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代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做梦到了阎王殿,看到一个官员在阎王爷面前表白自己,说自己怎样当官不贪污,不要老百姓的钱财。阎王说:‘下贪不沾、不吃喝百姓的就是好官,那好,我在公堂上设一木偶,岂不是什么都不要,比你更好吗?”这个官员又说:“就算我没有功,但也没有过呀!”阎王说:“你只顾保全你自己,为避免嫌疑,怕把自己牵涉过去,对一些谋杀案件竟默不作声。该做的事,怕麻烦,就不去做,这岂不是负国负民吗?当官的没有功就是过。”这个官员哑口无言,挨了五十大板。这篇寓言虽然讥讽的是封建官吏,但在我们今天看来,仍…  相似文献   

2.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吕氏春秋》记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晋平公在位时,南阳地方缺个长官。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长官/祁黄羊说:“解邓可以”。平公惊奇地问:“解孤不是你的代人吗?你干嘛要推举他呢?”祁黄羊说:“大王您问我的是谁可以胜任长官,并没问谁...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萧中鼎去世已12年了。缅怀父亲当年长期从事党的统战工作,并因此被捕入获,含冤,继而平反的历历往事,我不禁又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父亲1901年腊月14日生于四川(今重庆市)垫江县一个贫农家庭。1923年军校毕业后,他曾任熊克武部刘伯承旅的少校营长。1938年5月9日在四川省(今重庆市)万县地区上校保安副司令任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掩护过中共地下党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支持陈联诗同志(即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搞地下武装斗争,并支援她两把手枪;向下川东各县保安干部宣讲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并在自…  相似文献   

4.
于梅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当我问到于梅的情况时,小段居然反问了一句,令我很吃惊。她说:“你要打听哪个于梅?”“难道还有好几个于梅不成?”“对啊,”她说,“我知道有打工的于梅,拉广告的于梅,当报纸摄影记者的于梅,给我投过稿的于梅,最后是,给人做婊子的于梅———这话是别人说的。”“她们是不同的五个人吗?”“又是又不是。你到底想知道什么?”我多少明白了小段的言外之意,便笑着问:“我想知道她长得什么样?”“我就知道你准问这个。你们臭男人!我的回答是:无可奉告。因为没见过。”“我听你的话怎么这么别扭,酸溜溜的。…  相似文献   

5.
漫画与幽默     
救错对象三个年轻人从水里救起一个美国政客,他很感激他们,问他们需要他帮什么忙,以回报救命之恩。第一个说:“我希望进入西点军校,但是,我的成绩不理想。”政客说:“不要担心,这个问题好办。”第二个说:“我申请进入安那波利大学,但是被拒绝了。”政客说:“没问题,你会进去的。”第三个说:“我希望被埋在阿灵顿国家烈士公墓。”政客说:“公墓?为什么?”他回答:“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了你,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杀掉。”谈名气三个美国商人在俱乐部谈论什么是名气?一个说:“名气就是应邀到白宫去和总统会谈。”第二个说:“…  相似文献   

6.
同学唯力     
那天中午 ,我在办公室里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里的男声很陌生 ,那男声说 ,喂 ,请问胡是在这里吗?我说我就是呀。他说胡你好 ,你可能已经不记得我了 ,我是你的同学唯力呀!我说唯力你好 ,怎么不记得呢 ,你不是“大四川”吗。我记得上学时 ,唯力跟一个小个子四川人同桌 ,那时的唯力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我们女生有好长时间不知他叫什么 ,背地里就喊他“大四川”以示与“小四川”有个区别。对我来说分别15年了 ,警校那100个同学如今能有三分之一叫上名姓的就已很不错了 ,可是当同学唯力从15年漫长的跨度里打过来这个电话的时候 ,我…  相似文献   

7.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这句名言被不少人推崇为处世准则,应该说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不过,若把这句话用于倡廉洁、正风气方面,则显然是不妥的。尤其是身居领导职位者或管钱管物者,更不应持此处世准则,而须“走正道,更避嫌疑。”强调避嫌是因为在工作和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到你领导的单位任要职的亲戚朋友本有真才实学,但由于嫌疑难避,人们不免怀疑是你从中起了作用;作为管钱管物者,本来是靠自己的勤劳赚了些钱,追求了点超前享受,由于嫌疑难避,人们就可能怀疑你获得了不义之财,如此等等。能埋怨人们:“说长道短”吗?显…  相似文献   

8.
那时候没有“外交官”这个词,那时候如果你爸是熟食店卖肉的,别人会觉得很厉害。我父亲可能拥有的是知识和文化,但在那个年代知识和文化不算什么。而且我父亲也羞于拿知识和文化跟我交流。他一生都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小时候,觉得我的父亲没有别人的父亲那么强大,那么能给我带来快乐。因为总看见别人的爸爸把孩子举过头顶,哈哈笑着,拿胡子扎他。我从来没有,那时候会觉得失望。再大一些,男孩会到反叛期,会调皮,很多父亲会教训他们的儿子,甚至于暴打。可是那个时候我爸一声不吭,于是我特得意:哈哈,我爸才是真正想要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9.
侯松平 《黄埔》2013,(3):59-62
大好人父亲是个好人,正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叔叔讲的:"你父亲有特点,不是一般的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父亲有特点、了不起,用我母亲的话说:"你爸是个大好人,也是个死心眼的人。"父亲的"死心眼",是我母亲常讲的"笑话"。"千万不要寄皮袄!"那是1958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大庆,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等十大建筑正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0.
当官十难     
当官十难当官难,难当官,官难当。当官者也有一本难念的“经”。难在何处?笔者以为至少有十难:当上级交办的事不符合实际时,你办不办?办了下面说你“不实事求是”、“官僚主义作风”。不办,上面说你“不听话”、“组织观念淡薄”。办了不行,不办也不行,此为一难。...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记者 《春秋》2010,(5):50-51
韩金风属于富二代,是青出于蓝的富二代。1996年从中央党校毕业时,家里安排好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她毅然对父亲说:“我跟你干吧。”父亲用怀疑的目光说:“跟我干个体,是要吃苦的,你能受得了吗?”  相似文献   

