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12月10日,阿根廷激进公民联盟(亦称激进党)主席劳尔·里卡多·阿方辛·福尔克斯就任民选政府总统,从而结束了连续七年多的军人统治,在阿根廷恢复了法制与民主。阿方辛执政两年多来,执行较积极的内外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预计,在今后四年的任期里,阿方辛总统还会继续努力,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1983年12月阿根廷终于开始了“民主化”进程。作为继7年军政权之后的第一任文人总统,阿方辛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时至今日,阿方辛政府执政已4年有半,其间风风雨雨,诸多坎坷,在为稳定政局,巩固民主制度,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联系而进行的努力中,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也不断遇到多方面的挑战。本文拟以阿方辛政府在贯彻国内政策过程中进行的调整,分析阿根廷近两年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1989年是阿根廷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年,5月份,大选如期举行;执政党激进公民联盟继1987年11月局部选举失利后,再次败北;正义党东山再起,第五次成为执政党,正义党候选人梅内姆以压倒优势获胜,接任阿根廷第46任总统;两届文人政府顺利地进行了近60年以来少有的权力和平移交。而这一切又是在经济社会形势异常严峻的背景下完成的。梅内姆如何度过眼下的难关,怎样重整河山收拾阿方辛政府留下的烂摊子,阿根廷的前  相似文献   

4.
步入90年代以来,一些拉美国家政局纷乱,处境艰难,继1990年12月苏里南军事政变、推翻文人政府之后,海地于1991年7月发生了自杜瓦利埃家族下台以来的第3次政变。1992年2月和4月,委内端拉和秘鲁分别发生未遂军事政变和藤森总统的“自我政变”;11月,这两个国家再次爆发未遂军事政变。巴西科洛尔总统因受贿而被迫辞职。阿根廷自1983年恢复文人政府以来,迄今已发生4次兵变。哥伦比亚加维里亚政府因大毒枭埃斯科瓦尔从监狱里逃跑而陷于困境。拉美国家政治发展的前景究竟如何,令人瞩目。不少论者以人民不满、军人干政、极左派游击队活动频繁、毒品泛滥以及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5.
萨尔内政府是在巴西经历21年军人统治之后建立的第一任文人政府。由于当选总统坦克雷多·内维斯突然病逝,依照巴西宪法,副总统萨尔内继任总统。萨尔内总统是在巴西政局处于“微妙而又艰难的时刻”上台执政的。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不可捉摸的命运把他推上这个最高职位”。萨尔内接任的“新共和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政治上,军人独裁统治刚刚结束,民主的大门刚刚启开,一方面,各派政治力量重新组合,权力之争激烈;另一方面,群众渴求民主,从各个方面向政府施加压力。在经济方面,政府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国家积欠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初,南欧政局发生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继1981年5月法国社会党执政后,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社会党也相继上台执政。意大利社会党在1983年6月举行的全国议会选举中力量也有所增长,在其他几个盟党的支持下,迫使执政达三十多年的天民党让出总理要职,由社会党领导人克拉克西接任。这样,在意大利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总统和总理均由社会党人担任的局面,南欧这块古老大陆也第一次成为社会党的“一统天下”。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革命制度党是墨西哥乃至拉丁美洲的第一大政党,也是世界大党之一。革命制度党自1929年成立至2000年连续执政长达71年,成为拉美政坛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革命制度党执政期间,创造了"墨西哥奇迹":政治上,当拉美多数国家频繁出现军人独裁、政局动荡之时,墨西哥的文官政府一直保持着政局和社会的稳定;经济上,墨西哥持续30年实现年均  相似文献   

8.
2002年拉美的政治形势和对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拉美政局比上年更为动荡 ,一些国家的左翼力量重新崛起。这一年 ,拉美对外关系十分活跃。2 0 0 2年拉美政治形势的主要特点一 拉美地区政治形势总体基本稳定 ,但南美洲一些国家政局更加动荡。2 0 0 2年 ,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形势相对稳定 ,但南美洲不少国家的政局比过去更加动荡。南美洲动荡的形势已从安第斯国家扩展到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等南锥体国家。阿根廷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爆发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 ,在半个月内 ,先后出现 5位总统。2 0 0 2年元旦阿根廷议会推选杜阿尔德为代总统。杜阿尔德执政以来 ,为克…  相似文献   

9.
美国现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将于1989年1月任满离职。里根是60年代以来美国唯一任满两届任期的总统,也是一位比较全面进行保守主义政治变革的总统。七年来他所执行的被称为“里根革命”的保守主义政策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随着1988年总统大选的展开,美国朝野都在议论里根离任后美国政局将会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一些人认为里根时代已经终结,自由主义思潮已经重新抬头,随着里根离任,里根政府的一切影响都将消失,就是说保守主义将被自由主义取代;另一些人则认为里根时代不会结束,里根执行的所谓“里根革命”的基本政策,不管哪一个党的政府上台都将继续下去。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所偏颇。从里根当选总统的历史背景和里根执政以来美国政局的发展以及内外形势来看。  相似文献   

