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任务和宏伟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人的平等发展、应有发展、人的社会特性和谐发展、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其实质就是人的最根本的发展。本文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在发展要求、价值取向、实现途径和相互作用四个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李丹婷 《法制与社会》2010,(34):361-362
马克思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社会理想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而人的全面发展本身也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社会理想理论的当代构建,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3.
梁辰瑾 《法制与社会》2011,(24):280-281,283
“道德人”是指作为有自己的目的并具有一种正义感能力的有理性的存在物的个人。它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预设。“公平正义”是我国和谐社会观的道德价值诉求,“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观的哲学前提。道德人在和谐社会中有普遍实现的可能性,“道德人”对和谐社会的实现有重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与目标,即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十七大更明确的要求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今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自被提出后,为全社会所共同关注,被老百姓所广泛认同。因为它不仅仅是执政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更是全体民众所追求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5.
陈琢 《行政与法》2003,(12):22-23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首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的,也是其动力源泉,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但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还应加大教育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民主法制。  相似文献   

6.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实现保障与必然路径。目前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是社会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阐释了和谐社会与法治两者的内涵,探索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运用法治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建议,以期对社会主义和谐的构建和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何从和谐的视角理解公平正义,把握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清楚认识我国当前公平正义之现状及原因,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新时期我们所面对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校园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文化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指出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作用,并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有机统一:人的类特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发展。而作为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是其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以及对其付诸实施,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树立一种新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在社会的发展中,制度文明的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同样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关系,指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雪丽 《法制与社会》2010,(17):277-278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我国人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从满足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等方面为实现我国人的全面发展贡献着积极力量。我们要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使科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略论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与法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要具体化为处理各种具体矛盾和争执的法律规则,追求社会和谐也必然要求实行法治,法治中的法必须体现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重视对法的正义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寻求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点,这必须在宪法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意味着要求现行宪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途径,也是维系协调与和谐发展的保障,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则必须实现公正执法。公正执法不仅要实体合法,更要做到程序合法。本文提出应当以健全的法制保障社会和谐;以规范的程序运作实现社会和谐;以有效的司法救助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保障实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蔡兴 《法制与经济》2008,(2):108-10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保障实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公民权利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十分密切,保护公民权利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文指出公民权利意识和观念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基础,公民权利平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前提,公民权利得以保障和实现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选择.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全球化代替一体化,价值多元化是不争的现实,这就要求人们相互尊重和宽容,才能达到和谐.本文指出宽容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起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的宪法,一方面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保障和促进社会的进步。我国现行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宪法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必然联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的来完善宪法,必将保障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