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释“躈”     
“躈”,《辞海·语词分册》(修订本下册第2152页)释为:“马的肛门”,《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9年版缩印本下册第2247页)释为“马口也”,引例皆为《史记·货殖列传》:“马蹄躈千”。同一“躈”字,在同一例句中,一说是马的肛门,一说是马口。口与肛门,不容混同,故孰是孰非,亦或二者皆非,大有辨清之必要。考之典籍,二说皆有所本。《史记·货殖列传》说:通邑大都,“马蹄躈,千,牛千足,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规定,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通常绝大多数单位都有规范健全的财务账目,贪污行为在财务账目上必然留下蛛丝马迹。但实践中仍有一部分是“无账”贪污案件。“无账”贪污案通常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收入不记账的方式侵吞公款或在侵吞公款后故意隐匿、销毁财务账目,造成无账可查的案件。较之一般类型的贪污案,“无账”贪污案的作案手段更为隐蔽、狡猾,案情更为复杂,取证、认证工作更为困难。一般来说,“无账”贪污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中对“谢公”的注释足“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地方住宿。”我以为“谢公”主要指谢安。其理由有三: 第一、从民间的传说看。曹娥江与剡溪之间的一带地方,至今还广泛流传东山谢公书。成语有“东山再起”,说的就是谢安辞去官职,隐居东山,后又出山做了大官的事。“谢公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成千上万的成语典故中,关于宰相的典故也不少,成语因宰相而成,宰相也因成语而名.读来颇耐人寻味. 山中宰相南朝名士陶弘景隐居山中,朝廷每有大事,必定派人去询问他, 以求良策.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今泛指那些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人. 伴食宰相唐朝卢怀慎与姚崇同为宰相.卢自以为才能不及姚崇,遇事推 诿,不敢负责,时人称之为“伴食宰相”.后指那些只享受高官厚禄却不干事的达官要员.  相似文献   

5.
张可梅 《政府法制》2012,(33):24-24
“一字千金”是用来形容文章写得出奇的好,一个字也改不得。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二十条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就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但是不得对其实行拘禁或者变相拘禁”,是为“两指”;《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调查组有权按照规定程序,“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是为“两规”.对“两指”、“两规”如何认识,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采取“两指”、“两规”措施,保证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所规定的纪检监察机关有关权限的行使,保证纪检监察职能的实现,也关系到法律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根据立法的思路和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现仅就“两指”、“两规”的基本内容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思考,以求教于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  相似文献   

7.
根据《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单位犯罪中的“单位”,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其中,“公司”应当是指依照《公司法》规定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依照其他法律法规设立的行政性公司、公益事业公司等;“企业”应当是指除公司以外的,依法成立的、并具有一定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服务活动的经济组  相似文献   

8.
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联,通用教材中“楼船”句注为:“这句指宋营在瓜洲渡一带军事上有所行动”;“铁马”句注为:“这句指在大散关地方有过抗金的军事行动”,等等。笔者认为,所谓“行动”,其具体含义究竟是什么,学生  相似文献   

9.
读了贵刊“哲学社会科学版”八二年第一期刊登的徐俊良同志《“庶几”解》,对文中关于“庶几”的解释,不敢苟同。想借贵刊一角,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应徐俊良同志发表此文时说的“热闹热闹”。徐俊良同志一文认为,高中第四册《庄暴见孟子》中的“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中的“其庶几乎”,徐文认为“可以理解为‘齐国的政局就该会相当危险了吧’。”还说:“可见,这‘庶几’决不可能首先指‘政治清明’,而应该是指‘政治危险’。”并举了一些理  相似文献   

10.
周礼 《政府法制》2014,(17):43-43
“毛病”一词本不是指人,而是指马。古人看马好不好,要看毛如何。马身上的毛旋儿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后来,“毛病”南专指马扩大到其他事物,凡是有缺点或有妨害的地方,都可称为毛病。  相似文献   

11.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将《伯尔尼公约》中的“model”直译为中文“模型作品”,并定义为“为展示、试验或者观测等用途,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立体作品”,导致了自相矛盾:为了对现有物体进行展示、试验或观测,根据实物的形状结构严格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无法符合“独创性”的要件,但有艺术创造的模型,却又不符合上述定义中的目的要件和制作方法要件。《伯尔尼公约》中的“model”是指对作品或物品的立体造型设计。我国立法应当还“model”的本来含义,将立体作品的原型或者根据实物、人或动物的形状制成的具有独创性的模型列为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12.
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硕鼠》“爰得我直”一句,编者把“直”注为:“这里指处所”。1981年第一期《中学语文》(武汉师院中文系编)李瑶章同志的文章把“直”解作“值”,当“代价”讲。究竟那一种讲法比较符合《硕鼠》一诗的原意呢?我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李文的根据是:“直”,《古汉语常用字典》释作“价值”。《史记·张汤传》:“汤死,  相似文献   

13.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有“爵戍”一词 ,是什么意思 ?本文为解决这个问题讨论了《二年律令》、《奏谳书》中的“爵减免赎”、“夺爵令戍”与“爵当”等语的含义 ,通过比较分析 ,从而得出在秦汉之际 ,爵级是可以用来减罪、免罪或赎罪的 ,爵戍就是用爵级来抵偿戍边惩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在第八章经济类错误中分别设立了“占用公物”、“挪用公款”、“借用公款”错误(下称“三用”错误)。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容易将这“三用”错误混为一谈。本文拟就“三用”错误异同,作一粗浅分析。《条例》第六十条所称“占用公物”错误,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规定,占用公物长期归个人使用的行为。第八十条挪用公款错误,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经手管理国家财物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  相似文献   

15.
“蛊”毒辣     
何进 《江淮法治》2007,(5X):43-43
在古代传说中.把多种不同的毒虫放在器皿中使之相互吞食.最后剩下的不死的毒虫叫“蛊”.据说是用来毒害人的,以至传下了“蛊惑人心”这个成语。应当说,“蛊”在中国一直带有神秘的色彩,因总是和下毒、谋杀或阴谋等联系在一起,从而每每使人谈“蛊”色变。在《逸史》里,便记载了一起因“蛊”而发生的冤案。  相似文献   

16.
说“緼袍”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这么一句:“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语文》第四册对“緼袍敝衣”的注释是这样的:“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我们认为,课本的这一注释有错误之处,因为“緼袍”中的“緼”一般是指乱麻,而不是指旧絮。例如: (1) (里母)即束緼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汉书·蒯通传》)  相似文献   

17.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0,(16):51-51
在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时,人们往往喜欢用成语“五雷轰顶”来形容。但其中的“五雷”指的是什么呢?首先需搞明白一个古代盛行的学术概念:五行。  相似文献   

18.
首先,来看“医疗回扣”。按照“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表述,“医疗回扣”是指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的行为,并且《意见》把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收受医药产品销售方财物的,也认定为“医疗回扣”行为。从其内容上可以看出,“医疗回扣”行为本身符合受贿类犯罪的必备要件,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认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即自己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及其所形成的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索债为目的绑架人质”中的“债”必须是合法之债赵建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中规定的绑架勒索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构成绑架勒索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  相似文献   

20.
《政治与法律》一九八四年第六期刊登《“司法机关”质疑》一文,读后颇受启发。同时,我也有一点不同看法。该文认为“‘司法机关’这个机关名称的提法应不再使用。”理由之一,是“司法机关”这一提法“缺乏宪法和法律依据。”现在,我想指出《刑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本法所说的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讯、检察、审判、监管人犯职务的人员。”根据这一条的规定,我的看法是,既然有“司法工作人员”,就应当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