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非典”肆虐,全国上下正齐心协力共同抗击这种百年不遇的病魔。然而,在这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一些人所表现出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让人齿寒。媒体近下报道的一些“新闻事件”着实让人不可理解,有的面对“非典”患采取推诿甚至拒绝治疗的做法,使得“非典”患危害了社会,造成了疫情的蔓延与扩散;有的则麻木不仁,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肠,似乎这种可怕的病魔从来与他无关。  相似文献   

2.
去年,在抗击“非典”事件中,一批领导干部因玩忽职守或措施不力而被免职。这对于遏制“非典”肆虐是必要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应当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前一段时期,我国许多地区遭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危难时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与病魔抗争,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群众防线。然而,回想“非典”突如其来的时候,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节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及曾经出现的恐惧与茫然、逃避与退缩,它带给我们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感受。“非典”是一面“镜子”。灾难总是可怕  相似文献   

4.
非典期间,由十万人投票评出了中国人“十大陋习”。这些陋习在非典期间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可是随着疫情的远去,如今又开始出现了反弹的趋势,这就有必要提醒一下已经放松警惕的一些人了。随地吐痰擤鼻涕摇污染空气疾病传[目击]几天前,笔者正在上班的路上急行,突然,“啪!”一口浓谈从一辆出租车里飞来,险些飞到身上。如今,只要留意看,街上的吐痰现象好象多了起来,尤其人行道、垃圾箱、车站站牌和过街天桥等处痰迹斑斑,看着叫人恶心。[点评]口和鼻是人体分泌物的两个排出口。吐痰其实并不仅是痰的问题,痰里还包含人的口水等各种体液,这些都…  相似文献   

5.
3月下旬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在我区发生后,全区上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以医药卫生界为主、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面对“非典”这一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病魔,全区广大农工党员特别是医药卫生界的农工党员,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用科学和汗水抢救“非典”病人。在内蒙古医院,有卢计成、格日乐、何旭娟、刘建波、阿拉坦松布尔、张锁柱、刘艳如、刘彦恒、李春梅等9名农工党员投身在抗击“…  相似文献   

6.
小路 《时事报告》2003,(7):73-74
“非典”疫情通报连续多日出现的“零”驱散了人们心头的阴霾,生活回归正常。大吃大喝、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这些生活陋习,也随之恢复了“正常”。寄希望于“非典”根治社会“百病”显然不现实,然而,我们绝不能在经历一场切肤之痛后,轻而易举地被强大的惯性力量拉回到原  相似文献   

7.
随着“非典”形势的逐步缓解,社会各界对“非典”的深刻反思正在全面展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人们对于青年群体的整体状况基本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也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当代青年一次不同寻常的特殊考验。对于“非典”的产生,我们尚不完全掌握其直接的原因,但基本可以肯定是这与人类在物质丰裕状态下,忽视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创造、甚至有些藐视自然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学会了彰显个性、懂得了维护权益,但我们对自然、生态和人类未来所尽的责任却仍然十分有限。从当代历史的演进看,社会危机的产生绝大多数要归因…  相似文献   

8.
挑战非典     
“非典”肆虐的日子,关于“非典”的话题铺满荧屏和报端,短消息更是响爆手机。一朋友发来这样一则短消息: “据考证,中国最早记录‘非典’的文献为《三国志》,曹操遭偷袭,幸有典韦舍命相护,操哭曰:非典,我命休矣!”看罢一笑,却为在这特殊日子里编送这样幽默而乐观的“段子”的朋友的生存心境而感动。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22日,这一天注定要被历史铭记。这天,四川省资中县报告首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在较短时间内,内江市4个县区又相继发生类似病例,很快连续死亡8例。“资阳怪病”、“资阳市中毒性休克综合症”、“人——猪链球菌病”、“人——猪链球菌综合症”、“人——猪链球菌感染综合症”、“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这些前所未闻的病名在全球医学界中不绝于耳,资阳、内江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中等城市一时间也成了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次疫情是继非典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刚刚经历过非典疫情的人们一时间“谈猪色变”,社会上各种谣言…  相似文献   

10.
在抗击“SARS”病魔中,有令人敬佩的白衣战士,有服务前线的各行各业职工。然而,还有这样一批战斗在一线最危险岗位的无名勇士,他们运送“非典”亡人遗体、清运“非典”医用废弃物,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 北京市顺义区殡仪馆优秀共产党员张金贵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张金贵今年35岁,分管顺义区殡仪馆北大办事处等5家  相似文献   

11.
一场名为SARS的突发疫情席卷了2003年北京的春天,当人们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非典型肺炎”的时候,昔日车水马龙的道路畅通无阻起来,喧闹拥挤的商场宁静起来,装修豪华的餐馆饭店没有了品尝美食的满堂宾客,在浓烈的过氧乙酸消毒水的味道中,人们学会了说“非典”、“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病死率”等专用名词。恐怖的“非典”病毒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些人退缩了,害怕了,撤离了;但更多的人却没有走,他们选择了和北京一起抗击SARS,与北京同在,他们就是在北京投资经商的台湾人。一北京市现有台资企业1800多家,在…  相似文献   

