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言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然而,古往今来,尽管读书人甚众,但对读书最有研究的,恐怕谁也比不过林语堂先生。林语堂先生说:“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士,占卜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在精妙而科学的分析和概括之后,林先生又对读书提出了高见。“今日所谈的是自由的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闲时的读书。这…  相似文献   

2.
一个不幸女孩,在来到人世间之前就失去了亲生父亲。7周岁时,为了上学读书,到处躲藏。一个私营杂技团,违规招用童工,阻挠学龄儿童上学读书,违反多个行政法规,却恶人先告状,将学龄小孩担保人一位热心退休老人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3.
干部一定要加强读书。如果不加强读书,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要通过读书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4.
在林语堂与徐讦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他们既是同事又是朋友,还有长辈与晚辈之别,而且数十年如一日彼此友谊不衰。重要的是,二人互相都有赞美和批评,这为后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系。另外,在人生道路、性格特点、文学观念、文化思想、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林语堂与徐讦关系密切而又区别明显。对此进行的细致梳理和比较研究,就具有个人和文学史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西方人来说,一个观点只要逻辑上讲通了,往往就能认可。对中国人来说,一个观点在逻辑上正确还不够,它同时必须合乎人情,实际上,合乎人情,即近情比合乎逻辑更重要。"初读林语堂先生的这段话便有一种强烈的共鸣。随着阅历的增加,越发的感触到人情的"味道"。甚至有许多完全不合理的事情,在关系面前变成了合理。  相似文献   

6.
刘鹏飞 《政府法制》2014,(23):24-24
宋太祖赵匡胤出身于军人世家,自小读书不多,在五代十国那个混乱的时期,投身军旅的赵匡胤觉得要干出一番事业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不读书,没学问是不行的,因此,一有机会就发奋读书,不像周世宗时期的一些武将,攻城略地之后就一门心思搜刮金银财宝,他呢,就喜欢搜罗书籍来读,经常手不释卷,“开卷有益”就出自他的口。  相似文献   

7.
在林语堂与徐訏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他们既是同事又是朋友,还有长辈与晚辈之别,而且数十年如一日彼此友谊不衰。重要的是,二人互相都有赞美和批评,这为后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系。另外,在人生道路、性格特点、学观念、化思想、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林语堂与徐訏关系密切而又区别明显。对此进行的细致梳理和比较研究,就具有个人和学史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8.
史飞翔 《政府法制》2012,(29):28-28
胡适很小就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他少时就喜欢买书、读书,后来又藏书、写书、校书、编书,可谓一生以书为伍、以书为友。胡适自称“用书家”,视读书为毕生之最大乐趣,他几乎是天天读书,一天不读就难受,晚年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 以色列入均每年读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  相似文献   

10.
幽默     
读书 T一脸愁容地走在回家的路上,J一见他就问:"你怎么了,怎么愁眉苦脸的啊?" T:"别提了。老师留了个作业,叫‘昨天你都做了些什么’。" J:"那还不好办么?你昨天做了些什么?"T:"还能有什么?喝酒呗。那我不能写昨天就喝酒了吧?" J:"傻子!你只要把‘喝酒’的字眼改成‘读书’不就好了么?"  相似文献   

11.
阿珍 《政府法制》2014,(27):60-61
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读书的一生.在战争激烈的岁月,他也没有间断过读书,而且还多次组织读书会,让多个人一起读书,并且让这种优良的读书作风在党内及全国发扬光大. 毛泽东第一次举办读书会,是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期.那时在师范学校求学的学生多是穷人子弟,没有多少钱买课外书籍,毛泽东就指导一些同学创办了读书会.他们组合几个人,每人买一部书,集中在一起,互相交换阅读.每年寒暑假,他还邀合几个同学住在一起,终日勤奋地阅读书报,有时集中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现代美国小说家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他在中学读书时就经常给学校里的报刊写稿。毕业后他不愿上大学,当过短时期的记者,然后去欧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在意大利参加了救护队,有一次在救护伤员的时候,自己负了重伤。战后他又当了一  相似文献   

