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处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的地方,一位老酋长正病危。他找来村中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说:“这是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了,我要你们为我做最后一件事。你们三个都是身强体壮而又智慧过人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尽可能地去攀登那座我们一向奉为神圣的大山。你们要尽其可能爬到最高的、最凌越的地方,然后,折回头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那地方真不坏啊!”老酋长笑笑说:“孩子,那条路线我当年也走过,你说的鸟语花香的…  相似文献   

2.
共和党总统罗纳德·里根1981年走马上任后不久就遭到枪击而受重伤。据说。他向他的医生们提出了要求。他说:“请向我保证,你们都是共和党人。”后来,他对妻子南希谈到了他九死一生、幸免于难这件事。他开玩笑地说:“亲爱的.我当时忘了像鸭子一样突然扎入水中。”  相似文献   

3.
“文革”刚开始,许多老同志与周恩来一样,觉得很不理解,很不得力。随着运动发展到出现打、砸、抢,到处夺权,一片混乱时,一些部长级的老同志意见越来越大,他们有时也会到总理值班室发牢骚,讲一些对“文革”不满的话,这些话反映到周思来那里,他很焦急,生怕这些老同志发牢骚会带来麻烦,他就很难保他们了O所以,他多次对老同志们说:’‘你们说话时一定要小心,如果你们再这样讲,发牢骚,我也没法保护你们了。”他让周家点传他的三句话给老同志:心中无它.积极革企;实事求是地检查;特别是不要承认是三反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同舟共进》2013,(10):83-84
北京阎长贵(求是杂志社老干部)看到贵刊第8期“专题策划”中对黄苇町关于整风的采访,感到很亲切。黄苇町是我的同事和老熟人,我以前知道他是经济学家,看了你们的采访后,得知他还是“党建研究专家”。对整风、党群关系等话题,他谈出了真知灼见,我很为他高兴,祝贺他。算起来,我是有将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我1955年18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对这次整风、整党有很高的期待,  相似文献   

5.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君子以自强不息。在鲜花和掌声中,他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荣誉和光环面前,他谦让:“你们应该多宣传年轻人,多宣传莆田整个工艺美术。我是个老头了,不能老坐主席台上。”  相似文献   

6.
我今天主要谈谈你们现在身负重任和要学习哲学这两个问题。我们国家,在目前第一位的领导人是小平同志。但他今年的岁数,照中国老的算法,已经八十四岁了。过不了多少年,党和国家的全部领导重担都要落在你们一代身上。为什么我把你们的担子看得这么重?因为,我们国家有现在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它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换来的。这是一条。还  相似文献   

7.
热盆景     
王吉海始终想不明白那个火锅店为什么要叫做“热盆景”,根据他的理解,叫个什么“老灶火锅”或是“美味火锅”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为了这个问题,他甚至在空余时专门和罗二娃一起讨论过“热盆景 ”几个字和火锅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与刘道玉校长的简短交流中,老校长说,你们现在年轻,到了我这个岁数,就知道“生老病死”四个字的分量了。《同舟共进》是很好的杂志,我愿意在这里说些心里话。我感觉如今说真话的氛围似乎不如前些年了。如果对人们的心里话和真话都“敏感”,那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9.
不久以前,我在四川见到马识途和孙静轩两位老同志,他们说你从北京来,余杰就业的问题解决了吗,我茫然无所知;他们说,就是发生在你们全国作协的事,你怎么不知道?很抱歉,我今年只在末班车“福利分房”缴买房款的时候登了一回作协的门。于是只好改话题。他们走后我想,马识途同志是中共的老地下工作者,40年代领导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学生运动,《红岩》作者之一的罗广斌就是由他联系的青年,他至今还这样关心一个年轻的作家,看来不仅是身为四川作协主席的职责之故;诗人孙静轩年轻时就是浪漫派,直来直去,有啥说啥,老来仍喜欢与年轻…  相似文献   

10.
“管理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乍一孤立地看这句出自当过美国总统的杰弗逊的名言,在计划经济下生活了将近半个世纪、习惯了将上级“精神”和红头文件当思想和行动指针的人,很可能觉得碍耳。竟提倡政府不管?仔细一想,人家只说是“少”管,并不是放任自流地不管,这里头就很有学问:该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该管的绝对不该插手过问。经过开放改革、市场经济,人们确实感到,一些政府原来应当或可以管的事,现在已变成不该管而且往往越管越糟糕的事了。什么献礼工程啦,什么形象工程啦,什么逼民致富啦,……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还破坏生产。《解放军…  相似文献   

11.
“我给你讲一件事,你就知道我们这个老公房小区为什么一定要搞综合整新了。三年前‘麦莎’台风来,有二户住在顶楼的居民家里漏得厉害,用脸盆接水还赶不上雨落得快,最后把锅、碗都寻出来接水。她只好到居委会哭告:你们看这房子还能住吗?”家住金杨四居的74岁党员许成林至今难忘那一幕。  相似文献   

