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克诚 《廉政瞭望》2012,(16):32-33
在当地人的一片惊愕声中,杨爱金“意外”落马了。这个曾任福州市副市长10年之久的厅级官员,在一生宦途中,曾遭遇过数次“险情”,每次均能逢凶化吉。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在他退休两年之后.一个意外事件打断了他平安着陆的美梦。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中法文化交流年活动中,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是功不可没的。吴建民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和陈毅做过翻译,担任过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等职。为表彰他为中法交流作出的贡献,2003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向他授予了“大将军”勋章。其实在这位外交“大将军”的身后,有一位同样出色的大使——他的夫人施燕华。施燕华原是中国驻卢森堡大使,曾多次为邓小平做过翻译。“夫妇俩都是现职大使的,我们给外交部开了头。”吴建民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3.
他从来没有对父亲说过一句“我爱你”,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敬献着孝心。虽然父亲已经去世半年多,但熊志刚还常常想起父亲跟他说过的那些话,还沉浸在悲痛和自责中:“他就那么无声无息地走了,连他最疼爱的儿子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此孝未尽啊!”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至少三次说过,他在1927年底就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在1980年参观八七会议旧址时,他曾指出:八七会议时,“李维汉是秘书长,……我是中央秘书,……1927年底在上海我才当秘书长。”在1984年3月会见外宾时,他又说:“我1927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就当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10月,他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指出:“一九二七年底我第一次当中央秘书长时二十三岁。”  相似文献   

5.
李景贤 《党史博览》2011,(12):20-22
葛罗米柯是苏联著名的外交家。他任外长达二十七八年之久,有“苏联政坛不倒翁”之称。更有“恶搞者”,把莫里哀名剧《一仆二主》这四个字,改成“一仆六主”,“呈献”给葛翁。因为从事对苏工作的缘故,我有过不少机会解读他,听人讲起他,也曾多次对他进行过零距离观察。  相似文献   

6.
高炬 《党的建设》2012,(7):51-52
他是一个月薪不到千元、县聘的乡邮员,却从没出现过邮件错投、漏投和积压现象,投递准确率达100%。他一年中有300多天,都是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骑坏了6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累计行程24万多公里。他连续13年被乡政府、市县邮政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和“业务发展能手”。他是——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13,(21):34-34
1997年2月,全体政治局常委都接到通知不要出京,留在家中待命。邓小平走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医院的报告说他已经病危。自从1994年春节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了.境外的媒体就像那个总是高喊“狼来了”的孩子,至少100次说他“病危”.他却在京城里自己那个四方形的院落中,过得既舒适又洒脱。这一次没有谁说什么.可是“狼”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8.
“燊”,木字头上三把火。这个读“深”的生僻字,字典上的解释为“炽盛”之意。名字是有灵魂的符号。高用粢,这个2000年冬季入伍的大学生士兵,像他的名字那样,用“炽盛”的火焰点燃了无悔青春,以读完大学上小学的心态,积极适应军营生活,从平凡工作岗位干起。10年从军路,10年成长史。他有过期待、感慨,也有过失落、迷茫,但他始终执著从军报国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9.
先后在公园、园林所、城建局、环卫处工作过的鞍山市立山区环卫处党委书记李友昌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他先后获得“全国环卫系统十大杰出人物”“辽宁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连续3年被评为鞍山市劳动模范,连续两届当选市人大代表,2014年,  相似文献   

10.
“散会──”主持人的话音刚落,蓦地,从墙角站起一人,高声道:“我还没讲呢,这会先别散!”人们一看,原来是多年开会不发言的老刘师傅。只见他激动地瞪大眼睛,结结巴巴地讲道:“在共产党员中,我最敬佩日志斌,同他共事30年,无论是他的技术,还是他的工作,他的办事态度,他的为人,都是最棒的。年轻时自己不服气,跟他较了好几年劲,也没较过他,我算服了他了…… ”这是长春一汽锻造有限公司为迎接建党80周年,以“党旗在锻造飘扬”为主题,以“讲、树”(讲事迹、树典型)为形式,开展“三新”(树立新观念、掌握新技能、塑…  相似文献   

11.
肖伟俐 《党课》2010,(6):87-88
彭真,原名傅懋恭,年轻时因为从事革命工作,用过许多化名,1937年到延安后改名为“彭真”。在他95岁的一生中,75年为党和人民工作,先后两次入狱,前后长达15年,为了革命和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在他的人生历程中,  相似文献   

12.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08,(12):38-42
2008年10月24日,曾经横枪跃马几十载的开国上将萧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将军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与高玉宝同志一起工作了四十余年,在这几十年中,听高玉宝讲过许多让他难忘的故事。其中,他违反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敬酒令”一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固山 《党建文汇》2005,(8):54-54
好多人都知道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启功第一怕是“怕过生日”,所以北师大把给他办90岁生日的活动改为庆祝他从教70年的研讨会和书画展。第二怕是怕沾上“皇家祖荫”。第三怕是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老家中可谓“门庭若市”.这可吓坏了启功。他干脆撤掉双人床.换成单人床,以此明志,谢绝盈门说客。  相似文献   

15.
吕春 《世纪风采》2007,(3):9-10
潘汉年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隐蔽战线上有过很大的功劳。1955年4月,潘汉年主动向有关方面交代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曾被人挟持到南京会见汪精卫的经过。结果他被怀疑为“内奸”遭到逮捕。1963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潘汉年是“长期隐蔽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的内奸分子”,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文化大革命”中,潘汉年又被永远开除出党,改判无期徒刑,后被下放到湖南劳动改造。这是建国以来的一大错案,也是整个隐蔽战线的重大冤案。  相似文献   

16.
刘有贵是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的副县长、六合区的副区长,他以借来的400万元起家,下海不到一年,就成为坐拥1514亩住宅用地的“地主”。几年过后,他成为身家过亿的大老板。他仗着那些“台上朋友”,利用特殊的“人脉关系”,以“空手套白狼”手段来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从而实现了暴富。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春 《党史纵览》2010,(11):36-39
1953年2月.毛泽东在视察安徽省安庆市后.乘“洛阳号”军舰起航驶往芜湖。途中,在与陪同他的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聊天时,他突然问道:“安徽有一名叫光升的老先生,还在不在?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我和他共过事。”傅大章答道:“在啊!就在安庆。”  相似文献   

18.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中华民国教育部任职长达14年,这段经历被批评家陈西滢等人称作他的“污迹”。在人们的印象中,鲁迅耿介、倔强,你也许无法想象,他曾沉于下僚十余年,试图扮演好恪尽职守的公务员角色。而这一切真实地发生过。  相似文献   

19.
参加过当年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长征的老一辈革命家、老红军谈起红军中医术高明的医生,便会提到红一方面军三大名医之一、被人称为“大金刚”的李治将军。▲弃暗投明当红军李治,原名李圣治。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一个小木商家庭。由于家境尚可,父亲又望子成龙,加上李治从小聪颖好学,父亲便决心培养他,先是送他到一家私塾读了几年书,后来又送他到县城中学就读。1924年李治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1929年毕业。这时,他决心终生救死扶伤,为人治病,遂改名为“治”。开始在南昌开诊所,前来看病的国民党军官…  相似文献   

20.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安庆市后,乘“洛阳号”军舰驶往芜湖。途中,与陪同他的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聊天时,他突然问傅大章:“安徽有一位叫光升的老先生还在不在?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我和他共过事。”“在啊!就在安庆。”很快,有关方面便安排毛泽东与之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