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总体思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下简称“八七计划”),就是国家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时间,在巩固以往扶贫成果的同时,解决目前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  相似文献   

2.
从1986年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省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贫困人口已由1985年的1500万人,下降到1993年的1000万人。从1994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省又有371万人越过温饱线,到去年底全省贫困人口下降到629万人。我省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一自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工作以来,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到1992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87年的2-5亿减少到8000万。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三西”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计划的实...  相似文献   

4.
农村扶贫战略研究王关区我国是人口众多且主要集中于农村的发展中国家,贫困特别是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还较严重,现在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800多个贫困旗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的扶贫工作,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要完全解决贫...  相似文献   

5.
1994年我国政府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要用本世纪最后七年时间,解决农村800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在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自《国象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我国扶贫攻坚力度加大,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截止1995年底,仍有6500万贫困人口未能解决温饱问题,扶贫攻坚的形势仍很严俊。内蒙夏古自治区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经济基础薄弱,目前尚有220万贫困农牧业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荒漠沙化区、丘陵干旱区和水土流失区。要在不足四年…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3):58-59
<正>2014年4月以来,自治区扶贫办在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2834个贫困嘎查村,全面启动以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为内容的"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使扶贫工作重心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与扶贫对象实现无缝对接。这些贫困嘎查村覆盖全区77%的贫困人口,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计划通过4年集中帮  相似文献   

7.
通榆县是我省西部最典型的贫困县之一。1995年,45岁的范朝东来到西部这个老贫困县当县长。从此,扶贫、脱贫就成为他工作的“主旋律”。当然,范朝东也尝尽了这方面工作的酸甜苦辣。四年后,范朝东被任命为通榆县委书记,扶贫、脱贫依然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当了县委书记,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当记者问他,到2000年,通榆县能否脱贫时,范朝东回答是肯定的。但他也感到压力很大,不过他认为,只要路子走对了,靠苦干实于,通榆县就能走出贫困,走向富裕。  相似文献   

8.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1994年,我国政府就向世界公开承诺,要在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战略目标。从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显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97年的5800万人,这是一项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要在今后3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这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9.
民之所欲,政之所出。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87年的2.5亿人减少N8000万人;1994年,我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7年时间,解决这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7年攻坚,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仅占农村人口的3%。丰衣足食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理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才把这个久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0.
岳秀霞 《共产党人》2004,(17):28-29
自闽宁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以来。两省区党委、政府充分提高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协作关系,积极拓宽合作和交流渠道.使扶贫协作工作稳步向前推进。为了从组织上保证对口扶贫任务的顺利完成,1996年11月。两省区党委组织部门通过协商,把互派干部挂职和福建省帮助宁夏培训干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扶贫协作的整体计划,并专门签订《关于干部挂职和培训工作的协议》。协议商定,福建省每2年选派8名熟悉经济工作的县处级干部到宁夏8个贫困县挂职担任副县长;宁夏每年从8个贫困县分别选派1名县级干部到福建省对口市、县(区)挂职。自1996年以来,福建省先后选派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1997,(3)
宏伟的事业艰巨的工程吉林省扶贫开发工作纪实□本刊记者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既定的战略目标。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和政府就意识到了贫困问题,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要求,集中人力、物...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2月9日至12月13日,我到四川仪陇县考察,调查了解该县项目办承担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考察有三个主要目的:一、什么是小额信贷扶贫;二、小额信贷扶贫项目执行状况如何;三、小额信贷扶贫在实现我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有什么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按照县上的总体部署,首先采取‘五步法’,精准识别贫困户,然后根据每户的家庭实际和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计划,精准落实扶持措施……”已在乡镇工作了近20年的静宁县三合乡乡长吕鹏深有体会地说,对于我们贫困地区的乡镇干部来说,“三农”工作始终是我们的中心工作,而扶贫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从“救济式”扶贫到“参与式”扶贫,再到今天的“精准扶贫”,可以说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实现了从“漫灌”到“喷灌”、“滴灌”的革命性变化,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4.
黄菡 《唯实》2005,(1):19-23
1994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承诺在20世纪的最后7年时间里,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996年,中共中央又召开了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决定在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西部省份建立领导干部扶贫工作责任制,强调扶贫对象要直接"瞄准"到贫困的村庄和农户(即"扶贫到户")。十多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机关到企事业单位,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是空前的,也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在有些地区却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何长期巩固扶贫工作的成果,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致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扶贫的故事》可以算做是对这些问题的一种回答。这是一位青年学者深入陕西省渭北旱塬,对某公司(作者在文中称为"X公司")在1997年至1999年的两年多时间里"包村扶贫"("村",即为陕西省X县Q乡所属的一个村庄,作者在文中把它称为"前村")工作所做的社会学观察。虽然称它为"故事",但却是用调查手记的笔触写成的,所以,应该说是一篇"真实的故事"。本期刊登的,是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而故事的结局,读者将在下一期看到。  相似文献   

15.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国、特别是我国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数量非常庞大。1978年。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人,1993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由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8.7%。从1994年到2000年七年间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攻坚战。因此。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1997,(2)
江泽民总书记谈扶贫工作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中央认为,今后五年扶贫任务不管多么艰巨,时间多么紧迫,也要下决心打赢这场攻坚战,啃下这块硬骨头。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绝不能动摇。所...  相似文献   

17.
近日,由四川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八部门联合组织实施的四川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简称“三支一扶”计划)正式启动。计划将连续5年招募高校毕业生,从事为期两年的基层工作。完成计划者,将享受公务员优先录取、考研加分等诸多优惠政策。我省“三支一扶”计划,将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组织实施,主要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时间为2年。志愿服务期满后,还可根据工作需要,经本人同意后延长服务时间1至2年。今年的初步计划是1200人左右,5年之内预计共…  相似文献   

18.
2000年 11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0年是我国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与此同时,中国最权威的新闻机构新华社播发专文指出,各种数字表明;如今我国经济又步入了新的活跃期。 三大因素支撑经济增长 据权威部门预测,2000 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达8%,到第三季度为止,国内生产总值度的增长率累计为8.2%,就是说今年的GDP 增长率将比去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这标志着几年以来我国GDP 增长率回落趋势上的一个转变。从这个意义可以说,中国经济重新进入了一个较高增长的活…  相似文献   

19.
蓝芳 《求贤》2012,(12):12-15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的政策依据是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数、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三支一扶”工作。2011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二轮“三支一扶”计划,仍是5年,每年招募2万人。《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发放工作生活补贴、政府购买工作岗位、实施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提供创业扶持等方式,每年组织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特别是农卡寸基层任职、服务和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府从1986年以来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有组织的开发性扶贫计划,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农村剩下的未获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是缺乏正常的劳动能力或基本生存条件的。要解决这些人的温饱问题必须变扶贫为低保,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不是绝对地不要扶贫,低保和扶贫应同时存在并力争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