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文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本质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任务;分析了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途径: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开展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纪教育;最后,本文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措施: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做好农民培训项目,巩固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培训绩效,加大农民培训的投入力度,出台和完善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2.
杨效宏  贾钢涛 《传承》2010,(6):44-45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新型农民的培育,而新型农民的培育关键在于农民的教育培训。虽然目前陕西的农民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从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建立一个健全的农民教育体系、注重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加强对农民市场理念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除少数属资源型贫困外,绝大多数属于素质型贫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新型农民的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难以建设且不可持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牛鼻子”,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4.
张鼎良 《前沿》2010,(10):99-1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后,培育新型农民是农村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其关键措施是强基固本,为此要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拓展基础教育平台、构建基本价值体系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新型农民的培育,而新型农民的培育关键在于农民的教育培训.虽然目前陕西的农民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从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建立一个健全的农民教育体系、注重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加强时农民市场理念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试析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军 《前沿》2007,(3):196-199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但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技术素质弱、经营素质差。要通过统一认识,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锻炼等途径培养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7.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由毛泽东主办的以培养农运骨干、推动农民运动发展为目的的政治养成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选拔农运干部、加强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武昌农讲所的创办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在新型教育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显示出许多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张华华 《当代广西》2006,(19):39-40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新型农民”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崭新认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完成建设新农村的各项任务。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实质上是指“现代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中国“传统农民”在经济上的特点是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9.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由毛泽东主办的以培养农运骨干、推动农民运动发展为目的的政治养成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选拔农运干部、加强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武昌农讲所的创办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在新型教育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显示出许多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民培养实效与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鸣  雷晞琳 《求索》2011,(7):93-94,61
本文在农民培养的愿望调查中,主要从参加培训的意愿、获取农业技术的意愿、获取培训方式的意愿进行了调查;新型农民培养的实际效果主要从信息传导和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培训管理缺位和监督到位,培训过程不规范或过于形式化,致使培训效果不佳,新型农民培养存在一些缺陷,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文胜  陆福兴 《求索》2007,(11):71-7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因此,只有培养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新型农民,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需要新型农民,而且也造就新型农民,农业产业化是为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民素质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其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只有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才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  相似文献   

13.
徐东明 《前沿》2012,(20):113-11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汇中,新型农民在文化、科技和经济层面描述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无论是从文化、科技还是经济层面,新型农民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培育.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培育新型农民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和符合逻辑的,而且在现实上是有需要的.通过加强宣传,营造培育新型农民的良好氛围;普及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注重农村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培育新型农民的技术素质的培养;加强经营方面的知识和素质的培训,培育新型农民的经营头脑等途径,培育新型农民,从而使新农村的建设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  相似文献   

15.
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明 《前沿》2007,(7):210-213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不但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明乐 《传承》2007,(8):66-67
培养新型农民,对民族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民族地区的农民受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农、牧民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民族地区培养新型农民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义务教育和文化建设等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培养的高中级农业技术人才累计达247万人,但至今尚在农村第一线工作的仅有76.8万人。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拥有1名农业技术人才,而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劳动者只有科技人才0.023人,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0.049名科技人才,平均每7000头牧畜只有1名畜牧人才,平均203万亩草原只有1名牧业人才。这一高技术含量群体数量的低下,说明新型农民仍是农村稀缺资源,农村实用人才短缺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乏力的根本原因。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8.
王磊 《政策瞭望》2016,(12):46-47
从2014年开始,湖州市为破解农村'谁来种地'的人才困局,依托湖州农民学院,开展了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整市试点。几年来,我市不断发挥市校合作优势,整合各类涉农教育资源,创新了'五统三分'的'湖州模式',培育了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持续推动了本地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一、做实'五个统一','标准化'统筹发展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试点探索过程中,由于市本级和三县的培训机构分属不同机构。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民”培训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深入剖析我国农民培养的现状,发现薄弱环节,进而提高认识,有针对性的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培训效果,进一步健全农民培训体系,这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型农民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兴初 《前沿》2008,(6):146-150
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需要新文化。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新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更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而农民的全面发展是以农村文化的进步为基本条件的,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是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要把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增强农民的现代意识和文明观念作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