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从新 《检察风云》2010,(18):78-79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交替时期出现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他的创作内容涉及书法、篆刻、人物画、山水画、大写意花鸟画等多个领域,成就卓著。吴昌硕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艺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筑了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相似文献   

2.
刘建华,字逸林草堂,45岁,广西南宁市人。他不是一名普通的艺术家,而是集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书法中的行、楷、草、隶、魏、篆、艺术体等,他样样精通,书写的各种字酣畅秀雅中透露出对纵肆奇逸的追求,形成自家的独特风格;绘画中的花虫草鸟、小桥流水、青山白云、人物动物,他无所不精,所作的画色彩逼真,栩栩如生,如同真物;篆刻也不例外,所篆刻的  相似文献   

3.
2005年1月的最后一天,美国乃至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合同法大师、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艾伦·法恩思沃斯(Allan Farnsworth,1928-2005)因病不治,在他新泽西的家中安然辞世,享年76岁.法恩思沃斯的去世对美国和世界法学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其人生轨迹与学术贡献在相当程度上展现了美国合同法历史沿革与理论风向.  相似文献   

4.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小说实验深受英国艺术批评大师罗杰·弗莱视觉艺术观念的影响。弗莱高度重视形式与设计,认为画家要运用线条、色彩、块面等手段赋予画面的整体结构以稳固、和谐和富于秩序的效果,而他惊喜地在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的画作中找到了自己艺术追求的现实范本。在他的影响下,伍尔夫的小说也着力追求绘画的结构设计与空间造型特征,体现出塞尚画风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五四”新文学的现实主义潮流中,文研会诸作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叶圣陶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小说创作,为丰富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宝库,作了较大的贡献,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宝贵的艺术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作为“五四”时期“人生派”文学的一员主将,叶圣陶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早期  相似文献   

6.
在2002年的柏林电影节上,一部名为《千与千寻》的日本动画长片夺走了金熊奖。它冲破电影界历来对动画片的偏见,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了电影史上首部获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动画片。而执导该剧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此时正步入他人生的花甲之年。作为日本动画界的泰斗,宫崎骏的动画以其独特新颖的想象、细致鲜明的影像、圆熟  相似文献   

7.
年过六十作学生,父女同学成佳话。人生,不管从何时开始,都不会晚6年前,时年64岁的台湾"风水大师"徐秀三和女儿徐湛瑢,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2012年夏,父女俩一同戴上了博士帽,成为中医内科学博士,这时他已70岁了!6年,他们读完了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亲生父女成了同班同学2006年9月初,时年64岁的台湾风水大师徐秀三和女儿徐湛瑢,走进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含塘校区。因为紧张,女儿徐湛瑢的手紧搭在老爸的胳膊上,  相似文献   

8.
沈海晨 《检察风云》2011,(23):89-91
丁德武的速写面册,再一次带大家走进世博会各国家馆,去领略各国风情,感知历史文化.品味珍品国宝。因为他对自己的美术人生很自信,也乐于分享。在外人看来,一位警察身份的画家能有如此的艺术气质,确实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9.
错出的经典     
白国宏 《政府法制》2013,(29):46-46
梅兰芳大师的琴师、86岁高龄的姜凤山老先生做客央视做了一期梅兰芳的专题节目,他对梅兰芳的为人和演技赞赏有加。其间,他讲述了一件梅大师的往事。那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而且,那个错误已经成为沿用至今的经典。  相似文献   

10.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美国现代文学的杰出大师,曾被西方评论界称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最有名望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对美国以至整个西方的现当代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我国,关于海明威及其作品的研究和评论,谈论其艺术上的创新和贡献的较多,而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却谈得比较少。改变这种状况,将有  相似文献   

