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制定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垄断是经济高度集中的一种状态,一般表现为少数企业通过自身经济增长或通过合并等方式扩大规模形成对国内某一市场或某一行业的独占和控制,垄断组织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配着市场,获取垄断利润,排斥市场有效竞争。垄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竞争的对立面出现的。垄断与竞争往往相互并存,却又彼此排斥,竞争是效率的源泉,垄断则限制了竞争,抑制了效率。在竞争机制中,同时存在着不正当竞争的垄断的情形,二者谋求达到的经济目的和手段的违法性是相同的,只是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我国已制定的《反…  相似文献   

2.
<正> 消费者保护是一种由国家采取的综合性措施,共类型与一国的经济制度及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和各国主观认识上的不同,导致它形成了几种典型的类型。一、以市场行政监督管理和民事法律手段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类型这一类型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组织依靠自己的经  相似文献   

3.
垄断,近几年来不仅在国际上还是国内都是一个突出的议题。在以往的概念中垄断仅是商品市场的垄断,然而从今天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垄断在广义上也应该包括资本市场的垄断即垄断资本。我国的反垄断法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中国商品市场将全面进入了以公共利益至上的促进有效全面竞争的时代,而我们的资本市场,却似乎因为资本的垄断掀起了对国民经济更猛烈的海啸,尤其突出的如股市。与股民手中的钱在不断进行增多和减少的更迭之时相比,正是大型券商、基金公司利润成数倍翻番的时候,这正是因为他们控制着股市中的垄断资本。此文将以股票市场的资本垄断为切入点试图将反垄断法引入一个新的适用领域,将反垄断的实质精神——公共利益之上运用于资本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商品市场领域,期待反垄断法能够为金融资本安全也带来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 二次大战后,在西方世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利用国家机器日益更多地干预经济,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增强垄断组织的经济实力,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谋取最高利润。为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标榜公平、民主、自由,扩大社会福利,搞阶级调和,大力发展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电信业是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产物 垄断分为自然垄断、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三种,在发达国家.反垄断主要针对的是经济垄断,以防止企业通过合并、杀价、价格联盟以及将在某一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扩大到其他市场等手段.损害消费者和小公司的利益,阻碍创新、服务质量改善和技术进步。而现阶段我国存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不同。现阶段我国存在的问题主要不是因为经济垄断妨碍市场竞争和提高效益.而是行政垄断.尤其是行业和部门垄断。如电信业、金融业、热力公司、煤气公司、电力公司、民用航空、铁路运输、公共交通等,这些行业所取得的垄断地位,不是依靠技术创新,也不是依靠资本投入,而是依靠行政权力、阻挠市场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经营企业就是管理风险,不回避风险。公司法律风险是一种商业风险,管理人员有责任像管理企业商业经营的其他风险一样管理法律风险。——杰克·韦尔奇在中国目前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即使最极端的国有垄断企业也会面临许多法律风险,遑论已跨入电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长江电力。可以预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长江电力在公司治理、投资并购、合同管理、人事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面临的法律风险将会越来越多。对此,我们必须正视而不回避法律风险,采取切实措施,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市场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对市场的间接干预措施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垄断组织及其垄断行为,即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值得规制的严重问题。如何通过反垄断立法,禁止垄断,保护竞争,推动经济发展,已经摆在我国经济立法工作的议事日程上。除了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外,还要认真研究世界各国不同制度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反垄断法是大多数国家确立市场规则、调整市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规范,通常被视为“经济宪法”。为了加速我国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完善,制定好反垄断法,我们应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经验,特别是在世界各国反垄断立法中有典型和代表性的美、德、日三国,做一粗略的分析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公司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17世纪初始于欧洲,其原始形态是家族团体、家族共同经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当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要求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联合集中,将若干小资本聚集为大资本,以便于在竞争中求生存,于是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相继出现。至19世纪后期出现了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我国在六十年代,为进一步改革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提高工业专业公司的管理水平,促进工业生产发展,根据国外公司的经验建立了烟草公司、盐业公司等十二个企业性专业公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兼并对市场的消极影响企业兼并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激烈的商品竞争必然导致资本的集中,而企业兼并正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基本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兼并是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一种表现。但同时也应看到企业兼并在某些条件下又可能反过来抑制企业竞争,成为一种破坏市场机制的力量。企业兼并可能给市场带来的最严重的消极影响,便是兼并后的企业可能会控制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有力量支配市场,从而出现垄断。垄断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竞争,但垄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05,(5):12-12
行业垄断的出现无外乎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政府的政策所致。也就是政府筑起高高的门槛,指定某一家企业或某几家企业做某一行业,而将其它资本拒之门外;另一种是由于市场竞争所致,个别企业通过竞争脱颖而出,成为行业老大。所以,在所处的行业夺得,垄断地位应该是所有企业的梦想,因为垄断意味着最大的价格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陆建国 《法人》2009,(8):84-85
市场的高度垄断,兼之定价机制在资本意志左右下的行政垄断,使得油价的变化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和市场供需关系脱钩.  相似文献   

