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是否存在“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的理论错误、“普世价值”的实践危害等方面对我国学术界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2.
近来,关于“普世价值”的议论多了起来。有人提出,民主、自由、人权、公平、平等、博爱等等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那是“普世价值”,必须实行,中国不应强调特殊而自外于这些“普世价值”。他们甚至说,“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就是实现了这些“普世价值”,使得这些“普世价值”成为我们文明的核心价值,从而融入了“世界主流”。  相似文献   

3.
相蓝欣 《廉政瞭望》2008,(10):35-35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北京奥运会似乎使得“普世价值”又成了一个时髦的字眼。但时下讨论“普世价值”存在误区,有非此即彼的西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所谓普世价值,意指超越阶级、超越国家、超越历史,对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适用通行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资产阶级价值观念。近年来,经过批驳辨析,普世价值论这种错误思潮在我国的泛滥虽然已呈减弱之势,但仍阴魂不散、暗流涌动,时而改头换面、伺机冒头,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普世价值论就是这种战略图谋中的一个撒手锏,它穿上隐身衣、披上黄马甲、躲进青纱帐,虽乔装打扮,却仍然面目狰狞,险恶至极,不得不防。  相似文献   

5.
“普世价值”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在的主流话语称:西方一直致力于推动"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价值。不少人也以为,当年欧洲的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确立了"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价值。这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6.
田改伟 《前线》2013,(7):42-44,50
“普世价值”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哲学范畴的命题。把“普世价值”命题引入政治领域,是和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两种思想斗争此消彼长密切联系的。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两种思想和两种政治制度围绕“普世价值”争论的指称不同,但争论的实质内容是相近或相似的。  相似文献   

7.
向英  梁建新 《探索》2011,(1):184-188
基于对价值概念的错误理解,普世价值论提出了三个似是而非的独断论假设:一是假设了一个虚幻的人类利益共同体作为普世价值的主体;二是假设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宣传中关于共同人性的设定;三是假定了某些超越时空的价值的存在。正确认识价值的普世性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四对范畴的关系:实践性价值思维与思辨性价值思维,意识形态性价值与非意识形态性价值,普世价值与价值普世,阶级价值与人类价值。  相似文献   

8.
实际上,普世价值当然是存在的,它是针对人本身而言的一种价值判断,包括人的生活、人的权利等多方面内容。但客观地说,包括普世价值在内,任何一种价值都不是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我们承认普世价值的存在,但普世价值的标准却不应该  相似文献   

9.
王玉周 《党建》2013,(6):32-34
所谓"普世价值"的社会载体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 对于"普世价值"的普适性,甚至连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也表示怀疑。 "普世价值"的主张,实际上是推销西方的制度模式,改变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 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套在西方资本主义这个魔圈之中,是"普世价值"论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周新城 《党建》2014,(5):29-30
提出"普世价值"的人实际上是在设置一个诱导人们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陷阱"。必须运用矛盾运动的观点分析改革的问题。绝不能把"顶层设计"理解为少数精英离开群众实践,关起门来主观地搞"制度设计"。最近十分流行一种论证改革必要性的观点,即"普世价值"论。持这种观点的人,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民主、自由、宪政、人权等观念看作是"普世价值",谴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外于"普世价  相似文献   

11.
理性的自我辩护与自我否定两个层面在苏格拉底对话中都得到了详尽的展示,追求普遍定义的理想和不断破解已有成见的过程,构成了苏格拉底对理性问题的全面理解,表征了理性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2.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9,25(4):73-80
最近,"普世价值"的说法十分盛行.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永恒的价值.理论分析表明:价值观念从来都是具体的,因人而异,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抽象的价值独立存在;价值的内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而没有永恒的价值.关于"普世价值",有一些观点需要澄清:不能把客观事物中的共性当做价值观念的"普世性";不能把某一个阶级的价值观念当做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不能把自己或者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具有的伦理道德观念称为"普世价值";不能把人类生理上的共同点当做人的本性,进而推论出价值的"普世性".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普世价值"的目的,是想改变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恰恰是在指导思想上反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徐崇温 《学习论坛》2010,26(7):76-80
自由、平等、人权并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一是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自由、平等、人权的状况是各不相同的;二是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人群,对自由、平等、人权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三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人权的"共同标准",并不是"普世价值"的表现,而是差别的统一、对立的统一的体现,正因为这样,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解释和履行它们时,才会出现各有侧重乃至各持己见、各取所需等现象.而把自由、平等、人权说成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这种说法实际上只是反映西方资产阶级的幻想和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4.
自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共同价值观之后,共同价值观研究成为学界普遍关注和聚焦的热点.学界围绕共同价值观的生成、内涵、意义、实践路径,共同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冷战价值观"的比较,共同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等主题,展开了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比较丰硕、研究内容相...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意义和重要性的评价与抉择的标准或尺度,也是推动并指引主体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内在要素.政党价值观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心理发生机制.近代以来的中国国情,既是催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土壤,也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发生的现实基础,并决定了集体需要和集体意识的价值生成.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利益在动机层面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阶级性和实践性.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念体系,它通过价值理解、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内化等价值行为,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学术界围绕着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理论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见解 ,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了解城镇化理论研究的轨迹 ,分析城镇化理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 ,找出城镇化理论研究存在的种种不足 ,对于深化城镇化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抉择。因此,社会建设是具体的历史的。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必须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树 《探索》2003,(5):51-54
所谓行为经济学,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它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从而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并且常常是脱离实际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给经济学研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行为经济学倡导并注重对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为现代经济学建构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类价值"的理论框架,使经济学成为人的科学,人成为经济学的主体,这一价值取向达到了科学与人性的有机融合,是经济学上的一场"行为革命",也是经济学人本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本文对行为经济学的形成动因、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作了阐述,并对行为经济学作了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9.
行政改革和行政文化的相关性凸现了行政价值观重塑的重要性,构建我国现代行政价值观,要紧扣行政改革的实践,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把是非善恶作为价值评判尺度,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行政价值取向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20.
2012-2017年期间,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涌现出众多的成果。单综述、述评类的文章就达240余篇。立足于该课题研究动态和成果进展,聚焦主要问题,展望今后趋势:一是普遍缺乏对话探讨的意识和学术争鸣的氛围;二是在阐发的准确和度的把握上还需进一步努力;三是让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回归日常生活;四是多学科、多领域的调动和投入;五是主题多样和形式多元的平台搭建还在路上;六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成效的分析与评估;七在大众和媒体时代的通俗化方面努力;八在研究中促进"大"与"小"的结合,既要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也要脚踏实地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