12.
自觉防非典一位打工的徐州人从外地打工归来坐车回家,离家50多里时,突感身体不适,有些咳嗽发热,便主动下车步行。“自己会不会是非典?会不会给家人和乡亲带来感染?”想到这里,几十里路走下来已口渴难忍的他,硬是没有进村回家,而是站在村口大声喊他的妻子,隔着老远,他让妻子送一杯水放在村口的大石头上,嘱咐妻子离远点。他喝了水,说道:“我可能得了非典,这就上医院去,你们多保重。”然后在亲人的守望中独自远去。西安长安区杜曲镇夏候村村民薛安绳、薛小绳和薛曾叔侄3人,打工返回西安。非典的流行使他们意识到,从非典发病区归来有可能感染病…  相似文献   

13.
田土 《北京观察》2006,(5):56-58
一场“非典”灾难,一时间不仅使餐饮业受到极大打击,也极大地唤起人们对“吃”的反思。我们应该趁此总结人类食物选择和优化的历程,反思我们饮食观念的误区和陋习,弘扬和发展科学健康的饮食文化。食物选择的原则人类作为最聪明的动物,几十万年来已经对自己的食物进行了全面、科学、卓绝的选择和优化。有学者认为,人类几十万年一直处于“饥饿时代”,大多数人吃饱肚子不过才半个多世纪。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的漫长岁月中,人类几乎把充饥活命当成活动的中心,这才有了“民以食为天”的格言。古人在挖掘食物资源,开发食品种类方面的努力和规模岂止是…  相似文献   

14.
造价不菲的武陵山庄在 爆破声中轰然坍塌, 尘埃弥漫了整个电视画面。这是一次代价昂贵的文化纠错,让每一个目击此过程的人都生出几分无奈、几分感慨。 无奈的是,张家界武陵源进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单后,便出现了许多莫  相似文献   

15.
自发生“非典”病例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密切关注着势态的发展,特别是进入5月以来,上海确诊的“非典”病例上升到了8例,“非典”防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人口从多,交往频繁,而“非典”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其病原体、流行特点和规律、传播途径与致病机理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在中华民族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地飞速前进时,非典这只病魔突然降临,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面对灾难,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果敢领导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构筑了群防群控非典的铜墙铁壁,使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全省各级统战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防治非典的一系列决策和要求,一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紧防严控,与非典展开顽强斗争,切实保证广大干部群众的健康安全;一方面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发挥统一战线人…  相似文献   

17.
很难有抗击非典战斗这般震撼人心的了。一个又一个信息亮点带着没有硝烟的特殊凝重和剧烈,扑入人们的眼帘,然后化作巨石,在人们心海中腾起激浪,叫人久久不得平静。在诸多信息亮点中,笔者感悟颇多的是一个普通而又突出的字:“零”。那是令人赞许、敬佩和讴歌的“零”,表现有三:疫情传递“零报告”。抗非典中的“零报告”制度虽然不是首创,但实行得有板有眼,是世人共睹的。有病例有疫情一定要如实报告,有多少数字报多少数字,没有就报“零”,绝不许瞒报、少报,这回可是动真格的“实事求是”了。殊不知这是付出生命代价换来的啊!疫情开始流行时,…  相似文献   

18.
己经记不清非典肆虐京城的这三个月里,去过多少家医院,采访过多少抗非一线的医护人员和那些被病魔侵袭的非典患者了。然而,他们每一张脸庞却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烙在了我的心里…… 在我采访的非典患者中,有一位名叫李杰(化名)的非  相似文献   

19.
前几年,祖国大陆的塑料原料市场十分“火爆”,市场价格超乎寻常地一涨再涨,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过热引起的“虚火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利于市场持续发展的。随着祖国大陆经济“软着陆”逐步实现,塑料原料市场也开始降温。虽然看起来市场比前几年多了几分平淡,但市场却步入了比较稳  相似文献   

20.
《北京观察》2003,(6):30-31
突如其来的“非典”,搅乱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也搅乱了人们平静的内心世界。经过短暂的惶恐之后,人们慢慢冷静下来。俗话说:上山下山问渔樵,要知民意听民谣。民谣代表着广泛的社会舆论,反映着共同的社会情绪。“戴口罩憋死,喝中药毒死,同事染病吓死,公共场合咳嗽被扁死,网上散布流言被骂死,在家无所事事被闷死。”这是流传甚广的“非典的几种死法”。死是国人一向忌讳的字眼,但看过这条短信的人们,却在一笑之间,放松了紧张的神经。“月色浓浓如酒,春色轻轻吹柳。桃花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