12.
王健 《法学》2012,(2):18-28
我国成品油市场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均与垄断有着密切的关系。依照反垄断判断,油荒和炼油亏损意在获得垄断高价,而油价涨多跌少意在维持垄断高价。油荒的背后存在着多种高度疑似的垄断行为,油价涨多跌少中可能隐藏着性质严重的固定价格垄断行为。为了实现成品油市场的公平竞争,可考虑采取下列措施:反垄断法对成品油市场的一般适用和优先适用、调查成品油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动态监控成品油市场的垄断行为、推进成品油市场的反垄断执法和鼓励成品油市场的反垄断私人诉讼。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正日益渗透于资本市场各个环节,并深刻影响着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模式。网络技术与资本市场的高度融合预示着一个资本市场网络时代的到来,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已有的监管理念和监管规则,以更加从容的心态加以应对,改变以简单控制为主的监管思路和监管策略,采取积极引导、强化监管的指导思想,在发挥技术革新优势和有效监管之间积极地寻求平衡,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4.
公用事业大多涉及国计民生,要求大量的资本、人力、资源、技术投入,几乎所有公用事业都是从国家垄断开始发展。但随着市场发展,公众对电力、燃气、石油、电信等垄断公用企业高价低质、价格歧视、行政垄断等指责越来越多。逐步放松公用事业领域的管制,真正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一、专利技术的“无形性”需要证据保全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知识产权繁荣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将经济重心逐步向知识产权倾斜的现状.则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相结合。才能带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①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往往依靠一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来获得某领域的市场垄断地位。那么对于这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来说.认识并运用专利技术.并将其作为一种扩大融资能力的金融工具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专利技术的“无形性”需要证据保全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知识产权繁荣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将经济重心逐步向知识产权倾斜的现状.则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相结合。才能带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①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往往依靠一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来获得某领域的市场垄断地位。那么对于这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来说.认识并运用专利技术.并将其作为一种扩大融资能力的金融工具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杨萌  郑志柱 《政法学刊》2010,27(2):48-52
出租车经营中存在的垄断问题,包括:出租车公司与交通主管部门之间存在政企同盟、出租车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形成垄断协议、自由资本对低效管制体制的冲击等。解决问题的路径除了现实主导的行政力量外,还可以有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执法、法院的反垄断司法。  相似文献   

18.
张彬 《法制与社会》2011,(16):109-110,122
虽然国内近年出台了几部旨在取消民间资本进入石油上游产业链壁垒的法规文件,但现有垄断格局未出现明显改观。本文在现有体制下,结合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并比较分析国外石油行业资本和行业控制权力分布状况,从投资、产权及交易成本的角度进行探讨,对中国石油行业引入竞争,打破垄断格局,完善法律保障体制,促进中国石油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何文龙 《政法学刊》2004,21(4):16-19
中国加入WTO后,面对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的垄断的发展趋势,应在避减垄断的条件下区别对待:对外资自然垄断采取保护、规制和增加竞争的政策;对于非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行业的外资垄断采取限制垄断和增加竞争的政策;对于由技术优势所造成的垄断采取适度保护的政策;对由信息优势所形成的外资垄断应采取消除、限制垄断和增加竞争的政策,等等。  相似文献   

20.
对垄断行为的警觉与处罚,一直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为维护公正的市场秩序所采取的必不可少的国家行动。之所以国家行动必不可少,因为垄断行为直接侵蚀市场经济的平等原则,对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之所以是国家行动,因为垄断现象的存在已经不能再依靠单个的市场个体的力量与之抗衡。2011年末,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所做的一系列反垄断调查,不仅是代表了中小市场个体的声音,更是展现了国家对垄断行为的一种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