11.
典型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原非针对中国的戏曲艺术而提出.由于受苏联文艺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工作领导者周扬将典型理论吸收到戏曲理论中,形成了其政治化的戏曲观.周扬的戏曲典型理论不仅导致了中国戏曲理论民族性的迷失,而且致使戏曲创作越来越失去其本质要素,戏曲呈现话剧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Brooker  Joe 《Liverpool Law Review》2001,23(3):263-270
This essay reflects on the New York School poet Frank O'Hara in terms of the idea of law. I suggest that art depends on a notion of an immanent law: that for language to become artistic is to become a meaningful part of an order which announces its autonomy from the surrounding world. O'Hara exploits this fact by making the most unlikely pieces of language into poetry, and thus giving the law to the life from which his words are taken. But he is also constantly improvising his own rules of art, drawing the law of poetry from the whim of the moment in radically individualist fashion. The gamble of O'Hara's writing is that the reader will submit to this profoundly personal law for the duration of a poem.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3.
杜桂萍 《金陵法律评论》2006,(6):130-136,141
清代乾隆年间徐燨创作的《写心杂剧》,在杂剧史上是一部具有"范式"意义的作品.其体制形态上由"代人立言"到"自我登场"的转变,改变了以往杂剧创作追求"自喻"的表达方式.通过自我抒情言志和高扬主体精神的"写心"作法、因自传性艺术演述凸显出来的特殊意味,以及与晚明小品灵动自然、清新隽永之艺术格调的同构对应等,都充分显示出《写心杂剧》既徘徊于雅俗之间,同时又为普通文人提供了特殊的话语空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打开艾青的诗集 ,几乎看不到风花雪月、鹤唳白云、红颜倩女之类的歌咏 ,他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珍惜着自己的情感 ,把抒情的诗笔径直伸向更加值得歌唱和鞭挞的领域。这一创作精髓和审美意义的汁液 ,一直渗透到他艺术生命的终极。艾青善于调动各种艺术手段 ,以其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 ,在多层次的意境展示中表现主题。艾青是当之无愧的面向世界的诗人  相似文献   

15.
李雨峰 《法律科学》2014,(1):126-136
追续权是艺术家及其继承人就其艺术品原件的再次销售获取一定比例收益的权利。这一制度源于法国,是艺术创作国家赞助体系衰弱的产物。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在于鼓励创作,以及作者名声的提高导致艺术品的增值。追续权制度具有鼓励艺术创作、丰富艺术市场的生产性功能,也具有对艺术商所获得的转售艺术品原件的收益进行分流的结构性功能。客体、主体、计算基础及比例、适用的场合构成了追续权制度的内部法律构造;知情权与集体管理制度构成了追续权制度的外部法律构造。比较法上的实证数据表明,追续权制度不会对艺术品拍卖市场造成扭曲。目前世界上80多个国家规定追续权制度。从我国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前景看,我国著作权法实有引进该制度之必要。  相似文献   

16.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 Academic artists are researchers who create artistic work. They form part of the cultural life of cities and contribute to welfare not only through research but...  相似文献   

17.
李因笃的思路是进一步将师法对象追溯到《诗经》,主张学诗必本乎三百篇 ,“学三百而得苏李 ,学苏李而得曹阮鲍谢 ,学曹阮鲍谢而得开元天宝诸公 ,是真能学者矣。是故湛于三百而后为苏李 ,学苏李未能为苏李也”。以此类推 ,“溯洄从之 ,必自三百 ,所谓登山而诣其极 ,道水而穷其源也 ;溯流从之 ,必自盛唐。否则欲入而闭之门 ,升高而去其梯 ,恶乎可 ?”(《许伯子茁斋诗序》[5] (卷 1) )这虽是“学其上 ,仅得其中”(《沧浪诗话·诗辨》)的老生常谈 ,但对格调派“诗必盛唐”的诗学观念却是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取材于《选》”的介入 ,不仅大大拓宽…  相似文献   

18.
从人生经历和朋辈交往中 ,可见李昌祺刚正性格之有自 ;而其小说《剪灯余话》则反映了其谪贬房山时的特殊情怀。与前此瞿佑的《剪灯新话》相比 ,在个人的情绪宣泄方面 ,《余话》体现的是李昌祺对仕途前程暂时的灰心和跻身功名淡淡的悔意 ,《新话》体现的是瞿佑的“感离抚遇”和“哀穷悼屈”;在同以战乱为背景的篇目中 ,李昌祺旨在重建理学的道德规范 ,瞿佑则多“只怨干戈不怨天”的反战呼号。出现彼此差异的原因 ,是由于两人所处之时代环境、人生遭际和个人性情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徐悲鸿是中国美术史中的里程碑,他在艺术上变革与探索的历程几乎与近代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同步,我们可以在他的艺术中看到他那个时代的缩影.徐悲鸿在美术事业上所作出的贡献足可以用"伟大"两个字来形容,而构成其伟大一生的根本原因,是他把西方文明中的科学精神作为一生行动的指南.也正是他致力于推行这一精神,才使中国画艺术摆脱了在清末已是无聊文人把玩的角色,走出了封建社会末期中国画日趋衰败的阴影.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秉末了故土吉的民族心理和着恋乡土的变化传统,其艺术感觉的特征是,囝盈、宁青、印象主义式的,这与作所持的童年视角有关,这一视角一方面使作品缺少理性爱力,另一方面却增添了作品温柔蕴藉的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