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新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平均在职时间仅为34个月,在职时间中位数为24个月。一般来说,从开始留意跳槽机会,历经筛选、面试、协议、辞职等过程需要半年,也就是说一半以上中国职场人士在一家公司安心工作不到一年半,就开始了辞职跳槽的准备。全球职业社交平台领英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跳槽频率显著高于美国,其平均在职时间为34个月,相比美国的56个月,几乎短了两年;中国职场人士的在职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比美国短半  相似文献   

2.
随着毕业期的临近,许多拥有高学历或各类高级资格认证的职场人士也想借这个职场活跃期实现跳槽成功,高学历求职潮随之出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一季度的职场走势并没让这些高学历族成为职场宠儿。  相似文献   

3.
捕风捉影     
《干部人事月报》2010,(1):55-55
调查称82.7%职场人士对2010年就业状况乐观 美兰德公司近日公布的对2705名在职或求职人员就业信心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82.7%的职场人士对2010年就业状况表示乐观,就业信心指数为74.0,比上年上升了1.3点。专家认为,随着经济衰退接近尾声,再加上中央提出2010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职场人士对2010年就业信心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4.
跳槽,我的快乐我的痛中国互联网“精英”跳槽忙人事经理谈“跳槽”跳槽,职场不能承受之轻  相似文献   

5.
在职场里活跃着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讲究跳槽中的规律,也不参考什么“淡季旺季”的因素,工作想换就换,说走就走。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6.1%的职场人士第一份工作不满一年,能在第一个工作岗位干三年的,还不到10%。事实上,一年中连跳三、四次的职场人士并不少见。盲目就业、职业没目标、想获得高薪高职,已经成为当今职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又到金秋,又见人才市场招聘忙。媒体传达的一个新态势是,不仅高校毕业生开始奔波于各大名企面试,还有不少在职员工向中意的企业暗送秋波。其中以80后最为活跃,有62.3%的80后职场人士已经跳槽或正在酝酿跳槽。(据《(解放日报》陈玺撼报道)  相似文献   

7.
跳槽已成为职场人士追求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当自己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或者遇到职业发展瓶颈,跳槽便是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了。但是,要想成功地完成这一"跳",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8.
岁来年初正是职场人士跳槽最集中的时段。一份内部资料显示.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是各类人才跳槽的“多发期”.大约有60%-70%的人才流动均发生在这一时段。并且已经呈现出了年复一年的周期性规律。年末岁尾.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相似文献   

9.
职场跳槽ABC     
职场跳槽——俗称炒老板的鱿鱼,对于打工仔来说,是个很写意的事情。然而,有的人越跳越好,有的人却越跳越差,这说明跳槽是有一定的技巧、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加上其还有公认的游戏规则,所以,在跳槽前,了解掌握以上情况才能避免少走或不走弯路,从而达到越跳越好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钱虹 《今日广西》2008,(21):13-14
9月的南宁,又一轮职场新“行情”启动。 如果你看到“牛市”、“熊市”、“被套”、“解套”这些专业术语,不要以为这一定是指股市。现在,这些股市中的专用词汇已经被借用到职场来形容跳槽的人群。在职场,“牛市”被借喻为每年九十月份的跳槽高峰期,有的人在牛市中成功起跳,取得了转折性的进展;有的人跳入误区,跳进困扰,则喻为“牛市”反成“熊市”;跳错槽一蹶不振被称为“被套”;跳槽失败积极寻找到解决之道则是“解套”。  相似文献   

11.
关月辑 《中国保安》2012,(12):56-57
无论是初涉职场者还是跳槽到新工作单位的“老鸟”,往往会惊讶地发现,身边并非都是同龄人。与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履历的人共事,便无法回避“职场代沟”的存在。那么,如何轻松跨越“职场代沟”呢?  相似文献   

12.
职场恐慌症,通常指年龄25~40岁的职场人士对于自己职场表现的一种焦虑。这种焦虑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于年龄、婚育、定位等方面的恐慌。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来看,主要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干部人事月报》2014,(1):56-57
年终岁尾,“跳槽热”悄然而至,许多企业开始出现军心不稳、人心思变现象。智联招聘2013年秋季跳槽特别调查显示,20.8%的职场人已完成了跳槽,有三成人已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还有超过三成人表示有跳槽的想法但暂未行动。仅有11.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没有跳槽的打算。为防止员工在此特殊时期大量流失,很多企业与员工“斗智斗勇”:有的把年终奖拖延到第二年下半年才发,有的分两三次发放,有的在发年终奖之前与员工续签合同……  相似文献   

14.
海云 《今日广西》2008,(23):12-12
一般来讲,职场上的劣势主要是指:频繁跳槽或更换行业、毕业生初出校门、工作经验太少、没有学位或学历太低等。  相似文献   

15.
佚名 《今日广西》2008,(21):15-15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在职场打拼若不练就一身“钢筋铁骨”就寸步难行!下面几位职场人士维权的经验之谈,希望对职场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新一届大学毕业生在7月初成为职场新人,很多大学毕业生迫不及待开始学习“职场法则”,以适应未来的工作生涯。职场专家表示,每个人在职场上的持续努力,其实就是塑造一个个人的职业品牌,它包含了来自外界对象的感受和评价,是职业者个人面向外界对象所发生关系的一切过程和行为中能够创造的价值总和。有些人工作很努力、业绩突出,但却疏忽了对个人职业品牌的打造,  相似文献   

17.
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试用期,是首先要面对的职场“挑战”。不过,在职场上,把“试用期”当成“剥削期”已经成为了一些无良老板逃避法定义务的惯用伎俩。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许多职场人士愈加感受到危机和压力。为了在工作中更具竞争力。或未雨绸缪、重新规划,越来越多的白领及职场人士选择重新“充电”。专家认为,经济危机是最好的读书时机,可以趁机储备知识,养精蓄锐。  相似文献   

19.
新年的春天已经到来,但经济危机笼罩下的职场寒冬还没有过去。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全球各大产业裁员超过24万人,涉及各行业超过50家知名企业,裁员人数创7年来单月之最,同比2008年增幅超过100%。失业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陆续传出裁员消息,真真假假的传闻让职场人心惶惶。阴云笼罩下,不少人开始采取紧缩开支,取消度假计划、暂缓跳槽等措施来应对危机,部分职业女性则筹划用“怀孕”的另类对策未保住饭碗。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职场女性为了预防被辞退而突击怀孕,  相似文献   

20.
职场竞争可谓激烈,职场人稍微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职场的边缘人士,久而久之被“抛弃”。一方面,职场人必须想方设法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避免被淘汰;另一方面,职场人必须建立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营造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职场氛围。职场必须时不时淘汰~些人以保持新鲜的血液。那么职场中哪些人容易被淘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