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到现代消费社会阶段,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极大改变,不只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多地关注商品是否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是否能够体现甚至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从现代消费文化的特点入手,以对现代消费中个性消费的群体认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消费文化与青年认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智君 《青年探索》2006,5(5):68-69,78
消费文化带来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改变,也给青年的成长发展带来影响,甚至带来了青年的认同危机。本文阐述消费文化对青年认同危机的影响:即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会对青年的现实认同产生强烈的破坏性;消费的私人化威胁到了青年自我的同一性;生活于消费文化语境中的青年极容易损害对他者的认同;对消费可能性的的畸形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青年的阶级和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消费认同与家庭资本--以一所专科学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消费行为反映了其消费认同,而消费认同与家庭文化资本关系密切.每个人的消费都受到其家庭环境、成长过程的影响.本文描述了大专学生的几种消费类型,并且分别从消费认同与家庭资本、消费动机方面做出了分析,并对青年学生消费认同的变化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消费成为社会中占主导位置的力量,消费也成为人们构建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青少年期也是个体身份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青少年在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受到消费主义的极大影响。更多的青少年通过消费彰显个性、品位,消费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身份认同的路径,然而青少年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加剧了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叶君 《长白学刊》2008,(4):142-144
语言具有双重身份,这决定了在语言接触中必然发生文化接触。母语者对母语与外来语的语言态度体现了其价值现,而对外来语的认同与对母语的忽略则体现了其价值观念的变化。汉语在与英语接触过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严重。需要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唐书明 《思想战线》2008,34(2):6-10
认同从概念的基本内涵到理论的发展趋向,具有一个内在的演变过程.认同从表示人们身份的基本内涵出发,形成了同一性与差异性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认同的基本原理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认同双重功能的困惑.消除认同双重功能的困惑,则形成了认同理论谋求人们和谐相处与彼此交流的发展趋向.认同理论的内在演变是认识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同时也说明了谋求民族以及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共存与彼此合作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消费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生产能力已经不足以成为人们进行身份认同的唯一依据,人们会通过一定的消费行为来完善对个体身份的构建,由此出现了"他人导向个体"和"后传统个体"两种个体身份认同的形式。前者更为重视外界信息对身份的影响,认为个体身份认同就是要符合外界的期待;后者则认为个体身份认同虽然会受到外界影响,但自己保有最终选择权。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的西方社会思想史上,身体并没有作为一个明确的主题被提出来,它似乎被人们长久地遗忘了。在历经沉默的漫漫长夜之后,身体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它要打破这种沉默状态!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逐一探讨身体的多重属性,对身体的认同、规训,身体消费,身体体现和规划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从而揭示身体反抗压抑和异化的历史状态。  相似文献   

9.
陈微 《青年探索》2000,(3):20-23
反向消费,特指肇始于年轻一代又向整个社会一步步拓展的以青年消费市场引导着消费革命的一种消费文化。现代青年的消费所引起的生活方式变化,其深刻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与影响。通过消费,青年以新的权威受到社会关注与认同,并从消费文化中获得文化反响意义,也由此确立了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韩李云 《中国发展》2008,8(3):29-34
政治社会化的代际特征既有其普遍性也有特定的变化,自觉认识和处理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化代际特征的影响,是既定共同体坚定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信心、以及维持相应制度的合法性支持和运作实效的必需。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当前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政治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政治认同的模糊化、以及政治参与的冷漠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