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金秋时节,中共辽宁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在沈阳召开。 “加快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在这个金色秋天里成为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 “随着振兴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的实施,辽宁的历史将翻开崭新的一页!”省委书记闻世震的报告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预示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2.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一主题,长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集中精力做好国企改革、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和软环境建设“五篇文章”。其中,国有企业改革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和难点,被置于“五篇文章”的首篇,并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集中用两年时间打一场国企改革攻坚战,到2005年底基本完成全市的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3.
振兴老工业基地要走创新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作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的战略决策。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进一步明确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政策原则和实施方略,为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指明了方向。振兴老工业基地意义重大,工作千头万绪,对大连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辽宁省委的战略部署,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争创发展优势、完善发展环境,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中走出创新发展之路。一、开拓发展新思路,实现整体创新发展创新是振兴之魂,创新发展是在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基础上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强调:“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这是我国党和政府审时度势、谋划全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2,(10):18-20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工信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这一中心任务,积极推进“三化”统筹、“三动”战略,积极探索特色工业化道路,转变发展理念,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着力实施了国企改革攻坚、工业提速增效、  相似文献   

6.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鞍山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山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使命中肩负重任。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方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壮大支柱产业、做强骨干企业、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发展环境为重点,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到2010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精品钢材基地,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基本实现工业化,为提前实现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  相似文献   

7.
加快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对于确保整个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辽宁是新中国最早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我国形成独立…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落实新任务、适应新要求,沈阳市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即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共产党员工程”活动,为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员(沈阳)》2003,(8):12-12,21
今年五六月间,温家宝总理来辽宁调研时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同西部大开发一样重要,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已成为我国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对于东北来说,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缩短与全国其他先进省市之间的差距,重振昔日老工业基地雄风,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认真思考。 首先,要对“振兴老工业基地”有一个全面把握和客观认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继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之后,党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其经济和政治意义十分重大。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协调,推进国有经济战  相似文献   

11.
秋石 《求是》2004,(22)
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党中央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辽宁在东三省GDP总量中占有半壁江山,东北振兴看辽宁。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辽宁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增强国家实力、巩固人民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辽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辽宁各级党委和政府,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当…  相似文献   

12.
狄恒  宋加升 《奋斗》2005,(10):15-16
实施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对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突破口,加以强力推进,是贯彻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与以往不同的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突出强调新思路、新体制和新方式,要求走出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落实新任务、适应新要求,沈阳市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即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共产党员工程”活动,为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共产党员工程”活动,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时代先锋作用的有效载体。“共产党员工程”活动,是沈阳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决策。最近,温家宝总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加快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阐述了其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把握住这一重大机遇,创造性地贯彻十六大精神,切实转变观念,激发全省人民的创业热情,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  相似文献   

15.
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辽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振兴老工业基地首先要振奋精神,改造老工业基地首先要改变观念,解放生产力首先要解放思想.必须破除目前在我省仍然残留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形成与改革开放新形势、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主要应做到六个破除,六个树立.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大战略,为四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从战略大局高度分析谋划四平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振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重大决定。省委八届四次全会对我省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如何振兴老工业基地作出了全面部署。对长春这样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而言,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变成加快长春振兴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 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偏公型”的所有制结构分析,提出并证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抉择,旨在建立和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制度,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辽宁发展临港工业和沿海经济,是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同时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有巨大潜力的产业集聚区域。辽宁实施以“五点一线”为支撑的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是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构建和谐辽宁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长春市正面临加速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艰巨任务,特别是按照市委变“快走”为“快跑”,“全省快跑、长春领跑”和“争先进位”的目标要求,我市人才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服务振兴大局,加快“领跑”步伐,把加快和保证振兴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加快发展来确立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根据加快振兴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用振兴发展来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做到“长春‘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