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婧 《台声》2010,(9):36-36
大多数营员都是第一次来到武汉。他们不顾旅途的劳累,二下火车就拿出相机在武昌火车站前合影留念,记录下初次踏上荆楚大地的美好时刻。营员们首先参观了具有“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美誉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他们站在黄鹤楼最高层,俯瞰武汉的美景。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而武汉隔两江、三镇互峙的地域特色及历史在此积淀下的文化内涵给营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李平 《民主与法制》2008,(14):71-71
“万里长江万里长,长江边上鹤呜扬!”在长江中游。一座雄伟的千古名楼立于长江之畔。这就是传说中的黄鹤楼。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古代"鹄""鹤"同义,黄鹄矶即黄鹤矶。《元和志》记载:"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一首七律《黄鹤楼》更使此楼名扬海内外。后来,黄鹤楼屡毁屡建,达10次之多。最后一次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1984年,在它最后一次被毁100周年之际,比原楼高二层的第11次重建的黄鹤楼在武汉市蛇山黄鹄矶原址南数百米处拔地而起。楼共5层,高51米,主楼面积3000多平方米。重檐展翼,60只翘角向外伸展,红柱,黄色琉璃瓦顶。楼体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4.
楼观岳阳尽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到湖南岳阳,不能不游岳阳楼。岳阳楼,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的三大名楼。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12,(10):59-59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朝诗人崔颢诗句中的黄鹤一去不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6.
岳阳楼千古延绵的文化人格交响曲易柯明登岳阳楼,是一种精神的寻觅。岳阳楼的前身,是古岳州的南楼,相传有肇自魏晋的资历,地有过鲁肃阅兵的荣耀,但当年那座气森森的军事用楼,与今天响当当的文化名楼已有了天壤之别。岳阳楼的第一次“质变”发生在唐代。公元714年...  相似文献   

7.
继1985年6月武汉黄鹤楼建成开放后,1989年10月南昌滕王阁重建竣工。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这久负盛名的“江南三大名楼”名存实亡的时代宣告结束。名楼的重建,对当地旅游业的发提供良好的时机。在此基础上。如何利用“江南三大名楼”,这一整体优势,建立以此为主题的长江中游地区区域旅游体系,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区域旅游体系,是指某一特定区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根据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地理位置,全面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全面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景点、设施的建设和旅游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区域旅游体系通常是以客源集中的中心城市或著名风景旅游点为依托。  相似文献   

8.
话题/热点     
, 《创造》2012,(10):12-12
关键词:名楼“申遗” 国庆节后,一则文化信息令人关注: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等十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将于11月在长沙共同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中国残疾人》2010,(5):5-5
推荐理由:尊重源于内心 歉意在于真诚。 4月25日上午,来自上海、山东等地的100名残疾人网友,相约到武汉名胜黄鹤楼游玩。他们在按照规定领取残疾人免费入园券、人楼参观时,却遭遇“意外”待遇。最终,绝大多数残疾游客遗憾地未能登上“天下第一楼”。  相似文献   

10.
<正> 黄鹤楼在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俯视大江,风景绝胜,是江南古名楼,与岳阳楼、滕王阁齐名。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后屡建屡毁。重建的黄鹤楼,高五十一米,分五层,每层楼格局通透,布置古雅大观,陈设各自有别,楹联、书画文采飞扬,满楼生辉。第五层的壁画是作者楼家本副教授直接亲手绘于墙上的金壁重彩组画,主题是《江天浩瀚》,共十幅约一百平方米,是全楼壁画中最大、叙事包涵内容最多的;正墙上三幅以《流逝》、《华年》两幅,表现长江七千年文化与黄鹤楼的兴衰变迁历史。正中最大的一幅《浪淘沙》,通过  相似文献   

11.
张砺 《同舟共进》2020,(2):75-77
中国古代著名的亭台楼阁众多,它们往往矗立于江河湖泊之滨,也有的位于城中闹市。关于古代的"四大名楼",有着不同的版本。大抵说来,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三座是没有异议的。1987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历代名楼》,将山东蓬莱阁也列入其中,不过它却只是替补入选的。  相似文献   