12.
也许.我与报纸真的有缘份。那一天.一位退休老同志来送稿,闲聊中,他满脸真诚地说:“我天天看副刊.你的副刊办得不错。看来.你还是挺适合办报纸的。”我急得连忙解释:“不,不。我还在化局时.画家柳新生就一针见血地说过我:你这个人不适合教书,不适合当官做生意.也不适合搞创作办报纸。  相似文献   

13.
一碗热汤面     
一个月前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他迟迟疑疑地说:“我和你妈想到你那儿摆个卖饭的小摊,你看中不中?家里实在没啥活儿,憋得慌……你有空瞧瞧,要是不中……” 父亲的电话是有来由的。上次放假回家时,父亲谈到农村的钱不好挣,我就随口说:“我们学校门口有好多外地  相似文献   

14.
我来火葬场工作时,只有17岁,一干就是七八年。22岁那年,县城床单厂的一位女工瞧上了我,要跟我恋。她叫孙娟,比我小一岁,模样儿挺俊。我问她:“咱是个火化工,你不嫌弃?”她回答:“我看中你这个人了,你干什么工作,我不在乎。”孙娟姐妹弟兄十几个,她排行十四,人们戏称她“十四小姐”。她的父母都不在了.长兄如父,我那未来的大舅哥是一家之主。对于我俩的婚恋,他们全家人反对,一大堆大嫂子,舌头快得像刀子。这个说:“找个烧死人的,你不嫌丢人,我们还嫌丢人呢!”那个讲:“烧死人也行,那得大把挣票子,你嫁小朱图什么?…  相似文献   

15.
雷宇  朱建华  夏苇 《今日广西》2008,(23):21-21
有人曾向世界歌坛的超级巨星卢卡诺·帕瓦罗蒂请教成功秘诀,他每次都提到自己父亲的一句话。从师范院校毕业之后,痴迷音乐并有相当音乐素养的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个歌唱家?”父亲回答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只选一把椅子,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条幅     
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却爱好书画,他送给我的条幅字迹遒劲潇洒,内涵深邃显见,是我的人生座右铭。   那年我高中毕业回村担任了大队干部,分管治保和民调工作,父亲郑重其事地把我领到西厢房里,指着正面墙上的条幅说:“你哥当村干部时,这是我给他题写的,现在你大小是个村干部,我把这个条幅送给你。”   条幅上书:花开能有几日红,为人一世要公平。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恭恭敬敬地说:我一定照父亲写的去做。   父亲接着讲了条幅的来历和背景。解放初期的那年腊月,父亲应朋友之约去南山狩猎,不料刚到朋友家就被人抓起来。原…  相似文献   

17.
老公的进步     
沈雪 《人民公安》2006,(17):53-53
今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有些神秘和期艾的语调让我感觉到了与往常的不同,还以为他遇上了什么大事。迟疑了半天,他跟我说:“我跟你说过的事,你千万别声张哟!”“什么事?那么神秘?”我还以为他在街上捡到了别人的钱包.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刚才从医院采访出来.看到警察在对面在追一个人,我想那肯定是个坏人,于是便追了上去,追了两条街,我把那人给逮住了。”“就你那小样,还能抓住人,少唬我一点。”“真的,我差不多追了千把米远才追上把他摔倒在地的。”“是一个瘦小个吧?”我有些不相信。“比我高,比我壮。”“你跟警察一起追的?”  相似文献   

18.
明代冯梦龙在《古与令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微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回答:“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了死了。”他也旧答:“那太好r。”他的老婆凶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他仍然回答说:“像你说的这些话,也太好了。”于是,“好好先生”这个典故留传至今。  相似文献   

19.
扁鹊最差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善于医术?” 扁鹊答复说:“长兄最佳,中兄其次,我最差。” 魏文王说:“为什么会是这样?你能说明白一些吗?” 扁鹊答复说:“我长兄治病,是消除病症于未发生之前。别人根本察觉不到病症,所以他的名气只有我们家才知道,根本传不出去。  相似文献   

20.
蔡怡 《北京观察》2009,(2):54-55
我出生在1947年的内战时期。小时候父亲对我说,1945年光复后,祖父随铁路部门从四川去了台湾.以后便杳无音讯,是他给你起名为“怡”,意为“心想台湾”.就是希望你心里记着他,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这个长房长孙。父亲早逝,因为爷爷这个“海外”关系,使我们兄妹不能参军.不能入团、入党.甚至连找工作都有困难。那时我想,这个未曾谋面的爷爷,真把我们全家害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