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低生活保障线也称最低生活标准线,是维持人的基本生存所必需的最低生活费用,也是一个国家为救助其社会成员中收入难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需要者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的下限。围绕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定的社会救济制度就是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农村尚有S000多万人处于生活贫困状态,其中还有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在城市,虽然贫困户数量较之农村要少,贫困程度较之农村要轻,但贫困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比之农村则显得更为严重。创造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每一…  相似文献   

2.
数字     
<正>1461.3万人2017年3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61.3万人,比2016年4季度减少1.3%,比上年同期同比减少11.5%;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47.9万户,比2016年4季度减少0.9%,比上年同期同比减少9.4%;2017年3月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506.9元/人、月,比2016年4季度增长2.5%,比上年同期同比增长9.7%。  相似文献   

3.
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陷入贫困的人口实施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救济制度,是支撑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近年来,江苏省沛县从保障改善民生做起,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严把关口,规范运作,精心打造"阳光低保",让公共财政惠及更多困难群体。目前全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2986户23940人,其中城市低保743户1617人,农村低保12243户22323人,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我国目前共有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即非通过救济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的城市居民14,971,069人,占全国非农业人口326,717,226人的4.6%(若按全国城镇人口3.9亿计,则占3.84%)。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城市贫困面在4%左右,每百位城市居民中大概有4~5人属于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贫困者。民政部门2000年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摸底表明,在城市贫困人口,即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在职职工、下岗职工、企业离退休人员占总数的54%;失业人员占总数的17%;“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瞻(扶)养人  相似文献   

5.
一、明确“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内涵“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是行国家为保障城市居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而制定的一种讨会救济标准。村干最低生活水平,应该从两个层次去把握:其一是“绝村贫困”即指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饮食、穿戴和居住条件:其二是“用对贫困”,是指享有和当地生产力则适应的数量最少的消费资料和服务,它并非指缺衣少食而是种相对于其他居民才有的“贫困”之感,目前,全国各地制定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基本上以“绝村贫困”为主,适当兼顾“相对贫,困”。在制定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时,应遵循公正和…  相似文献   

6.
数字     
《中国民政》2015,(5):5
<正>7089.2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年末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7089.2万人,其中1880.2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209.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529.5万人。全年资助1310.9万城市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资助4118.9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妥善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要把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3,(4):23-27
民政部推动社会救助政策落实,着力提高妇女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一是将符合条件的妇女和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妇女和儿童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其基本生活。截至2012年,全国城市低保对象2134万人。其中,女性868.1万人,占40.7%;儿童486.6万人,占22.8%。全国农村低保对象5254.1万人。其中,女性1732.7万人,占33%;儿童640.8万人,占12.2%。二是将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农村妇  相似文献   

9.
观点集萃     
大连市旅顺口区登峰街道办事处马树玺 陈厚华认为,目前,城市低保工作中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少数人攀比思想严重;二是少数人存在模糊认识;三是实施动态管理难;四是社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人员少,管理滞后;五是个别人唯利是图,钻政府减免政策的空子。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低保对象的思想教育,消除少数人存在的模糊认识,消除“等、靠、要” 及攀比思想,树立艰苦奋斗意识,自强不息,勇于拼搏,早日摆脱困境;二是各级组织要把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田林县总人口25.07万人。2017年全县共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16651户58987人,其中城市低保1338户2168人,占全县城市居民人口10%;农村低保15313户56819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3%。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全县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15亿元。自2011年6月起,田林县在自治区民政厅和百色市民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市低保人员生存状况进行抽样调查,从基本生活信息、救助情况、医疗信息、就业信息、四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城市低保人员的生存状况,指出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群体的生存状况所呈现的问题,为改善最低生活保障群体生存状况,推进城市低保政策创新和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重庆是一个典型的内陆老工业城市,建立和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维护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996年,我市把建立和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6月底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相似文献   

13.
许多城市中,他们的活动已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却不被所服务的社区接纳。 这些处于边缘状态的边缘人,就是活跃于城市中的农民工。 他们的未来命运蕴育在跨世纪的变革之中。  相似文献   

14.
<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是对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城乡贫困人口实行差额补贴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城市低保对象1097.2万户、2064.2万人,农村低保对象2931.1万户、5388.0万人。随着低保工作深入开展,保障面不断扩大、资金量不断增加,挪用低保资金、骗保等案件也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档案支撑。本文从低保档案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进一步规范低保档案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林 《当代广西》2006,(11):63-63
从今年下半年起,桂林市将在12县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户也可以“吃”上低保了(《桂林晚报》报道)。城市居民有最低生活保障,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但对于农村特困户,只是逢年过节由有关部门发放救济金和救济物,而平时他们所遇到的生活困难,常常就没有人过问,只能依靠他“们自力更生”了。在农村建立和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的特困户也像城市低保户一样,定期领到救助金,这一方面使农村这些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避免了救助金被挪作他用,保证了农村救助金的专款…  相似文献   

16.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保障形式。几年来,我们在贯彻国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过程中,共为59228户、18052人/次发放低保金近800万元,保障了对象的基本生活权利,对于稳定中心城市和社会治安起到了  相似文献   

17.
广西是我国西部贫困省区之一,全自治区有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镇贫困居民44.83万人,占非农业人口的5.1%。去年9月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会议后,他们把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作为一项政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在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过程中,因地制宜,特事特办,对特困残疾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作出明确规定,凡经调查核实批准列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残疾人,重残每人每月在最低生活保障线10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0元,轻残每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已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已在许多城市出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要不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际操作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问题,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明确。一、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质上是政府为农村社会成员中的低收入者所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农村地区最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20.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社会救助标准制定和调整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11]82号)精神,经市政府决定,提高城乡低保、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保障标准。渝中区、大渡口区等11个区及北部新区、万盛经开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4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90元;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75元。万州区、黔江区等11个区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3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85元;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15元;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70元。南川区、梁平县等16个区县(自治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2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80元;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65元。调整后的标准从2012年10月1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