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波 《法治纵横》2013,(15):35-36
最近2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信息传播高度现代化,新闻媒介普遍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在20年里水涨船高,不仅仅是传播理论和传播技术得到了发展,受众的总体素质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El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主要是围绕“官报”的产生与运作的一些话题,官文书和官报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新闻检查的严格控制使社会信息闭塞,思维活动僵滞,所谓的“民报”也只能是“官报”的翻版,民问非法小报实在微不足道。古代新闻传播的狭隘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近代社会的愚昧落后,也给中国新闻事业的现代化进程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如何从阴影中走出来,踏上新闻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是当前新闻学界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王一律 《中国律师》2004,(11):15-15
国律师行业、司法行政机关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的律师集中教育整顿已转入更加引人瞩目的集中查处阶段。对于每一位律师和每一个律师事务所来说,由于具体情况各异,因而,人们的心态不一。教育整顿是发展机遇还是生存难关,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应该看到洋洋十几万律师大军,万余律师事务所,主流是好的。对这些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来说,这次律师集中教育整顿是净化律师队伍的机遇,一次提高素质的机遇,一次形象和品牌展示的机遇,一次开拓、创新、发展的机遇。因此,他们认为是一场及时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毋庸置疑,律师制度恢复这二十余年…  相似文献   

4.
全国律师行业、司法行政机关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的律师集中教育整顿已转入更加引人瞩目的集中查处阶段。对于每一位律师和每一个律师事务所来说,由于具体情况各异,因而,人们的心态不尽相同。教育整顿究竟是发展机遇还是生存难关,肯定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5.
反恐对策:美国经验与中国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刚 《政法论丛》2014,(5):89-96
美国反恐对策主要包括其反恐的法律对策及反恐的策略选择。以《美国爱国者法》为代表的国内立法,极大限度地扩大了美国政府在监听、逮捕、搜查等方面的侦查权力,赋予执法部门更大权力来预防、侦查和打击恐怖犯罪,但其部分条款的规定对宪法赋予美国公民的合法权利已或明或暗地构成侵蚀;美国反恐虽然具有国际法依据,但其具体反恐行动存在滥用国际法的情形,给其反恐行动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恐怖主义问题也不同,但经过实践检验的美国反恐对策,对中国反恐对策的选择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田玉才 《时代法学》2006,4(4):98-107
自1864年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后,近代国际法开始大规模地传入中国。但国际法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不止翻译一途,学堂教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清末新政期间留日学生对国际法的翻译及其在新式学堂的教学,更使国际法的影响扩展到广大普通知识分子阶层。概括说来,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其内容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其过程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而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国际法的接受则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过程,其接受程度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中外关系状况的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鬼故事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传播经历了文史结合以及文史分离的过程,其传播特点是传播者以史官、文学家居多。在宋代以前,这些鬼故事直接显示当时的现实;宋代及以后,知识分子的理性思想成长较快,开始借鬼故事来折射社会生活,批判现实,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显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法律的传播经历了从秘密到公开、由口头至文字的演进历程,并逐渐形成了国家传播、学者传播、民间传播等三条路径。国家传播以多样的形式、权威的内容在传统法律的传播中居于中心地位;而专制社会中的国家传播,其核心载体则是体现皇权至上、优先普通法律的君主诏书。中国古代的法律传播模式不仅具有教化民众、维护和谐的价值,而且具有预防违法、惩戒犯罪的价值,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法系的形成和扩展。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美国法对日本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者提按: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与日本中央大学日本比较法研究所共同设立的现代日本法基本理论研究课题组近期就二战后美国法对日本法的影响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围绕日本宪法、行政法、公司法以及刑事诉讼法继受和移植美国法的问题展开研讨,现将日方学者的主要观点予以整理发表.  相似文献   

10.
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万里长城、郑和下西洋……我们的前辈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瞠目结舌的奇迹,迅速强大的现代中国更是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烙印在每个华人心上,用坚韧、奋进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实力和不容忽视的潜力。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刻苦展现着那不屈不挠的中华魂。  相似文献   

11.
走进美国的华人社交圈,很多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向我谈起一个叫做莫虎的华人。在我此次访美之前,有好几位国内的律师都曾建议我去见见莫虎。尤其是北京信利律师事务所的阎建国律师和他的太太李晓法官(曾赴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特别建议我采访一下这个值得一访的华人。为此,他们已经给我安排了如何见、何时见、何处见莫虎的一切事宜。尽管原定的“国际访问者计划”中没有这个安排,但我还是想方设法抽空见到了那个我在大学时代就听说过的叫莫虎的华人。  相似文献   

12.
正当美国唱片业、网络界为此起彼伏的在线音乐版权争得不亦乐乎时,好莱坞同样因网络与盗版问题大伤脑筋。其业内人士称,网络的发展,电影传播的“Napster化”正把电影业引向灾难。  相似文献   

13.
佛教思想早期传入中国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能立足并发展壮大,是佛教自身具有强有力的区域融合性和协调性,从早期力求与中国传统思想共通来站稳脚跟逐渐演变为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也体现出佛教思想的广博弘深。  相似文献   

14.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新闻学学科体系,应把握理论、历史与实践的三者统一。首先,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基础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实践,其研究范围理应从传统新闻业扩展至更广阔的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其次,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理论构建,应接续20世纪中国革命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并在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传统中守正创新、融通中外;最后,从中国革命在地实践出发,可以让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在“落地”乡土中国的过程中,统筹好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对缙云革命宣传史的挖掘正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5.
如果一政府公职人员在履职过程中突然发现其所在的组织或上司正在试图隐瞒重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可能损害到重大公共利益甚至国家安全,他是否能向媒体透露这一秘密呢?他是否会因此而受到泄密或滥用职权的刑事起诉呢?美国的《吹哨人保护法案》制定的过程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子歌 《法律与生活》2011,(11):20-21
拾荒妇的惊人发现 贝尔市是美国洛杉矶以南16公里处的一个郊区小城,人口只有3.7万,面积6.5平方公里,人均年收入不到2.5万美元,是全美25个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洛杉矶县所辖88个城市中最穷的城市之一。53岁的简·爱丽丝是美国洛杉矶辖内贝尔市的一位贫民,她寡居多年,一直靠拾荒度日。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对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十六大再次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我国律师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六大是律师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全面分析了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总结了十三年来的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鲜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末民初的宪制改革运动中,美国宪法是极为重要的知识参照,并出现了美国宪法条文的多种中文译本,在学界广为传播。对于谁最先完整地翻译介绍了美国宪法全文,在当今学界还引发了一场争议。此外,清末民初的中国学者还曾通过日本学者的介绍,将新的美国宪法全文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翻译,使美国宪法成为一种全球共享的跨国知识财富。这其中,梁启超和张东荪发挥了不应忽视的重要作用。梁启超注意到1787年美国制宪的秘密性质,而张东荪则依据制宪会议记录,强调了制宪的程序特征及其对民初约法之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莫振 《广东法学》2004,(2):11-12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和宪政建设进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郑曦 《证据科学》2011,19(5):531-538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证据排除规则是一项饱受争议的排除规则,曾经历过从严格适用到不断受限的发展过程,赫灵案的判决进一步削弱了该规则的基础。在未来,对该规则进行限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一种主流趋势,其例外规则的适用范围将进一步得到扩张,而该规则本身的适用范围也将被进一步缩小。中国目前初步建立起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