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东兴 《学理论》2008,(1):76-77
哈尔滨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那是因为这里有百年欧式建筑长廊,同时,也是全国教堂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中,最有历史价值、建筑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当属索菲亚教堂。  相似文献   

2.
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高军,于卫军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机厂党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也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任务。现在,物质和精神的某些领域出现了道德“断裂”。在道德“断裂”的地方,人们饱尝了拜金主义、...  相似文献   

3.
“九七”伊始,北国冰城迎来了第十三届哈尔滨冰雪节,国内外宾客纷纷为到这里,参加游览和贸易活动。在《迎冰节科技成果展览会》上,包装别致的“中华参蚁酒”引起了众多客商的注意。这一上市不久  相似文献   

4.
代丽 《学理论》2008,(9):34-34
每年春夏之交,哈尔滨的市花——丁香花便悄悄地开了。紫色的小花散发出淡淡幽香,沁人心脾,陶醉着生活在“东方巴黎”、“东方莫斯科”的人们。  相似文献   

5.
“810”行动 1990年8月10日。地处哈尔滨市香坊区的武警哈尔滨支队机动大队部的驻地戒备森严,岗哨林立,气氛格外紧张、凝重。这里被确定为“810”行动的总指挥部。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用“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做比喻,形象地说明人们付出多大的劳动,就会有多大的收获或回报。那么有没有付出的极少,反而得到的极多,即“种豆得瓜”呢?我认为在特殊条件下是会有的。哈尔滨国贸城原总经理张庭浦就是这样一个“种豆得瓜”的人。他给哈尔滨市原常务...  相似文献   

7.
王晶 《学理论》2008,(1):25-26
提起哈尔滨的特色文化.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哈尔滨就是“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欧陆文化。殊不知,哈尔滨的特色城市文化却是多元多彩的。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0,(5)
牛年新春,48岁的原居中国犹太人艾利克斯·波多尔斯基寻梦中国故乡哈尔滨,看着这里的人们和建筑,他感到一切是那么的熟悉、亲切。感受着中国北方特有的新年气氛,以色列食品工程师波多尔斯基第四次回到哈尔滨这个  相似文献   

9.
李宁  何冠群 《党政论坛》2010,(16):26-27
哈尔滨与俄国人的渊源,要从19世纪末正式算起。1896年,俄国轮船“英诺森”号溯松花江而上,来到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与中国人做农副产品生意;同年还有一位叫德金的俄国商人开着他的“劳动者”号轮船,也从松花江到达哈尔滨,与当地人做牲畜交易。德金有时在哈尔滨居住很长时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哈尔滨最早的俄国人。  相似文献   

10.
冯驰 《学理论》2008,(20):F0004-F0004
特别关注 2008年7月,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5年,哈尔滨和日本新澙友好城市30年,“中日文化交流书法展”日本代表团一行来到哈尔滨三五文化中心成功举办了“中日书画名家交流笔会”。这次书画展,不仅让哈尔滨人看到了日本的书法艺术,也让日本友人看到了文化名城哈尔滨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的称号,标志着世界上对于哈尔滨音乐文化事业、音乐生活的认同、赞扬和肯定。  相似文献   

12.
张福山 《学理论》2008,(12):77-77
1928年,周恩来作为党的“六大”代表,与邓颖超同志一同从上海出发,前往哈尔滨。一路上,周恩来夫妇引起了日本侦察员的注意和盘查,情况十分危急,但周恩来同志的机警、果断与沉着应对,使他们平安到达哈尔滨,赴莫斯科参加了“六大”会议。  相似文献   

13.
刘承纲 《民主》2011,(2):43-45
在最近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许多游人和哈尔滨市民纷纷来到哈尔滨中央大街,在这里照相合影。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哈尔滨中央大街最近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这些游人和市民是在和授牌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14.
朱文楚 《各界》2013,(11):78-80
中国文化名人胡适的父亲胡铁花(1841—1895)为人一生被评“艰苦卓绝”、“求真负责”、“绝不苟且”,乃至“一个怪人”。由于历史和时代原因,人们对他知之甚少。在这里,我们且回顾并缅怀这位有政治见解和爱国胸怀、为抗日殉国的壮士……  相似文献   

15.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华 《学理论》2009,(1):61-63
2008年夏天,我们享受了两场精神盛宴:一是融高雅艺术和群众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第29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夏”,不仅展示了哈尔滨市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实力,更彰显了素有“东方巴黎”、“东方莫斯科”美誉的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全市上下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6.
冯驰 《学理论》2008,(7):I0002-I0003
特别关注 2008年3月18日,由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哈尔滨市委讲师团、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中共哈尔滨市委学理论杂志社主办,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承办的“哈尔滨三五文化现象研讨会”在哈尔滨三五文化中心举办,来自冰城的社科理论专家、书画名人、媒体记者等20余人集聚一堂,  相似文献   

17.
“你的孩子真听话,今后一定有出息”,“那个人在单位很听话,一定会受重用”——这里所说的“听话”,就是顺从、服从,领导和他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听话”的人一般给大家的印象是没有“刺”,容易驯服和驾驭,是人们眼中的“良种马”,好脾气,这样的人,人生道路就比较顺利,在事业上也应该是康庄坦途。  相似文献   

18.
黄丽娟 《学理论》2008,(3):37-39
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世界也在注视着我们。 5年前,中航二集团所属企业哈飞集团公司,与全球第三大商用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目光相遇,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制造公司,合作生产ERJ145涡扇支线客机。这是中国第一次与国外先进民机制造企业进行整机合作.因此备受各界关注。5年后的今天,ERJ145荣登“月桂奖”携手合作奖的候选项目。并即将向海南航空公司交付50架订单的首架机,哈尔滨安博威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从松花江边的“红旗颂”,到北 方剧场美籍华裔音乐家叶 英、李洪深的歌剧专场,从美国的乡村音乐,到日本男高音歌唱家田中省三、钢琴演奏家田中一美的独唱独奏音乐会,从北京爱乐女乐团的交响乐演出,到台湾歌星的劲歌狂舞,“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高雅与通俗,在哈尔滨都能找到各自的知音,赢得喝彩。刚刚落幕的第25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盛况空前,专业演出、文化巡游、广场表演,令夏日的哈尔滨成为歌世界舞海洋,300多万观众欣赏到400多场大戏。网上点击音乐会 “哈夏”组委会把本届音乐会上了网,据统计,日点击量为10…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冰雪艺术的新创造●徐宜军一年一度的冰雪节,不仅给冰城哈尔滨人以无限的乐趣,而且给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旅游者增添新的景点。国家旅游局已把“冰雪哈尔滨”列为当代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哈尔滨人民创造出的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已走出北疆雪域,走出国门,给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