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滋味     
陈建功 《学习导报》2013,(10):59-60
我是到28岁时才开始“读”北京的,因为那一年我上了北大,听了第一次讲座,由侯仁之教授主讲。此前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1年,听了侯教授的,我才知道,前21年基本白活。因为北京太有意思,而我,却只是在北京“活着”而已。讲座结束后的次日,我流连于北大勺园,想米万钟,又想到侯教授的老师洪煨莲。到了星期日,我跑到永定河畔,感受这几近枯竭的河水当年如何孕育出一个聚居点,  相似文献   

2.
新书点击     
本书是“在北大听讲座”书系列的第四辑,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  相似文献   

3.
正5月10日,由贵阳北大资源主办的"北大资源大讲堂"在贵阳北大资源·梦想城城项目新文化体验中心首次开讲,北京大学贵州校友会馆授牌仪式同日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到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担纲首讲嘉宾。张颐武教授是我国著名评论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和文化理论。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思想的踪迹》等多本论著。作为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张颐武教授此次为贵阳市民带来一场"国学与当下人生"的文化盛宴。当天,会场内座无虚席,讲座结束后一位现场听众激动的说:"从没想过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北大教授的讲座,我一边听一边记,3个小时一转眼就过去了,一直着都不觉得累。"  相似文献   

4.
新书点击     
本书是“在北大听讲座”书系的第一辑,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练朴素,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文章兼容并蓄,皆要谓思想的精萃、智慧的集锦。 本书目录简介:一、当代中国思想背景;二、新世纪的奠基礼;三、名师论道;四、政治人物的北大情怀等。  相似文献   

5.
10月23日晚,北京大学电教楼114教室座无虚席,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站在讲台上的既不是北大老师,也非社会名流,而是北大经济管理高级研修班贵州班第六期党员、来自省地矿局的王尚彦总工程师,他正借这次到北京学习的机会,为大家作《走进神奇贵州》的讲座。  相似文献   

6.
我现在的人生与我所受到的教育紧密相关。我与北京大学渊源深厚,19岁从山西考到北大,4年后从这里去美国留学。回国创办百度网站之后,我最初的一些员工就是北大的老师和学生,而创业地址就在北大资源楼。百度发展起来之后,搬了两次家,  相似文献   

7.
周玉奇 《唯实》2003,(3):90
清华和北大一样是学子心中的文化圣地。笔者刚刚在为北大登山运动员遇难痛心不已 ,接着看到了《现代快报》发出的“清华拒收 2 0 0万元老板”的消息 ,为此 ,我的伤痛的心才稍稍平静。过去 ,我的心总是被一再地叩问 :如果北大、清华的学生由官员、老板和明星组成会怎样 ?北大还是那个北大 ?清华还是水木清华吗 ?这样的追问就像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遇到的苦恼 :“生存还是毁灭 ?”今天 ,我的心情快慰许多。因为来自全国的60多位董事长、总经理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清华EMBA(俗称老板班 )笔试。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位老师站在考场外 ,严…  相似文献   

8.
吴全德,一位长期致力于电子、离子和超微粒子研究,提出享誉国内外的“吴氏理论”的大科学家,因一本《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专著而被国学大师季羡林引为知己,并写了一篇以“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为题的读后感,一时在科学界与社科界传为美谈。季老在读后感中写道:“那是去年(2001年)11月2日,我在‘北大论坛’上发了一次言。我在学术座谈会上,或者堂而皇之地称为‘学术讲座’上发言,有人称之为做报告,一向没有讲稿,因之也就没有题目,这一次发言依然如故。录音整理者给文加上  相似文献   

9.
1960年春季在校的北京大学的莘莘学子们 ,心中铭刻着这样至深的记忆 :当时高教部的某负责人来北大主持马寅初的批判会 ,在大饭厅面对数千师生声言 :“我们可以让你当北大校长 ,也可以不让你当北大校长 !”马寅初从容地走到麦克风前 ,针锋相对地回答 :“对于北大校长 ,我并不恋栈 !我之所以当这个校长 ,是应朋友之约 ,你不让我当这个校长 ,我就拂袖而去 !只是 ,我对北大师生还是有感情的。”说完 ,毅然转身走下台去。会场上一派庄严肃穆。……开放改革 ,给了中国人民 ,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以人格尊严 ,现在是可以回顾这段历史 ,讲求人格尊严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我答应为本书作序的经过和设想我一生与北京大学很有缘分,说起来是三段机缘:首先,我也曾经是北大的学生。我于1946年从家乡福州到上海,考入北大,在校一年多,积极参加学生民主运动和地下党领导的"民主青年同盟"1,这是我成为共青团员的起点。1948年初,我投奔解放区。从1950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其次,1973-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停办期间,我转  相似文献   

