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和标志,它内在的逻辑的和历史的严整性,要求对它进行整体性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成果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正确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和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在中国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有其特定的实现条件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在中国的传播、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探索等主客观条件的具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在中国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有其特定的实现条件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在中国的传播、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探索等主客观条件的具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聂金山 《党史文苑》2007,2(7):18-19,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以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具体的实践过程.三湾改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它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和党的建设以及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理想、民本思想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宗法等级观念、由官本位思想衍生的官僚主义、小农经济文化心态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既要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又要警惕其消极因素的渗入.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宝红  赵文 《探索》2006,2(3):22-2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标志,它内在的、逻辑的和历史的严整性,要求对它进行整体性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成果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正确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当前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和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视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个重要的新视域.从文化视域切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主要维度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化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学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形成表明我们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进一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认真思考它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包括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具体理论成果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内在的、逻辑的和历史的辩证统一体。分析和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从其理论形成过程、内容内在联系、价值取向和实践创新性等方面把握其整体性,才能科学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它永远要求理论创新.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和大发展,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都需要确立两大"内在性"问题:(1)将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和所蕴含的中国化的哲学新思想等整合为具有内在统一和分析性的哲学形式与实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中国化过程中的核心和统摄地位.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长远健康发展、最终建构中国现代哲学等等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处于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国化过程的核心和统摄地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也即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国化健康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该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方面成果的哲学提炼和升华.这两大"内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必须始面对的复杂性难题,它也直接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内在性"学术资源和由此决定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12.
姚宏志 《党的文献》2007,7(4):43-46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它根据中国社会矛盾性质和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转换,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前奏,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内核",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本土化"第二波"浪潮中的最后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3.
姜喜咏 《学习论坛》2009,25(8):53-55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已经呈现方法多元化的倾向,其中以解释学为甚,其他如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方法也在介入之中.这种局面对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和思想进程的理解是有益和必要的,但也带来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混乱,还存在着表象化、弱化、边缘化甚至去主导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学术倾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坚持科学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有学术深度的"内在性"比较和融合性研究,深刻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范式的基本内涵、结构功能和理论意义,科学地审视解释学等多元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影响,汲取其合理因素,批判其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异质性.这不仅始终是一种基于理论立场的理论本能,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方法论层面应有的自觉的合理的理论意识,更是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联动型动力机制指的是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历史与逻辑、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等逻辑互动的各种动力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其精神实质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及发展的契机,促进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协调发展、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龚小丹 《党史文苑》2009,(8):19-21,26
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陈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的选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部90年的中国共产党成长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史.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后又经列宁的发展才于20世纪初真正传入中国,它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能否正确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化、什么是结合,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应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逻辑延伸与现实推广,其理论前提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普适性与民族普适性.马克思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变革的原理虽然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论断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对该矛盾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并未作明确界定.由于俄、中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均非"瓜熟蒂落"的社会革命,故落下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后遗症,并分别走向崩溃与改革.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中国社会改革的正确取向,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困境,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在理论上与现实中应对这些挑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可能走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和标志,它内在的逻辑的和历史的严整性,要求对它进行整体性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成果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正确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和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渠长根  翟佼 《学习论坛》2008,24(11):9-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命题,从开始提出到最终确立,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来看,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基础上的中国化,其中最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在立足实际、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田克勤 《理论学刊》2003,2(1):45-49
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标志的理论创新,经历了不断发展的历程从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方案的破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这一历程,推动了中国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我们建立新中国、创立新社会、推进社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它同时也告诉我们理论创新是不断前进的过程,也是艰苦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