12.
“我觉得那时候的我还算浪漫……”,在一间咖啡屋里,我对两个朋友说:“别跟我提浪漫,”一个朋友皱皱眉头。在他看来,浪漫不过是大家放纵自己的筹码或借口。他说,女人总在追求浪漫和被浪漫追逐中摇摆,而对男人来说,浪漫不过是感情游戏外面的华丽外衣。“扯淡!”我的另一个朋友忍不住插了一句:“什么华丽外衣?浪漫是小孩子才信的东西,”他吐了一口烟:“浪漫?你们俩是不是干工作干糊涂了?说什么哪?” 也许浪漫这东西真的很难说清楚。你去问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就一定会有一千个、一万个答案。赵咏华说“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可对韩国足球队来说,最浪漫的事无疑是在世界杯上干掉了浪漫足球的两大代表,意大利和西班牙。有些时候我们常感叹浪漫往事或时光已经匆匆流逝,但仔细去想想,却发现流逝和老掉的其实只  相似文献   

13.
友人的孩子,在中学念书。他说起,他们班级拥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英雄。近日开学后又来班里跟大家座谈,当听到有同学说“很敬佩英雄老爷爷,可惜现在和平时期我们没机会再来当英雄”时,老英雄笑道:“你们不是学雷锋,坚持轮流打扫校园环境,每星期给敬老院服务,在社区做电脑小老师吗?雷锋,就是英雄嘛。”  相似文献   

14.
在美籍华人画家陈锦芳看来,艺术是一件“掏心肺的事”,从立志创作100幅与世博会相关的油画开始,这件“掏心肺的事”,成了他吃饭睡觉之外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坛》2006,(8):1-1
一位快七十岁的老人,整天忙着下乡调研、撰写议案建议,接待群众来访。“我还不老,还可以在有生之年为人民做一点事。”他是这么说的。  相似文献   

16.
韩国一位汉学教授曾跟我说:“你们现在还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很紧张啊,你们治国就可以了,要是平了天下我们怎么办?”其实他就是对文化差异没研究清楚,这是春秋战国时的话,平天下是指“四海之内”,就是指中国。因此,  相似文献   

17.
新治家格言     
木林森 《辽宁人大》2008,(11):46-46
老马是机父里的老“行政”,大家当面喊他“老处长”,背后叫他“老古董”。老马其实不是处长,只是他干于亍政后勤多年了,始终一副老嘀筋,今天唠叨张三水龙头没关严,明天责备李四没随手关上走廊灯,见啥管啥,比个处长还操心,所以大家叫他“老……”。  相似文献   

18.
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生前廉洁自律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贯的。这里仅略举二、三事。建国初期,周恩来在中南海三让住房后,搬进中南海西花厅,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当时的西花厅由于年久失修,潮湿阴冷,1959年底,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趁他和邓颖超出差外地,对西花厅进行保护性维修。他回京一进门就惊讶地问:“这是怎么回事,谁叫你们修的?。”接着他生气地走了,临时住在钓鱼台。后经几位老同志劝解,他提出,“把屋内陈设全部换回原来的,才回去住。”他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  相似文献   

19.
蒙振寰 《当代广西》2004,(24):21-21
每当元旦之后、春节前夕,各级党政领导都会忙于“送温暖”活动。于是想起去年“送温暖”出现的“尴尬”事:县里有位主要领导一行人来到某社区一特困人员家中送温暖。这位解放前就入伍,曾为“打江山”作过贡献的老复员军人,对县领导亲自登门送温暖似乎并不怎么感激,相反牢骚有加,说什么平时你们哪去了,我的困难谁知晓,房子倒塌无人问,生病缺医常呻吟……据悉,事后该社区负责人受到了责备,说这是谁负责报上来的“送温暖”对象,为什么不事先去做好工作云云,呜呼! 对此“尴尬”事,笔者不胜感慨,至少有三点不吐不快! 开展“送温暖”活动很有必要,尤其是那些社会特困群体。每逢佳节倍思“困”,这是我们各级党政领导践行“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20.
血祭     
洪荒 《台声》2023,(4):107-109
<正>爸爸忽然去世,94岁,身份证年龄102岁,乱世。护理师问我:“你们家族都这么长寿吗?”我不知道,我们在台湾没有其他血亲。战乱、贫穷,我爷爷在大陆37岁即逝,爸爸是家族第一位超过90岁的人。那一天,在急诊室,医师给我看他的胸部计算机断层,我才知道他的动脉又老又硬已脆,正在裂开,心包膜积液填塞,积液,是血。内、外科医师会诊争论是否应该开刀时,我父问我“为什么我在大陆?”他以为他回老家了。我当时很骇异,事后回想却欣慰,这是老天恩慈,他不必舟车劳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