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今天的运气真好。”外婆一进屋,便乐呵呵地说:“只花了二十元钱就买了只电热杯。听那小贩说,这家伙经久耐用,耗电又少,是最实惠不过的了。”一听买了便宜货,我也坐不住了,忙起身帮外婆倒水、插线,准备检验这电热杯的质量,只有一旁看报的外公显得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说:“只怕是便宜无好货哟!”外公的话好像是对的,电热杯插上电源都十多分钟了,可林里的水依然冰冷。外婆不放心,忙把隔壁的王叔叔叫来。王叔叔检查后,告诉我们:“这电热杯根本不能用,它里面的电路早就坏了。”外婆沮丧地坐在凳上,不住地咒骂那可恶的小商贩…  相似文献   

2.
月是故乡明     
那天,天空瓦蓝瓦蓝的,几朵白云飘来飘去。一位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来到了我家。陌生老人和外婆直直地对视了许久。“姐!”“弟!”……外婆和那老人紧紧地拥在一起,泪水,恣意地流下,浸湿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对这位第一次见面的舅公,我是陌生而又熟悉的。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常对我们说,在海峡的那边,有我们的亲人;在台湾,有祖国的孩子。年轻时,舅公被部队带到了台湾,之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独自在南海上空飘游,饱受孤独、寂寞和思乡之苦。“姐,日月潭的水是那么亮,日月潭的景是那么美,可我站在美丽的潭边,眼…  相似文献   

3.
“噢! 赢了”。随着一声高呼,一大把的钞票,往自己这边抓。那输了的傻了眼,可突然大声喊:“再玩,再玩,我非翻个本不可!”说完,又玩了起来。这是我在舅舅家玩,见舅舅和一些人在玩打百分时的情景。我知道赌钱是犯法的。于是,我来到厨房,对舅妈说:“舅舅  相似文献   

4.
潘晓凌 《中国减灾》2008,(11):19-21
尽管远算不上生死离别,甚至要去的地方其实很近,李舒浩仍把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父姑妈和舅舅舅妈的合照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在这个氛围有些微妙的“家庭聚会”上。这名11岁男孩朝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女子喊了一声“妈”,尽管语调轻而短促,却恰到好处地调节了气氛。“以后大家就算认了一门亲戚。”中年女子的丈夫说。  相似文献   

5.
离开长沙那年,我6岁。 6岁的孩子记事不多,就连我家是住在韭菜园还是贺家塘,也记不住。只记得舅舅家住马益顺巷,因为成年以后还去过。外婆家住的地方,就记不清了。只记得小时候经常到外婆屋里玩,每周一次。妈妈是外公的长女,我是外公的长外孙。外公早逝,我没见过,只见过外婆。外婆是妈妈的继母,对我倒是不见“外”,当亲外孙疼,好像比对孙子(也就是我的表弟)还疼些。长辈们说那是因为我长得乖巧。这也未必。  相似文献   

6.
合唱队员     
外婆的口袋太神秘了,它似乎是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迷。听话的时候,外婆会从口袋里为我掏出一个奖励;摔倒了,外婆会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安慰的糖。在外婆口袋的吸引下,在妈妈的歌谣中,在爸爸的膝盖上,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1968年的一个傍晚,身为总工程师的爸爸突然对我说:“我们要离开上海了。”我天真地拍着双手,欢天喜地地盼望着从未有过的旅行,坐火车、坐轮船,我们来到了北方的一个小镇,从此开始了一个没有糖果、没有笑容的少年时代。我渐渐长大了,我隐约地知道,爸爸被打成了什么“东西”。那是场政治运动,我就是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7.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敲开了宗泽路上一幢普通居民楼的101室。三位伊拉克商人热情地将我这个“不速之客”迎进公司“接待室”。在义乌,大部分伊拉克商人都是租用这样的三室一厅,既做办公室又做起居室。  相似文献   

8.
难堪的幸运     
我家的一只旧箱子里躺着一双“龇牙咧嘴”的破袜子,它默默地记载了父亲既难堪,却又极幸运的一件往事。在无数次“精兵简政”的大扫除中,父母总也没舍得把它丢掉。 20年前,在媒人近乎花言巧语的粉饰下,外婆终于答应了“相女婿”。  相似文献   

9.
二舅舅在台d匕台北是一条有骑楼的街厦门这头落雨街那头也湿了,湿在阿舅的“头公眉”街那边玉兰花开时厦门故宫路老宅飘满香味香了一盒黄黄的旧照片照片上二舅舅理个小平头眼睛淘气地包斜哎呀老外公翻照片的手拾颤巍巍二舅舅过海去求学随身带去一撮泥一瓶水咸光饼、消一橄榄四舅舅的压岁钱大姨妈一针一线纷的被还有你不回头怎看见的夕卜婆两于示泪二舅舅去时一路扬着头口袋塞满最贪吃的小零嘴全不知道这条街那条街马奇楼同样遗阳避雨。却四+五丰采连接值到耘时巴树下你送女少L去留学一路扬头走的是我快活的刁、表妹你才体会到外婆每夜窗前…  相似文献   

10.
人在江湖,纷争难免。纷争既起,“公了”还是“私了”就成了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每当我回答有关讼事的垂询并且鼓励当事人打官司,讨个说法时,总会看到他们脸上茫然而又为难的表情。在他们一些人眼里,我也许有些可疑的利益动机存在(这至少可增加我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  相似文献   