11.
许进 《世纪风采》2009,(5):22-24
我的祖父许德珩与北大的关系是育于斯、教于斯。北大是哺育他成长的摇篮,又是他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讲台,母校、祖闰、民主与科学始终铭记在他的心中。  相似文献   

12.
北大出了许多企业家,这让我非常自豪。以北大的32楼为例,当年我和俞敏洪作为北大青年教师住在该楼的第二层。后来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成了知名企业家。第三层楼,当年住着一个来自山西的青年,他叫李彦宏,天天在水房里光着上半身用冷水冲澡,唱着“夜里寻他千百度,你在哪儿呢”,天天念“百度”两个字,于是后来诞生了百度公司。  相似文献   

13.
我1959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时, 资深老师不分性别都被尊称为先生。李赋宁教授是我国西方语言文学大师和教育家,也是我的欧洲文学史先生。去年听到先生逝世的消息,我怅然若失。一年来,仍常想起先生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入北大之初,常听人说李先生人品好,课讲得好。我第一次见到他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图书馆。在北大,图书馆是最好的课外学习场所。记得当时图书馆馆长是梁思庄先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在当时中国乡村一块极贫瘠的土地上,我开始准备参加高考,并由此和北京大学结缘。 为尊者不骄,待愚者不矜 在填写高考志愿之前,我曾收到一位邂逅相识的学者的来信。他早年毕业于北大,深以为那里藏有知识的金字塔,因而在信中告诫我,要珍惜这十年一遇的机会,把北大作为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2008年的金秋时节,我作为贵州省第十期现代经济管理高级研修班的一员,走进了北大,走近了未名湖。北大,这个令多少学子向往的神圣殿堂,是一本摆放在天地间的大书。  相似文献   

16.
在北大旁听     
时常在报纸上看到柳哲的大名,他是学者,也是作家,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他曾有11年的北大旁听生涯,他写的此类文章,勾起了我对北大的向往。去年年初,我来到了来明湖畔,住在一位农民老大哥的偏屋里,月租金250元,面积10平方米不到。  相似文献   

17.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各位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兵团工会孙涛副主席让我全面了解了兵团工会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李扬和韩栓柱老师的摄影讲座,点化了我新闻摄影和风光摄影中的迷惘和困惑;谭建新主编传授的工会宣传重点,为我今后工会宣传报道点明了方向;李东海老师的诗歌、散文讲座,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艾民、张光辉、宋慧敏等  相似文献   

18.
正曾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的俞可平,辞职到北京大学任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已有两年多了。两年多里,他干了啥,对文山会海、为学与为官等,有哪些新的思考?记者:回母校的两年多,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俞可平:我是因为喜欢做学问才回到北大的。刚回来时我说,目前中国,"做学问没有比北大更好的地方了"。我的心中,一直有一根北大的筋,这根筋就是对知识与学问的尊重,以及自由与宽容的氛围。接续这根筋,是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尹卫国 《奋斗》2006,(8):58-59
今年高考对四川省达州市“高五”学生王翔来说又是一次悲壮的命运抉择,他是连续三次参加高考的复读生了,前两次高考仅以3分、2分微弱之差未被北大录取,他断然放弃读其他重点大学,矢志不渝要上北大。小伙子表示“这次考不上北大,我宁愿第三次复读。”  相似文献   

20.
我叫陈沫,是北京大学的学生。提起北大,最容易让人想起的就是"五四运动",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至今都让人难忘。"爱国"是北大的传统,更是北京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气质。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十几年的时间,身边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远的不说,就说我的老家高碑店村吧。高碑店村在东长安街延长线上,要说地理位置那是没得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