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论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上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通过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结合 ,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和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中 ,中央政府调控与地方政府调控各自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它们彼此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巧家县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还是低水平的,各项经济指标还有很大差距。全县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仍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偏低。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在是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学术界围绕这方面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在扩大的同时,也存在群体趋同的现象。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比较多,要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需要建立釜国统一市场,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设法把生产要素吸引到这些地方。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带国际性的现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逐步拉大。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表现及存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提高与实施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的走势是要使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把地区结构调整纳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之中,使加快东部地区发展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振兴互相推动,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6.
除西部地区外,我国教育经费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总体上一致,均呈缩小态势。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仍是我国地区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而其教育投入差距较小。西部各省区经费投入的差距有所缩小,但地区经济的差距却不断扩大。东部恰好相反,经费差距大,经济差距明显缩小。中部的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最小。对比财政与非财政的教育经费,发现后者的区域非均衡性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7.
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对广西区域经济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经过“点”、“片”、“线”的开发 ,为解决全局性的经济差异即“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以农业、牧业、矿业、城镇和铁路全面开放的格局 ,美国因此成为一个经济大国。美国缩小并消除区域经济差异的做法 ,对广西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稳定和扩大就业,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政治改革的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强调指出过分拉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政治改革的重要因素,必须从改革深入发展的角度引起高度重视。而政治改革涉及利益分配的再调整和制度的再安排,能够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提供有利条件。因此,要善于在稳妥推进政治改革中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地区的产业内部结构则反映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经济子系统。"十二五"期间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目前,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困难与压力倍增,探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实践性的路径,引导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选择上把握好方向,才能赢得未来和促进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是贫困县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县域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激活这一区域经济主体,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推动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的区域经济,对于贫困县实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必然要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经验,利用点、带、网三种经济空间格局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国际发展环境受到的约束增强,国内人口、资源环境也发生深刻改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面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立足新形势的需要从优化发展路径动力转换、加强特殊类型区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与构建更加科学的区域政策体系等多个方面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和有益的补充.它带动了区域市场内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动,促进了企业产权多元化和分权明晰化,加快了区域内城市化进程,缩小了区城内各城市间的发展差距,促进了区域内经济分极化发展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持续实施的促进我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从不同方法进行的定量测算都表明我省三大区域发展差距缩小,但受地理、历史因素影响,发展差距依然存在。文章首先定性描述了经济新常态下,三大区域差距的具体表现,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区域不均衡的差距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与经济活力、经济结构及生活、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最后提出破解区域不均衡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后进区域与先进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上,地方政府的影响力十分关键。地方政府首先需要找准自己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定位,地方政府不能仅仅关注本地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率,更需要把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是否给本地居民带来实际收入和福利水平的提升上。  相似文献   

16.
金融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稳定性有着非常强烈的推助作用,本文主要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投融资效率两个方面讨论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最后提出几点解决对策。研究表明,现有的金融结构不利于区域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且呈现出显著地区域特征。调整金融结构、深化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是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大。区域经济的发展既是经济产出总量的增长,也应是经济结构的转换升级,西部大开发需要其区域经济结构的全面转换调整,而不应是对资源的过度性开采。运用财政金融手段提高西部经济结构转换能力,是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在县城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项目开发、产业拉动、区域联动、体制推动和环境促动五个方面对推动肥东县域经济的发展做了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区域间经济发展关联度和依附度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由于区域间发展水平、条件、优势等存在较大差异,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借助法律手段对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必要的、可行的。在考虑经济发展特殊性的基础上,构建以宪法为母法,辅之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基本法的法律体系才能有效保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将着重从宪法保障的角度出发,对宪法如何保障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并指出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主要任务。陕西省委、省政府也明确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远期目标。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提高陕西经济实力,已成为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从陕西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来引导县域经济发展,并依托“一县两带”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找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尽快实现陕西经济高速发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