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政治体制差异对中外"政党-政府"关系模式具有很大影响。由于政党政治的普遍存在,"政党-政府"关系是政治现代化的重点所在。中国"政党-政府"关系具有一定特殊性,其发展演变大致经历六个阶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当把握中外"政党-政府"关系差异的特殊历史环境及其缘由,把立足中国实际与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结合起来,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2.
柴宝勇 《探索》2007,(4):55-60
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但是有关政党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其涵义、运转、理论困境与发展趋势在西方都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以法国政治学家让·布隆代尔(Jean Blondel)的考察作为分析这些问题的视角,可以认为在西方学者的语境中,政党政府特指政党在政府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西方竞争性民主国家;政党政府并非简单的是政党支配政府,政府在其中更多地处于一种主导地位;政党的诸多面目决定了政党政府所导致的"特殊利益"挑战"普遍利益"将成为一个伪命题;政党的主要职能由表达社会利益向控制国家机器的转化预示着政党政府的未来危机.  相似文献   

3.
政党和政府都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目前,世界上90%的国家都实行政党政治,随着政党政治的普遍实行,政党的作用日益明显。同时,在善治理念下的政府改革,也使得处理好“政党——政府”关系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各种模式的“政党-政府”关系都是在特定政党制度、政府体制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中国“政党-政府”关系应当努力实现现代化,进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整体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政党政治国家,政党关系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关系;没有和谐的政党关系,就没有国家政局的稳定、执政地位的稳固.理解政党关系,不仅要认识其本质,还必须充分认识政党关系的基本范围、基本内容,深入到政党政治的实践过程与各个重要环节进行具体分析.国家和社会关系、政党与政府关系、政党内部关系是制约政党关系的三个主要内因;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在一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与制约政党关系的这三个主要因素不同,政党关系的类型与特点也会随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政党制度的"中国模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世界是政党政治的世界,在绝大多数国家政党承担着政治发动机和政治调解器的功能,政党对国家的内政外交基本走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如下特征:创造性--各党派共同奋斗中合乎历史逻辑的选择;适应性--随着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变化不断充实新的内涵;有效性--在广泛有序政治参与基础上凝聚共识形成的合力,促进经济枉会的发展;关联性--复合型的内部结构和同人民政协与生俱来的依存关系.这几个方面构成政党制度"中国模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基本关系之一。世界各国,不论其采用何种国体和政体,都存在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安危,直至盛衰、兴亡。中国疆域广大、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对中国来说,正确地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要处理好这个关系,正确把握中国参政党的历史地位就成为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首要任务。政党及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它是各国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放眼当今世界政党政治局势,一  相似文献   

8.
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由来已久,在传统的政治理论家的国家观中都是将二者视为二元对立的关系。在中国政治改革的初期也是将其定位于二元对立,主张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关系模式。本文从探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由来入手,在分析我国国家和社会关系模式演变的基础上,强调以构建"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作为构建中国未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目标,并论述了该模式下我国行政改革模式的渐进式走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渐渐形成的一个伟大的名字.这个名字在其确立前,曾有过不同的称谓.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也有直接关系. 五四运动加速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创建新的革命政党的进程 1919年,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使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针对不同的国内国际环境和社会发展现实提出的"争论"与"不争论"思想,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战略的坚定性与战术的灵活性.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内涵和实质,就要实事求是地决策,分清本末主次,把握处理好"争论"与"不争论"问题的度,目的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1.
政党本身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政党类型不同,政党-国家-社会关系不同,人们的政党观念也有所不同。从政党历史发展与时空转换看,近代政党通常被视为恶,现代大众型政党被视为民主政治必需品、选举工具;当代全方位党、卡特尔党被视为提名公职候选人、谋取公职的政治集团。近来西方政治学者不再注重对政党的抽象定义,而是侧重于对政党性质、特点与功能的描述。如今从宽幅意义上看,政党是一种政治组织,它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来争夺政权、谋取政治职位、影响政府政策,以实现其价值追求或利益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实行某种政党制度,是整个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这个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我国也不例外。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民主制度,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群众运动的合法权利,尽管辛亥革命前后,各种政治力量曾产生过“议会政治”的幻想,纷纷组织政党,但由于受国情制约,不是被反动阶级镇压,就是自行解散。经过历史的淘汰过程,中国出现了两大政党,即共产党和国民党,其他政党都团结或依附无  相似文献   

13.
王一 《求实》2012,(Z2)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随着改革的开展而凸显出来,成为关系到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生活自主化进程的重要问题.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历史上追求的是一种"强政府弱社会"的政治社会结构模式,即无限政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探索政治体制改革之路,且获益不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有限政府理论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界最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市场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其实质是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即"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政党和政党制度是历史范畴,有它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它的发展、变化同社会阶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同步进行而不能分开的。不同社会阶级状况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各有其特点,并无固定的模式。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国家,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原则上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点;而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党制、两党制或多党制,却有根本  相似文献   

16.
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仁者见仁,莫衷一是.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将目前央地关系的研究范式概括为:结构主义、委托-代理、行为博弈、互动妥协、国家能力建设分析范式.这些不同的视角反映了探讨同一主题的不同路径.也反映了中国央地政府间关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这些研究范式的梳理,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中央地方关系以及地方主义问题的争论,最后,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7.
在政党-国家中从来没有也不可能缺少政党或国家任何一方的孤立性改革,改革始终需要将政党与国家两方纳入同一个政治过程方至成功。因而,从政治学的视角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服务型政党建设这两大战略命题的生成、关联与发展,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当今中国政治过程与政治发展的关键。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服务型政党建设两大战略命题在基本逻辑、价值目标、基本关系方面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推进这两大战略的真正实现和协调发展,需要从价值基础、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服务自觉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好国家与社会、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实现国家、政党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中共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执政方式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实践课题,更是一个体现了党的与时俱进精神品格的历史课题。从理论上来说,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①但在实践上,由于各国政党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背景、阶级基础、执政党取得政权的途径不同,实行的政党制度不同,其执政模式和执政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便是同一国家的同一政党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方式也不一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一个与时俱进、最佳选择的问题。本文拟通过梳理党的执政方式演变的历史来揭示党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品…  相似文献   

19.
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有效实现形式.伴随着政党政治的兴起,政党不仅在推进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而且在推动各国的社会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政党产生的背景、功能、自身状况以及政治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差异,西方“政党-政府”关系出现政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融合型三种主要模式。中西“政党-政府”关系不存在优劣之分。但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自觉吸纳善治理念和大力发扬人民民主,努力推动中国“政党-政府”关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高占稳 《党史博采》2005,(11):54-55
一个单位事业的兴衰与发展的快慢,关键在于领导班子.而一个优秀班子的标志,除了配备合理等客观因素外,应主要表现为优势互补、精诚团结、配合默契、廉洁勤政,能形成强大合力和凝聚力.要达到这一点,正确处理好"一班人"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在一个领导班子内,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或决定着这个班子凝聚力的大小和战斗力的强弱.联系我们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我体会到,要处理好"一班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和增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