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戴小江 《理论月刊》2005,3(7):21-24
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蕴涵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基因.探讨中华文化与"一国两制"构想的关系,对于增强在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承袭了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和为贵"、实事求是、自强不息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谱写了一曲弘扬民族魂,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凯歌.探讨中华文化与"一国两制"构想的关系,对于增强在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语阅读能力是"五会"(听、说、读、写、译)技能中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军校学员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强调听、说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把打牢本科学员的英语阅读基本功置于重要位置.全面提高学员的英语运用能力,要求认清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真实内涵和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和解决制约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积极探索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中华文化"走出去"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中华世界的世界认同度也在不断上升.中华文化能够成功的获得世界认同的根源在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历史基础、中国在和平发展战略下的复兴所奠定的政治基础以及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和"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指导,从人类考古发现、重要古代发明创造、龙文化的起源、"汉"字的产生、神话传说等方面,结合十堰地区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汉水文化的有关内涵、特点及其多元生成性,阐释了中华文化起源的多元性,汉水文化是中华文化起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1)
<正>第四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鹭举行,两岸有识之士、青年代表齐聚一堂,集思广益、深入研讨,认为——2016年12月18日,第四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两岸关心"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的有识之士、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何谓中华文化、如何弘扬与传承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何在、青年在传承中华文化上所应承担的责任等等重要议题。在严肃的话题下,主办方还推出了轻松活泼的节目,如汉服射礼、中国书画、马骨胡演奏,让现场观众对中华文化的丰富、  相似文献   

7.
面对全球的思想文化激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失语"和"他者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新的重要论断。特别是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论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不仅成为普通民众日常议论的热点话题,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唯一要求掀起"新高潮"的是"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把读书学习作为一个严肃的政治问  相似文献   

9.
正黄埔建校九十年,军校威名天下传。少小慕名考军校,投笔从戎意志坚。蓉城入校"四八"年,步入黄埔大门坎。军校生活不一般,百姓风俗全改变。霹雷一声响云天,红旗漫卷大四川。军校师生举义旗,光荣起义声名显。军大生活展新篇,政治觉悟要领先。投身革命做贡献,快马奋蹄自扬鞭。突闻东邻起狼烟,战火烧到鸭绿江。  相似文献   

10.
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等一系列重要论断.特别是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论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不仅成为普通民众日常议论的热点话题,而且也成为理论界研讨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民族心理,是该民族成其为自身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身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并把"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又一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思路。它体现了我们党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部分提出了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等新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等新观点,并且阐述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与推进战略等重大理论问题.这些论述带有鲜明的理论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领域的体现,是我国现阶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行动纲领,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和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蔡英文当局大搞"去中国化",推行"文化台独",妄图从根上斩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从而达到"台独"目的。但台湾到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正如李敖所说,"台湾无处不中国"。事实上,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史前文化源于祖国大陆;中华文化一直是台湾文化的主流,并抵御了外来文化的侵袭;海峡两岸文化民族形式相同,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培养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人心理素质在军人素质构成中的地位,规定了军校学员的心理教育是军人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分析军校学员的心理状况,科学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提升军校学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略论徽商、徽文化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商的崛起是我国商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人地矛盾引发的生存危机是徽商产生发展的直接动因;"贾而好儒"是徽商雄踞商界的深层奥秘;"诚信贾道"是徽商成就奇迹的重要法宝.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百花园中的奇葩.中原文化是徽文化形成发展的根基;徽派建筑是徽文化最富魅力的杰作;徽式教育是徽文化光彩夺目的亮点.深入研究徽文化,弘扬徽商精神,具有"鉴今益世、医疴澄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玉兰 《前进》2016,(8):52-54
正"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个长期任务,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中华文化走出去有了新的使命与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指出:"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相似文献   

17.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对军校学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广泛性、便捷性和隐匿性特点.越来越成为青年学员们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拓展了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手段.为加强和改进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广阔舞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覆盖面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词是古代中华文化精髓的传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是提高其文学素养的重要方面,更是发扬古代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要提高诗词鉴赏能力,首先要对诗词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其次要做到"抓诗人,抓意象,抓诗眼".另外,名篇名家的积累也不可少.  相似文献   

19.
民进党人在其文宣中常常强调台湾文化属于多元文化的统合性,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遂行"去中国化"的政治目标,在多元文化体中,中华文化不过是其中之一种而已,而且只居于落后的传统,不是那么重要.其实,文化是一个整全生机体,具有一个文化中轴在核心处运作,依赖这个中轴的生命力,文化体得以吸收多元的文化营养而壮大这个整全生机的文化体.台湾无论在明郑、清代以及日据时期,她的文化中轴主体性就是中华文化;迈入现代化的台湾,其文化中轴主体,仍然是中华文化,此由亚洲四小龙兴起与儒家文化深切相关可得明证.本文从台湾的原乡生活方式来诠释台湾民间文化中的大小传统就是中华文化之事实,指明作为台湾文化的主体性中轴之中华文化,乃是周文华夏悠久历史的延续创新.  相似文献   

20.
周月英 《前沿》2012,(21):172-176
邓小平文化自觉思想的生成,既是中华文化自觉的一脉相承,更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邓小平的文化自觉思想体现在:深刻认识文化安全对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框架.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思想,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