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帆  李金花 《探索》2011,(6):89-94,104
生态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危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意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生态危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文化危机,因为文化可以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工业革命过程中,人类将科技系统地用于征服自然,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获取最大限度的物质增长,满足人类自身无穷的欲望,自此科技在文化发展中逐渐成为主流,人文逐渐被边缘化,现今仍延续着这样的趋势。所以,生态危机所表征的并不是文化危机而恰恰是人文文化危机,可以说,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无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与最高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解放学".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这个理论内核一直深深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成为贯穿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中的一条主线,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3.
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在理论创新发展中提出一系列文化育人的新思想新理念。教育系统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动文化育人,实践成果不断涌现。新时代文化育人在理论蕴涵、基本形式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表达机制等方面呈现出新内容,从理论层面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对新形势下文化育人工作进行理论考察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历史维度看,它们是源与流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民族价值观;第二,从现实维度看,它们是中国现代性的共同构成成份;第三,从发展的维度看,经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两大价值体系具有深度融合的趋势与可能。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文化的双重属性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视角。文化的民族性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相通性,文化的时代性体现着二者的差异性,文化这一双重基本属性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沃土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提供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等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资源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生活实践中对两者关系的科学把握,还需结合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内容与形式等四对矛盾关系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着危机和严峻的挑战。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7.
政治现代化说到底不过是现代性在政治上的体现,其主要标志是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它在本质上是理性精神的要求和体现。理性通过科学使自然界祛魅,乃是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原因,它借助于现代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民主虽然是基于对多数人理智的信赖而建立起来的制度安排,但它存在着陷入集体暴政的危险。市民社会成员的偏好及其所造成的短视通过民主作出的选择,有可能漠视公共利益和未来利益,这恰恰是发展之所以陷入不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致力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生态文明及其危机所给出的边际条件,因为正是它促成了我们对于科学化和民主化及其内蕴的理性精神的一种健全的批判性的反省态度。  相似文献   

8.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与最高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解放学”。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这个理论内核一直深深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成为贯穿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中的一条主线,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生态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这三个层次进行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10.
革命和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史境遇。毛泽东思想的文化理论是在近代救亡图存的革命性诉求中形成的,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着近代中国革命的现实,始终贯穿着革命性的本质,承载着完成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全新历史境遇中形成和发展的,反映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并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取得重大成就,以及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而日益拥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生态社会主义立足于对当代资本主义“两重矛盾”的分析,具体揭示了资本积累及其不平衡发展与联合发展同当今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乃至全球环境恶化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而得出了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及其根本解决的社会主义唯一前途这一逻辑结论。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某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为我们深入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征、新矛盾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化解"价值观风险"是否需要"文化之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传统文化之根",同时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抵御也需要"传统文化之根"。因此,作为"文化之根"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必须实现"现代转化",包括传统"自由""平等"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传统"公正""法治"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现代化"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可以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现代化"的"自我修养"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现代化"的"价值规范"也可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生态。于是,以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理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传统价值观的"内涵现代化"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二是以传统价值观的"思维方式现代化"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3.
李勇强  潘舰萍 《世纪桥》2009,(23):107-10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涌动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着血脉相通的地方,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其忠诚品质、民本要素、爱国精神、崇尚责任的人格精神、荣辱之感,结合新的时代内涵,再造传统,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李勇强  潘舰萍 《世纪桥》2009,(21):107-10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涌动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着血脉相通的地方。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其忠诚品质、民本要素、爱国精神、崇尚责任的人格精神、荣辱之感,结合新的时代内涵,再造传统,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哲学,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外,还在于它中国化的这块土壤中的传统文化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共融相通之处。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与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得以体现:它是以人为本的幸福观;它对幸福的科学论断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它对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关系的阐述,引导我们脱离低级趣味的物欲幸福,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境界;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人民幸福的源泉;它正确阐述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为我们建设"幸福中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玉东 《唯实》2009,(7):27-31,35
《共产党宣言》“两个必然”的规律性判断不仅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再次得到印证,而且以人的自由发展的最终获得为主线的分析方式也为今天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趋向提供了分析视角。其理论贡献在于划清资本主义与工业化的界限,揭示资本主义深层次变革的必然性,并基于人对“自由发展”、现代权利的追求,指出人民民主政权在体制上的优越性,明确了社会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王镇  李宏博 《学习月刊》2011,(14):16-17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表明了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善于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有益因素,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而青年价值观的发展与建设直接决定青年个人的人生价值,对国家命运有着战略性的意义。面临当代社会复杂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在文化视域下对青年价值观进行理性审视,  相似文献   

20.
媒体文化在国家文化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食粮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部分媒体文化不断出现低俗化的倾向.媒体文化低俗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文化的、道德的、社会的因素.必须在媒体、社会和国家的密切协作下,综合治理,才能得到彻底解决.媒体文化作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理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肩负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