12.
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三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节日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历代的文人雅士也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们了解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节日遗产才能传承下去,这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最好保护。  相似文献   

13.
黄鹤楼位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长江大桥的附近。是中国三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从古到今登上黄鹤楼的宾客如云,但不同时代的人,所登的黄鹤楼却不同。笔者此次登黄鹤楼获得一些资料,供读者了解。黄鹤楼从何而来说法不一,笔者不作考证,只是听得一段传说记于此:相传有位辛氏人家开了个小酒店,由于优待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因而致富,集资盖起了黄鹤楼。是真是假随它去了,但由此让我意识到了中华民族致富不忘公益的优秀美德是源远流  相似文献   

14.
澳门回归祖国是继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近日,山西省向澳门特别行政区赠送礼品揭幕仪式在太原举行。省委书记田成平,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刘振华为赠送的礼品──鹤雀楼木雕揭幕。鹤雀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正西向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557-581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建筑宏大,内外6层,楼高为73.9米,富有北国风韵。它与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齐名,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1993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为鹤雀楼重建亲笔题写了唐代诗…  相似文献   

15.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1300多年前,初唐诗人王勃一首《滕王阁序》,令滕王阁名传千古,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让多少文人墨客游览山水必到洪都南昌,到了洪都南昌必临滕王阁。  相似文献   

16.
这个题目其实是不通的,智慧是无知觉的,应当说有智慧的人的苦与乐的感觉才是,我用这题目也只因为它新鲜形象而已。生活中,人们常常羡慕那些聪明人,他们做事往往事半而功倍,一个点子,一个窍门,就使他们成名成家,发财致富。因此有智慧的人是快乐的。看过一个故事,印象很深。清代,湖南的岳阳楼曾一度出现危情,柱歪了,墙向外扑,这是从宋朝起即是名满天下的楼,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他登楼揽胜后,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使这座楼也成了千秋名胜。这样一座楼,…  相似文献   

17.
重读岳阳楼     
乍看去,以为跌入了吃语者的梦境,隐隐的山,白白的云,蓝蓝的水,黄黄的楼,那些韵味的历史,涂满了我并不陈旧的好奇。曾匆匆一瞥岳阳楼,今日迈着快速又沉重的脚步,穿过千百年风云,来欣赏清亮亮的欢愉,品评明艳艳的生活。绿荫丛中,一座琉璃瓦的红柱黄顶飞檐的岳阳名楼再现眼前,仿佛既熟悉又陌生,这里是旅游佳处,几乎人如潮涌,照像机咔嚓声不断。登楼远眺,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名句,在湖光山色中飘动,一派"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之势,"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大观如影如画。是人杰而使楼名大著,是地灵而使楼色更美。东倚金鹗山,西临洞庭湖,北接万里长江,南连三湘四水。俯瞰皆是水,那口柳毅井准是底通洞庭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我正欲细读历代登楼吟咏,却多次被人流冲走,累得浑身是汗,记得有位诗人写过"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这是古人游楼体会,我却心头烦燥。想  相似文献   

18.
岳阳楼小览     
岳阳楼小览晓阳一个风光秀丽的早春,我来到了天下名楼──岳阳楼。中国有四大名楼──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膝王阁、山东的蓬莱阁。而至今保持古建筑原貌的惟有岳阳楼。相传此楼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鲁肃修建的阅军楼,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范仲淹的...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5,(6)
<正>2015年6月11日是黄鹤楼重建开放30岁生日。有"天下绝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楼"之誉的武汉黄鹤楼,从上世纪的1985年重建至今已整整30年了!笔者有幸,30年来与名楼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出生于鄂东南一个偏僻的山区,从小就从书本上和大人的言谈中,知道武昌有个黄鹤楼,虽未见过但心向往之。1949年秋,时年15岁的我,有幸随军来到了省城武汉时,便迫不及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13,(6):F0002-F0002
近年来.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开展法院“管理年”(2010年)、“文化建设年”(2011年)和“职业道德建设年”(2012年)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和自身建设,整体工作迈进了三大步,实现了新发展。两级法院的工作先后受到省法院、市委、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批示,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有168个集体和325名法官受到市级以上表彰。中院被授予全省“双百”先锋基层党组织、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