10.
1990年12月3日凌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00多名陆军武装军人发动兵变,攻占了离总统府不远的陆军总部大楼、巴列尔莫区的第一步兵团团部等地。兵变发生后,梅内姆政府态度坚决、果断,当即向议会递交了一份提案,在全国实施戒严60天。与此同时,梅内姆总统命令陆军采取坚决行动平息兵变,调动坦克轰击盘踞在第一步兵团团部的叛军据点;空军和海军也出动飞机参加了平叛行动。到晚上9时许,盘踞在“解放者大楼”里的最后一股叛军放下武器。这场兵变历时仅18小时。这是自正义党的梅内姆政府1989年7月掌权以来阿根廷首次发生的军人哗变事件。  相似文献   

11.
1989年7月8日正义党领导人梅内姆在提前①就任阿根廷总统后,根据世界格局的变化及阿根廷国内形势的发展,调整了外交政策。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梅内姆政府调整外交政策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原因:(一)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化。梅内姆执政两年多来,正是国际风云骤变的时期。旧的世  相似文献   

12.
1983年,在经济衰退的猛烈袭击下,智利政局急剧动荡。智利军政权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的风浪中度过了执政的第十个年头,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势。综观1983年智利政局,可以看到两个突出的特点:争取民主的群众斗争风起云涌,各种反政府势力组成了统一战线,给军人政权造成强大冲击;军政府的社会基础大大削弱,中产阶级以及部分大资产阶级与军政权离心离德,武装部队内部的分歧正在加深。  相似文献   

13.
乌拉圭总统桑吉内蒂周瑞芳应中国政府邀请,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总统胡利奥·玛丽亚·桑吉内蒂将于1997年4月正式访问中国,以继续推动中、乌两国政治和经贸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桑吉内蒂执政两年多来,推行较积极的内外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果。政局比较稳定,经济获得...  相似文献   

14.
阿根廷经济政治形势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根廷陷入 9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严重经济衰退 ,目前正缓慢地走出谷底。德拉鲁阿政府上台执政 ,继续实施前任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 ,同时将为阿根廷政治注入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印度的政局危机:背景及其影响陈继东印度高达政府执政仅10个月即被迫辞职,其背景值得分析;古吉拉尔重组新政府使政局危机暂时平息,但仅7个月后又被迫下台,其影响极为深远,应予关注。一、印度政局的第一次危机1997年3月30日,印度国大党宣布撤消对高达政府...  相似文献   

16.
阿根廷国内外形势趋于好转杨仲杰阿根廷正义党领导人卡洛斯·梅内姆1989年7月就任总统以来,大力整顿经济,实行全国和解,开展务实外交,使阿经济获得全面恢复和发展,国内政局保持稳定,在国际事务中更趋活跃。80年代梅内姆总统就任以前,由于国内政局动荡,经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中阿关系以及中国在阿根廷的直接投资对阿根廷外交政策的影响的基础上,侧重考察中国在阿根廷非采掘业的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企业在阿根廷进行直接投资的驱动因素,以评估流向阿根廷的中国直接投资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商业和经济动机、多大程度上取决于阿根廷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经济和外交政策。文中分析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有意在里奥内格罗省兴建一座豆油加工厂,但这个项目随着克里斯蒂娜总统签发的"土地法案"而破产;第二个案例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意在火地岛省兴建化肥工厂,但公众抗议迫使火地岛政府不得不单方面终止项目。分析表明,中国赴阿根廷投资企业的动机属于商业驱动。中国企业在项目谈判过程中应纳入阿中央政府及当地合作伙伴,加强与当地公众的沟通,改善中国公司的形象。鉴于中国投资对阿根廷经济的重要性,阿方应适应双方经济互补的模式,努力改善其政策和投资环境以吸引中国投资。  相似文献   

18.
自1978年以来,有10个拉美国家相继完成了从军人政权向文人政权的过渡,开始了民主化进程。但是,今年以来,在许多已经恢复了民主制度的国家,如阿根廷、厄瓜多尔、乌拉圭、巴拿马和巴西等,文人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危机,尤其是巴西,萨尔内政府面临着执政两年多来最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因此,拉美民主化进程能不能进行下去?已经恢复了民主制度的国家会不会重新出现军人执政?这些问题已成为拉美各界人士议论的中心。本文仅对巴西文人政府的政治前景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继东 《东南亚》2011,(4):6-12
经历了近8年的军人执政后,巴基斯坦从2007年底开始进入政治转型期,实现了由穆沙拉夫军人执政到人民党民选政府执政的权力转移,宪法第十八修正案为总统治理向责任内阁制转型奠定了法理基础,但目前的巴基斯坦并未完全实现总理负责制,政治转型尚未完成。  相似文献   

20.
4月12—14日,拉美第四大国委内瑞拉的部分军人和反对派联合“逼宫”,推翻号称“拉美政治强人”的查韦斯总统,不料形势突变,查韦斯仅在48小时后就东山再起,重掌总统权力。委政局表明,年初委出现的经济形势恶化、社会动荡演升为严重的政治危机,成为继阿根廷危机之后拉美地区爆发的“新世纪第二场危机”。其前因后果,值得揣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