13.
卞梦薇 《政府法制》2010,(18):53-53
有一个孩子,在上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文学这条路,可是,他只读了一个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如此结论:该生读书很用功,但做事过于拘泥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14.
史飞翔 《政府法制》2013,(23):23-23
吴晗,原名吴春晗,著名历史学家.1909年生,浙江义乌人.吴晗从小爱读书.6岁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厨中无菜市上有,饮酒何必杏花村,人人谓我读书好,吾谓耕者比我高."吴晗的父亲吴瑸珏虽身为农民,但颇有学问,能诗善赋,且写得一手好字.吴瑸珏有一书房名叫"梧轩藏书",内有不少线装书.吴晗童年时,即在父亲书房读书. 1916年,吴晗上小学.虽然只有7岁,却非常爱看书,特别是历史书和历史小说.这时他先后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家里的书读完了,他就想办法到处去借.有时为了借一本书,要跑几十里地.遇到人家不肯外借,他就蹲在人家门口看,看完赶紧还.能借走的他就边走边看.经常是回到家,书已看完.然后又立即再去借.书的主人怀疑他是否看过,就考问他书中的有关内容,他对答如流.由于他看书既多又快,人们送他一个雅号——"蛀书虫".  相似文献   

15.
小宜  何进 《江淮法治》2014,(8):37-37
正明朝年间,山西太原有个富户名叫吴瑞甫,他儿子吴衡是个纨绔子弟,整天只知寻花问柳、惹是生非。吴瑞甫就花费重金聘请了当时的名儒杨俊到家教吴衡读书。杨俊携子玉昆到吴家应聘,玉昆遂与吴衡同窗读书。一天,玉昆带着课本到吴家后花园里读书,正读得入神的时候,吴瑞甫的女儿珊娘带着丫环秋菊到花园散步。两人一朝面之下,珊娘见玉昆生得俊  相似文献   

16.
我今天和各位交流的话题是关于读书境界和做律师境界的话题。自我们所组织律师学习和成立讲师团,开始每周五讲课以后,我就在考虑要讲什么题目。如果讲法律我懂的大家都懂,我不懂的好多人可能也懂。所以我想应该选择自己有比较多的素材、话题、体验,领悟,有别于其他律师的东西来讲。我读书的年限比较长,今年53岁,大概读了44年书,从8岁开始读书。做律师的年限亦有22年,是读书年限的一半。在这个行当中泡了这么久,拿这两个话题出来讲,就有一点说话的本钱。所以就选了读书的境界和做律师的境界作为题目。我先把问题提出来把人气凑起来,大家就可以进行讨论、发问,看看我们是否能碰出一些思想的火花来。  相似文献   

17.
女儿诞生 陈红霞与周建国在上海某大学是校友,读书时在一次偶然的同学聚会中相识,双方对对方都是一见钟情,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淦生 《江淮法治》2010,(22):56-56
说起吃饭,自是俗事一桩;谈到读书,谁都会与“高雅”联系起来。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谈谈读书,自然也就成了一件“雅俗共赏”的事‘了。假日里几家朋友聚会.席间自然谈到了孩子的教育;而谈到教育,读书又是一道绕不开去的话题。最终交流的结果便是:如今的孩子除了课本之外很少愿意再去读纸质的图书了,上网、看漫画、研究短信、读一些不三不四的网络小说……就是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青灯黄卷读一读那些大部头的名家名著。  相似文献   

19.
李振 《江淮法治》2011,(8):56-56
如果说翻阅报纸是探向外界的窗口,那么读书便是走向内心的河流。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白天阅报黑夜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燕子 《中国律师》2014,(10):35-37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思想或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这段话用在律师职业上,则是"必须读书,必须旅行,思想和身体都要在路上"。这就是律师,一个残酷的职业,一个容不下懒惰、愚笨、投机取巧的职业。律师,就是这样一个对智慧和体力都有着极大挑战的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