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谐发展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主题,引发了学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热烈的争鸣凸显出一系列亟待解答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和谐发展的历史前提是什么?当前中国和谐发展的实践图式是什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为依据,以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为参照,对这些问题试作探析,以期得到学界同仁的争鸣与批评。  相似文献   

2.
师吉金 《探索》2011,(1):175-17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历史过程,也是理论成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思想高度上看,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出现了失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进行学术争鸣,要全面准确理解争鸣对象的观点;对于学术界有争议而不能达成共识的观点,应该慎重对待;不能曲解甚至改变别人的阐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术发展,达到学术争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学界对“中国梦”的理论意义已有一些论述,但是鲜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进行探讨。实际上,“中国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路、思想实质、理论品质和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的理论意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下深化对“中国梦”理论意义的认识,是学界进一步从整体性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去理解“中国梦”内涵和实质的认识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和谐发展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主题,引发了学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热烈的争鸣凸显出一系列亟待解答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和谐发展的历史前提是什么?当前中国和谐发展的实践图式是什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为依据,以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为参照,对这些问题试作探析,以期得到学界同仁的争鸣与批评。  相似文献   

5.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03年是马克思逝世120周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又成为学界纪念会、学术讨论会以及学术论著讨论热点。关注的问题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界定及其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总结与反思;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的思考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在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的纲领和章程之后,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6.
大力加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研究,是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的现实诉求和理性选择,是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全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项极其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和战略任务。执政方略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执政使命和执政理想。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就此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热烈的学术探讨和理性争鸣,成果丰硕,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对此问题,学界谈论较多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中国化、为什么能中国化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却显得较为单薄。本文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加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理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哲学”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智慧、独特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体…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分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学界以"党史事件"、"理论成果"、"传播—运用—检验"、"人物思想—历史实践"、"现代化"为研究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进行了不同的阶段划分。这些观点不同程度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视角。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分期"还可以从"异质文化相融"和"整体性"视角进行划分,进而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文化特征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以书名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总体情况、基本问题、前沿问题等进行梳理,对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存问题与不足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在筹备建党工作过程中创办了许多报刊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重要理论来源。换言之,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宣传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征程。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成为学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学者们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创立的报刊文本为考察对象,积极探讨系列中国革命问题,掀起了中国早期报刊研究的热潮。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学术史梳理,并加以评析,以期推进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现代化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联系当时的实际,确立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第一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国家工业化模式;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全面发展模式;第三代领导核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古典学派有两种类型,即旧派相对主义和旧派绝对主义.前者可以贝卡利亚为代表,其功利主义的意志自由理论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的,在刑罚本质问题上达到了功利主义与报应刑主义的统一;后者可以黑格尔为代表,其意志自由理论则以唯理论为基础,将具有自我意识的成人的意志自由作为犯罪与责任能力的基础,没有割裂刑罚报应中的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党的事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存在不足。要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几个方面来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产生使处于原始自在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化,使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实践;也正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分化的物质世界不断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列宁则关注和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把人的作用和发展置于相对独立的位置上,更重视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当限制,是构建诚信及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构筑确保民主、保障人权、协调多元利益、反腐倡廉的和谐社会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州的支柱产业,抓住新机遇,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福州跨越发展的关键。福州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福州应瞄准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把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是当今活跃于中国思想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这些观点充分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观念体系和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必须划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儒教)”的界限,高度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向度性。“向”是旗帜和形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纵的拓伸,关系到我们在思想上、精神上举什么旗帜;“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精神文明横的延展,关系到能否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目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确保社会主义方向以及在此前提下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和状态上都面临严峻挑战。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发展中实现“向”与“度”的协调统一,切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