11.
来到邵武市和平古镇,当我看到“和平”这两个字时,立刻有种既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遥远的感觉。我的家乡在闽南,地名叫“平和”,而这里地处闽西北,名叫“和平”,字序虽然倒过来,但仿佛兜了一个圈子,回到原点一样。  相似文献   

12.
舅舅的钱包     
孩提时,乡下的舅舅常来我家,最令我难忘的就是他的钱包_一个小小的包囊,就像一个烟袋,一根线从包进穿过,只要把线两头一系,就把那囊口给封住户。记得在我六岁那年,我和舅舅在我家院子里玩,出于好奇,解了舅舅的钱包,一不小心,钱包里的硬币便掉落下来,其中几枚从阴沟上面的石板缝中掉下去。舅舅好不容易才挪开石板,找回了那几枚硬币。舅舅走后,妈妈便狠狠地数落了我一顿:“舅舅的钱来得很不容易,不然他也不会费力地去找那几分钱。不过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至少不会饿肚子。”打那以后,我好久未见舅舅.听说他到沿海什么地方打…  相似文献   

13.
外婆的味道     
柯卫军 《人民公安》2009,(12):63-63
五十一年前,外婆带了我年幼的母亲远走他乡。16年前,外婆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了,把对故乡亲人的残缺记忆留给了我母亲。我依据母亲断续的记忆经过十几年查找,终于找到了母亲的故乡和堂姐,为了圆母亲重新有娘家依靠的梦,我们一家人驾车9个小时来到秦岭腹地的一个小山村。  相似文献   

14.
他说:“我是省政府的秘书” 水云一家怎么也不会忘掉那曾使他们全家激动和痛恨的“高干的儿子”——胡宾。提起那个人面兽心的胡宾,水云一家无不咬牙切齿。   事情发生在 1998年的 11月份,家住豫东某县大沙河畔的水云姑娘,下学之后在家待业,闲来无事,就向父母说要到古城的外婆家住一段时间,顺便帮舅舅照看一下鞋店的生意。   310国道上车如流水,可往西开往古城方向的班车班班客满。毕竟已经是 11月份的天气,凉意袭人,水云姑娘下意识地往路边退了退。路上人来人往,一直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搭上车,这时由东往西过来一个看样…  相似文献   

15.
昨天晚上梦见了外婆,还有舅舅那间立在半山坡的房子。  相似文献   

16.
刚归国的泽,结识了新朋友飞和慧。飞和慧部是房地产行业的成功新秀平时,飞和慧迟到和失约的事依然如故地发生着。两个月后.三个人终于发生了冲突忍无可忍的泽对慧说:“如果你们不能来,能否预先电话通知我,以便我有时间找别人否则,让我在这里苦等是在浪费我的时间”飞说:“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何  相似文献   

17.
《民主与法制》2008,(2):63-63
我舅舅张某因膝关节不适,到某医院就医。经医生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膝关节囊肿,为了确诊,医生为我舅舅开出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申请,检查结果是“膝关节未见异常”。但医生又让他做B超、CT检查。经过上述检查后否定了膝关节囊肿的可能性。我舅舅张某认为医生让自己接受不必要的检查,是出于经济目的而小病大治。双方因此而发生争议,我舅舅张某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医院在医疗服务中存在欺诈行为,自己不应承担不必要的医疗费用。请问,我舅舅的诉讼请求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吗?  相似文献   

18.
熊蕾 《人权》2005,(4):49-50
1959年3月10日晚,强巴格桑在达赖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同他的舅舅告别时,根本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干舅舅曾干过的工作:管理达赖喇嘛的宫殿。不过,强巴格桑说,他和舅舅还是有所区别。他的喇嘛舅舅是旧西藏噶厦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是为达赖喇嘛看管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而他今天作为布达拉宫管理处的主任,是为人民管理这座宫殿。“我比我舅舅有权,”60多岁的格桑说“,我是这里的法人代表,对宫里的一切全权负责。”格桑是1991年开始担任这个职务的。他说,自那以来,宫里收集的文物和佛经“远远超过了”1959年达赖喇嘛出逃时的数量。“我们的文物…  相似文献   

19.
我这土生土长的毛南族姑娘 ,离开岭南故乡多年 ,村中的往事 ,老一辈人的传说 ,就像山间的小溪 ,在我心中不停地流淌 ,那淳朴的民风 ,那女儿的情怀始终在我心头萦绕。棉岗和外婆的压箱子礼十几年前 ,弥留之际的外婆 ,在病榻前郑重地将她仅有的10元积蓄 ,悄悄地交给我的母亲 ,她说 ,我要走了 ,没有福气 ,等不到见淼(淼是外婆给我起的小名)出门的那一天了 ,这10块钱就算是我将来给她的出门礼吧 ,到那时候 ,你替我买样东西给她压箱子底。外婆去世的时候我正在几十里外的县城上高中。按照我们的民俗习惯 ,姑娘出嫁的嫁妆里面 ,有一个“棉岗…  相似文献   

20.
《远去的“凌志”》一案,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一心想发财而辞职“下海”的张惠为“找出路”而走向犯罪的轨迹。 正当张惠想“下海”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发财门路时,遇到了身为台湾商人的舅舅,轻而易举地当上了他舅舅在大连的代理商老板,开上了“凌志”轿车,神气十足地开着它兜风访友。转眼间,又失去了“凌志”,心里真不是滋味,可想要再得到它,谈何容易。张惠认为“大楼(机关)里这俩钱,吃不饱,饿不死”,为了“富”起来,不如另辟蹊径“发大财”。可他既无专长,又不肯下苦功夫创业,混来混去,一事无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