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宣传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规范省直事业单位内部人事管理,预防和减少人事争议发生,省人事争议仲裁院于6月18日至20日,在杭州举办第四期省直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知识培训班,对100余位省直事业单位人事处(科)长或主管人事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为期2天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人事争议仲裁基本知识及当前案件审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日,浙江某省属事业单位与其职工长达十年的一起人事争议在省人事争议仲裁院得到了调解解决,这是浙江省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成功处理的第1600起人事争议案件。人事争议仲裁随着日趋频繁的人才流动而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化解争议、营造和谐社会的功能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当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法海拾贝     
江西:事业单位辞工争议由聘用单位举证江西省高院日前下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今后,事业单位辞退工作人员起争议,单位必须举证。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19日.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标志着我省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工作从此有法可依.步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5.
问:哪些争议可以到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答:《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将人事争议仲裁受案范围确定为:(1)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2)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履行  相似文献   

6.
1997年人事部颁布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确立了人事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但未能实现人事仲裁与司法制度的接轨。2003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实现了人事仲裁与司法的有限接轨。总体而言,人事争议仲裁与司法制度的关系仍不够清晰。有鉴于此,应在尊重现状和符合法治原则下,全面确立一裁二审体制,实现人事仲裁与司法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秦皇岛市是1999年4月开始全面推行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几年来,市人事局着眼维护社会稳定和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立足维护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正常办公秩序、保障用人双方合法人事权益,坚持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稳妥扎实的工作精神,推动了全市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健康发展。大力推行,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取得明显成果该市各级人事部门从服从、服务人事人才工作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职能作用,努力实现和取得了“政策的公正性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办事的公道性体现在每件事每个人环节上,做每件事要体现公开透明”的工作目标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11,(6):F0003-F0003
厦门市集美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集美区政府综合管理全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区人才资源开发、人事管理、劳动就业服务、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人事争议仲裁、劳动力管理、社会保险、职业培训、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集美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辖5个事业单位内设2个科。分别是社会保障管理中心、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指导中心、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管理中心、人事科和劳动科。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14,(6):6-7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条例》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将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聘用合同、考核培训、奖励处分、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人事争议处理,以及法律责任作为基本内容,确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7,(6):116-117
由中组部、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印发、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人事争议处理规定》,明确了仲裁的受案范围: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相似文献   

11.
国事     
<正>·焦点·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条例》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将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聘用合同、考核培训、奖励处分、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人事争议处理,以及法律责任作为基本内容,确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思想工作》2007,(10):21-21
近日,为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进一步推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发展.充分发挥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中组部、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印发《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由于我国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起步晚,基础薄弱,发展速度快,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一、《仲裁法》内含人事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把劳动仲裁单列了,但未列出人事争议仲裁,人们据此认为人事争议仲裁没有法律依据。事实上,《仲裁法》起草时人才流动、人事争议仲裁已经出现,但考虑到我国的特殊情况,起草者当时研究把人事争议仲裁放在劳动仲裁里面,同时提出劳动仲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人事劳动)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 为了切实做好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现将《人事争议处理办案规则》和《人事争议仲裁员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及时、公平、合理地处理人事争议,保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人事争议处理工作,根据《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各级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 第三条 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先行调解,及时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人事争议仲裁?人事争议仲裁是指个人与单位之间因人事关系发生争议,而申请有关仲裁机构就人事争议的事实和人事争议当事人的责任作出具有约束力的判断和裁决的活动,即仲裁机构对人事争议进行调解或裁决的行政司法活动。二、人事争议仲裁与其他相关制度有何区别?1人事争议仲裁与民商仲裁的区别:(1)民商纠纷仲裁基于合同约定或双方协商一致,即是否提请仲裁完全是一种双方自愿的行为;而人事争议仲裁实行单方申请原则,不管对方是否愿意,只要一方当事人提请仲裁,仲裁机构就应受理,对方当事人必须提出答辩,并参加仲裁活…  相似文献   

17.
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现状及有关问题司义夏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人事争议案件大量增加。适应这一形势,国务院把人事争议仲裁这一职能赋予人事部,并把它作为人事部重点强化的职能之一。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现状我国的人事争议仲...  相似文献   

18.
依人事争议当事人的申请和《南昌市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日前南昌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了第一起人事争议案件,仲裁办人员立即开始调查取证及调解工作。 早在 1998年,南昌市就以市政府令的形式下发了市人事局拟定的《南昌市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江西省第一部关于人事争议处理的政府规章出台。接着,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教委等 10个部门有关领导为成员、以市人事局局长任主任的南昌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被批准正式成立。南昌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审定通过了《南昌市人事争议处理暂…  相似文献   

19.
韩静 《现代人事》2000,(2):42-42
10月19日至20日,全市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会议在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传达了国家人事部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安排部署了全市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聘请有关专家学者讲授了有关人事仲裁的基础知识,讨论修改了《西安市人事争议仲裁暂行办法》。来自市属十三个区、县人事(劳动人事)局和市级机关各部门人事(政工)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共有事业单位 130万个, 2919万人,人才总量占有全国人才总量的半数,而且很多高精尖人才集中在事业单位。“入世”将使事业单位现有人事制度受到很大冲击,突出地将面临几个焦点问题。 人事政策的制定和清理 在以政策调节为主的国家人事管理体制中,人事政策涉及面广、自由裁量度大,在事业单位体现尤为明显。从内容上讲,事业单位不仅有自身的人事政策,而且有参照国家机关的人事政策,有参照国企的人事政策。从时间上讲,近到当年的人事政策,远到五十年代的人事政策仍未废止,至今仍在沿用。从节奏上讲,每年都有若干与事业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