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仅从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的关系论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要实现价值取向实然向价值取向应然的趋同合一,这需要社会价值导向和主体道德良心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分层次、系统化和整体性的角度考量,公共行政的价值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工具性价值,它包括效率、公平和秩序;目的性价值,它包括人性完善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它作为一种理性追求,对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上升到一种目的性的认识高度,即目的性价值。同时笔者关注现实社会中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失衡,并寻求实现和谐社会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义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因而要将制度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关键环节来抓。实现制度正义离不开道德正义作为保障,所以道德正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理想,以公平正义为原则,以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重要特征。环境正义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遵循正义的原则,这是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效指导工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维护社会公平、伸张正义已经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公平正义既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前提,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辩证地解读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作为公平的正义”及其原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公平正义的内涵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迪: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到社会不公正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影响,又要意识到社会差别的客观存在及其意义;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正义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表明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拓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发展过程的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起点、目标、任务和实践过程等方面是一致的。这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7.
正义是法哲学中的一个古老的伦理道德范畴。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对西方法哲学的正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包括价值正义和制度正义两部分,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革命性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义观的理论建构,必须以马克思的正义观为指导,马克思的正义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当前,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重点探讨了社会公平与交通的关系。首先提出把公平作为交通发展新价值取向的观点,比较系统地对我国交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以及实现交通公平的已有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注重交通公平的意义和作用。阐述了交通公平的内涵,提出树立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和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运输服务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指向,表征着和谐理念的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鲜明地彰显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必将给人民大众带来更大发展与福祉。  相似文献   

10.
制度正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和根本保障,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和内在本质要求。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其制度必须彰显正义的精神,努力建设和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从深层原因分析实际上是价值冲突的结果。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价值冲突调控。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次要承认多种价值观的合理性,但要控制底线;最后要对错误价值观给予坚决的批判和必要的处罚,引导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分配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取向,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有赖于分配正义,其制度文明必须充分体现分配正义,其有序发展必须依靠分配正义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统一战线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功能与和谐具有一致性.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之间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公正、增强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稳定、增进诚信友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规定的社会主义道德取向和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中,诚信无疑是其中最为基本的道德取向。诚信作为道德建设的根本,对于立身、治国意义重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重大。诚信观是贯穿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中的一根主线。诚信是维系和谐社会的基础,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是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15.
恢复性司法以其特有的冲突解决方式实现了传统刑事司法很难实现的社会效果,得到联合国的肯定与推广,也十分契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但由于采取非诉讼和非刑罚的方式,加害人与受害人在冲突的解决中居于主导地位,颠覆了传统司法的国家主导及刑罚为主的模式,尽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其公平与正义性却遭到质疑,成为在我国确立推行的障碍。辨析体现公平正义的传统刑事司法基本原则,恢复性司法的正义价值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别于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和谐社会”或所谓“传统的和谐社会”。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既要认真总结和研究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经验,又不能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同于“传统的和谐社会”。同时要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从而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多重价值维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价值色彩的命题。与以往的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憧憬和设计相比,当前中国的实践无疑具有自身的性质、内容、目标和手段,从而决定其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都具有独特的、多样化的、整体性的价值维度及取向。  相似文献   

18.
区域协同治理是区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协同治理的目的是追求区域空间正义。空间正义为区域协同治理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空间正义自身的价值诉求,是区域协同治理的必然要求。目前区域治理中还普遍存在空间分割、空间失衡、空间侵夺和空间悲剧等非正义问题。实现区域空间正义,需要强化识别认同机制,完善生产运行机制,以及构建支持保障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价值追求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思想准备和政治优势,中国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致力于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从历史发展到今天,追求民族解放,建立民主政治国家,实现民富国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党派最现实、最直接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共同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点之上才能得以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又赋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特定的时代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的统一,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必须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切实强化道德实践;必须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着力解决好相关机制问题;必须坚持党员模范履行和群众认同的统一,明确纳入干部实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