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立峰 《群众》2010,(3):36-37,42
<正>城市化在本质上就是农民的市民化问题。截至2008年底,我国常住城镇人口达到6.07亿,其中约2亿人是农民工。在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成为城市化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乡城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中国路径”而提出的理论命题和现实课题。城镇化进城中的农民工是一个逐步分化的过渡性群体,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不仅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诸多显著不同的流动群体,而且也是最有市民化愿意和亟需市民化的群体。在受传统体制影响依然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认识偏见、政策排斥、制度抑制和农民工自身素质低下等多重障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分别从农民工的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三个进程环节着手。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市民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民工市民化是健康城市化的要求,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表现。由于社会资本缺失,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受到阻碍,进而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增加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加快各项制度创新步伐,为推进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市民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是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障碍不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一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城镇一体化发展是目前构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制度以及社会层面众多的阻碍因素,对此,可构建政治、文化、经济等全方位农民工市民化转化机制,加快改革创新的进程,加强职业培训、优化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农民工基本素养,实现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的社会目标,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向。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家庭问题可以找到市民化的可能突破点。由于社会流动、婚姻挤压、双重边缘人的身份尴尬、婚姻策略的盲目调整等方面的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特性,丰富了婚姻内涵的同时又带来了很多的社会管理难题。因而以婚姻家庭为突破口,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分层化、专门化研究,探索在新型城镇化和市民化的进程中如何缓解成婚难问题,改变婚姻迁移循环式流动的窘境,减轻抚幼赡老维持家庭的经济压力,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杰 《长白学刊》2011,(4):139-14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农民工市民化对提升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扩大内需、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由于受思想观念、政策制度以及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仍十分缓慢.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政府只有明确自身的责任,并切实履行政府职...  相似文献   

8.
薛伟芳  刘金新 《前沿》2012,(18):120-122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欠发达省份与发达省份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和路径选择必然不同.采用随机抽样与非随机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贵州省农民工的实际调查,从经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并结合国家政策和欠发达省份实际,提出了推进欠发达省份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晓红 《前沿》2005,(10):228-231
农民工市民化,狭义上说,指农民工在身份上获得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广义上说,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市民转化,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转变过程。但是,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思想障碍、制度障碍、政策障碍、组织障碍、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等方面的限制,制约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子女率先“市民化”值得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两会”,农民工问题成为关注和热议的焦点。民建中央提交一份党派提案,建议政府把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提上议事日程,让农民工早日享受市民同等待遇,这种市民化可先从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子女着手。(见3月5日《新京报》)笔者认为,让农民工子女率先迈过市民化“门槛”是个好提案。毋庸讳言,农民工群体逐渐市民化是政府不可回避的问题,1亿多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流动阶层,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流动,其中许多属于无序、无目标的流动,这种无序流动趋势长期下去势必构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议题,但制度缺失与制度不当同时并存,现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落后的文化观念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基于此,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破除户籍制度壁垒;二是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三是推进农民工城市与农村社会双保障体系的建立;四是完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体系,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又好又快地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晓红 《前沿》2005,(11):231-234
农民工市民化,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扩大党的阶级基础意义重大。因此,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必须克服思想障碍、制度障碍、组织障碍、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等方面的限制,通过加快法制进程、消除制度阻隔、强化宏观调控、倡导人文关怀、重视教育培训、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等,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余成跃 《中国发展》2013,13(1):64-68
该文提出,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主要措施,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市民化进程面临诸多困境,进展并不顺利。探讨、论证、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市民化的对策则成为一项影响城镇化进程全局的紧迫工作。  相似文献   

14.
李雪蓉 《求索》2013,(2):260-262
在代际差异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认为融入城市、完成向市民化的转变,是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共同愿望和诉求。分别从制度和非制度两个层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阻力和困境.提出了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赵云 《人民论坛》2014,(7):72-74
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限制了农民工进行永久性城镇迁移,同时,农民工的非永久性迁移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要解决目前中国农村城镇化的诸多问题,还需要从农民工市民化的角度去分析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文章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研究,剖析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术界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的理论成果,但是从社会角色视角来分析的却很少。从社会角色视角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制约农民工市民角色转换的多种影响因素:先赋角色、农民工的角色认同、角色扮演能力和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等。以期望能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供新的思路和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丰 《人民论坛》2013,(10):176-177
在当前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要真正实现市民化,需要保障其一定的社会权利,提高其市民化的需求和能力.农民工群体的养老与住房问题是其能否在城市扎根的关键.社会保险的跨地区转移、提升养老保险领取标准对农民工的城市化非常有利,大力推进农民工流出地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有利于农民工居住地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诉求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部分,因而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群体。由于现存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使他们的主观诉求无法得到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目前面临的问题令人堪忧。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诉求,以推进这一群体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青年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青年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要推进青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在宏观制度上要消除歧视农民工的体制性障碍;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政策的落实力度;用工单位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城市社区要充分发挥接纳功能;青年农民工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0.
<正>云政发[2015]22号各州、市人民政府,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省直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0号)精神,做好新时期为农民工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