔小康的同时谨防奢华无度,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警惕精神的空虚,在推进民主的进程中严防特权思想和作风。倡导并身体力行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对延安精神最好的继承和弘扬,也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一定的生活方式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征,同时一定的生活方式又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深刻的影响。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先进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有些公安民警存在的公仆意识缺乏、抵御各种诱惑能力不强和生活习惯不健康等问题。公安部门应从构建民警生活方式入手,确立为民服务的生活追求、清正廉洁的生活态度、创新奋斗的生活信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从而提升培育人民警察职业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指出,加强对新闻舆论、国民教育、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于大力加强文化体育阵地建设、促进社区文体活动健康发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和政府对在群众中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给与高度重视.在<"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休闲体育生活方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体育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青少年文明生活方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它能够促进青少年身心整体健康,拓展青少年的都市生活空间。青少年休闲体育生活方式受学习压力、体育知识技能、场馆设施、家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各级政府体育部门要加强公共体育服务,发挥学校教育主导辐射、家庭教育启蒙引导等功能,实现社会力量关心支持、舆论宣传科学导向、休闲体育项目教材化推进,积极构建青少年休闲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从生活方式视角研究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于提高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自觉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军人生活方式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改善军人的存在方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训练,规范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与生活方式,营造学习型军营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生活方式是衡量一个社会、区域以至一个群体发展程度的重要方面.妇女生活方式的变迁则是集中表现妇女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1990年,山东省妇联曾组织一次全省范围的妇女地位的综合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l)90年代山东妇女生活方式已发生较大改变,这种改变的进程快于全国总体水平.(2)山东妇女生活方式模式的整体转变还存在某些方面的发展不均衡,如城乡妇女、东西部地区妇女生活方式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差异.(3)这些差异表明,妇女生活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除了经济因素外,更深层因素是妇女的文化教育因素.文化程度较高妇女,其生活方式的现代意识较强,其生活方式向现代化的转变也较快.(4)生活方  相似文献   

11.
谈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高校体育由以增强学生体质的单一功能逐步向健身、健心、体育娱乐、交际、终身体育等多元化发展。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是进行健康生活设计的前提。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意义、养成及运动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可以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绿色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存在方式。形成绿色消费方式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依托和有力抓手。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是社会消费风尚的集中体现。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突出问题是非绿色消费,这一问题引发多方面的负面效应。究其原因,既有消费文明教育较为弱化的问题,也与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有直接关联,还与大学生以消费方式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倾向相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协同治理要从社会层面营造绿色消费氛围,从高校层面加强绿色消费文明教育,从个体层面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它正影响着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对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正在悄然而又蓬勃地兴起。 一、经济全球化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社会存在是一个有机体,根据恩格斯提出的“两种生产”理论,可把社会分成生产和生活两大部分。生产活动是人类特有  相似文献   

14.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重点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旨在达到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的提高的工具目标、促进社会发展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的价值目标。低碳经济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存在一定的常规和模式,且行为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可预测性,这些惯常的行为就使行为人有了通常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其中一些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于增加了潜在受害的危险而更容易激发犯罪。犯罪治理是一种国家、社会、个人基于价值判断和选择而应为的社会治理方略;是打击犯罪、控制和预防犯罪的统称。犯罪治理活动是人类社会实施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之一。如何组织对犯罪的治理,这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社会问题。正是由于二者的这些特性,为生活方式这一社会学的理论范畴引入犯罪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社会进步与时代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职教育不断变化的严峻形势,给高职女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许多矛盾与冲突,工作中的疏离和困惑等消极情绪导致其身心健康每况愈下。必须从其行为和生活方式入手,把科学的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建立系统完整的保健方法,将健康的权利、责任与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保障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青年生活方式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1 世纪新的时代背景下, 青年的生活方式将形成以下几方面的发展态势:青年生活方式日益世界化和民族化,他们努力寻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寻求健康,环保意识加强, 终身受教育成为青年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内容, 青年的工作与闲暇重叠交融, 家庭对青年的 “吸引力”加大, 但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这些发展态势标志着青年生活方式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生活方式与青年现代素质的养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活方式与青年现代素质的养成黄志坚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形成的现代生产方式,必然带来现代生活方式。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每前进一步,都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青年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秩序、生活追求和心态,无不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凡不适应科学技术新发展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本期选登的为《青年学》第十章青年的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现代社会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体育在生活中的失落,同时,体育的独立、体育的职业化也意味着与生活世界的剥离,导致现行生活和现代体育渐行渐远。体育原本就产生于生活,随着社会大发展,体育必然服务于生活,只有使体育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生活化意义,从而使经常性的体育行为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体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是全民的和终身的。回归生活的体育,把体育过程还原于人的生活过程,体育中的人与生活中的人始终统一,然仍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人在体育活动中不仅仅是在锻炼身体、提高技能,而是在充盈、完善他当下的生活。人通过体育活动获得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强壮、知识的丰富以及行为的改善,而是获得了生活的智慧与精神,获得了全面的生活的力量。人学会的并不只是表层的生活行为模式与准则,而是学会了完整的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