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韩渔业协定》是中韩两国在尚未达成划界协议的情况下,为维护渔业正常作业秩序所做出的临时性安排。然而,自2001年《协定》生效以来,中国渔船非法、不报告、无监管(IUU)的作业行为使得渔警纠纷频次不减反增,甚至屡屡发生恶性暴力事件。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生效,中韩在水产品方面的贸易关系将从垂直互补走向平衡竞争,捕捞业将面临更激励的竞争环境,生产效益将受到影响,结合中韩两国对非法捕捞问题日益重视,IUU捕鱼行为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和法律风险。在此背景下,为化解中韩渔业纠纷、使我国渔民的生计得到持续保障,我国对内应采取经济手段预防IUU行为,加大对非法捕鱼的打击力度,做好渔民弃船转产的保障工作;对外应与韩方进行有效沟通,实现互信、统一执法形式和手段、呼吁文明执法。  相似文献   

2.
一、今后十年的泰国经济 (一)今后十年的泰国经济概貌 根据朱拉隆功大学社会研究所经济与社会预测小组1982—1986年经济增长状况为依据对今后十年泰国经济的宏观预测,认为泰国将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国。甚至预言第六个开发计划的头一年即1987年,当是泰国经济的黄金年份。并将泰国经济各部门的增长趋势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印尼的渔业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与印尼在渔业领域的合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合作前景.印尼作为世界最大的岛屿国家,拥有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但本国渔业资源开发能力不足.中国与印尼之间正式的渔业合作始于2001年,两国签署了<渔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双边安排>等协议,在渔业资源开发、渔业技术和知识产权、渔业关联产业、渔业基础设施和渔业工程、渔业环境监测和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当然,两国在渔业合作过程中也发生如"福远渔132"扣押事件,但中国与印尼双方本着真诚友好、以大局为重的态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不愉快事件.中国印尼两国领导人均充分肯定了两国在渔业方面的良好合作,并强调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合作,特别是在水产养殖、合作捕捞、水产品加工和储藏、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禁止非法捕鱼等方面的合作,中国印尼两国渔业合作仍然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渔业冲突是南海争端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在专属经济区重叠海域与岛礁归属争议海域两种情境下发生.既有研究对此未进行明确区分,通常笼统地把争议海域作为争端国在渔业冲突中的政策背景.事实上,争端国在两种情境下的政策选择出于完全不同的逻辑.由于只涉及专属经济区重叠的争议海域类似一块"公地",同时渔业资源具有共享性,促使争端国奉行竭泽而渔的政策而缺乏合作治理的动力.在岛礁归属争议海域,争端国面临控制或投入两种维权现状,损益认知构成其判断维权形势是否有利的决策参照点.根据维权现状的损益框架,争端国赋予渔业议题政治属性,将渔业冲突框定为主权和管辖权争端.  相似文献   

5.
第1696号为有效履行我国政府相关义务,树立我国负责任渔业国际形象,遏制非法捕鱼活动和有效养护有关渔业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于2010年6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第1389号),决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对进口部分水产品启用《合法捕捞产品通关证明》,...  相似文献   

6.
根据《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农业农村部令2018年第1号),渔业捕捞许可证、船网工具指标等证书文件的审批实行签发人负责制。现对农业农村部渔业捕捞许可签发人,以及部分省(区、市)渔业主管部门的渔业捕捞许可签发人(名单见附件)予以备案公布。  相似文献   

7.
泰国正大卜蜂集团,是7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涌现的跨国公司中的佼佼者。它原先是于1953年在曼谷成立的家族农业集团,最初的注册资本额仅500万铢,职工几十名,成立后第一年度(1954年)的全年营业额不到1亿铢。经过二三十年的奋斗和竞争,该集团已发展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农牧工商综合体集团和全球第三大饲料厂商,也是泰国最大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8.
根据《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农业农村部令2018年第1号发布,农业农村部令2020年第5号修订),渔业捕捞许可证、船网工具指标等渔业捕捞许可证书文件的审批实行签发人负责制。  相似文献   

9.
印尼对于在印尼海域非法捕鱼的外国渔船实施"沉船"政策已有多年,近年来被炸沉的船舶数量越来越多。印尼"沉船"政策涉及渔业、渔民、渔业执法、非法捕鱼等方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印尼的"沉船"政策是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政策。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渔业是印尼的立国之本,但是,印尼的渔业发展水平并不高,渔民是最贫穷的群体之一。由于国内资金短缺,渔业管理与执法能力不足,非法和没有受到管制的捕捞活动普遍存在,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下,印尼政府通过高调实施"沉船"政策来显示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决心。在这种背景下,虽然"沉船"政策遭到外界的众多批评,并且对佐科政府建设"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可以预见,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考虑,佐科在总统的第二任期内,仍将继续实施"沉船"政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兹核准赵兴武为农业部渔业捕捞许可签发人,荆南进等52人为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渔业捕捞许可签发人(见附件)。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上述签发人依照《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履行相应的捕捞许可签发职责,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如因岗位变动等原因,签发人不再适宜履行职责的,需由其所在单...  相似文献   

11.
泰国年产橡胶五十万吨左右,仅次于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三位。七十年代,泰国天然橡胶产量的增长率高于其他橡胶生产国。一九七一至一九八○年,全国橡胶产量增长了七成,在天然橡胶世界产量中,泰国所占份额由百分之九增至百分之十  相似文献   

12.
论蒙古国与美国的双边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起蒙美互称邻国,到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访蒙,两国正式确认互为邻国.蒙古视美国为"第三邻国",认为美国是其政治和军事安全的保障.而美国愿做蒙古的"第三邻国",看重的是其在中俄之间的战略地位.近年,蒙美政治关系不断深化,特别是双方超乎寻常的军事合作引人瞩目.美国一旦控制蒙古,将形成"北抑俄罗斯、南遏中国"的战略态势,进而可使其在东亚和中亚的战略部署连成一片.对美国而言,蒙古是其在太平洋地区战略棋盘里的一颗棋子,不仅是战略遏制的基地,也是制造中国周边不宁的一张牌.  相似文献   

13.
进入80年代以来,泰国在对外贸易和加工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旅游业也获得迅速发展。到泰国旅游人数从1960年的8.3万人次增至1991年的540万人次,旅游创汇收入由同期的980万美元增至55亿美元。游客逗留时间由1972年的4.9天增至1991年的7.4  相似文献   

14.
泰国的外资立法与政策沈乐平一、泰国利用外资的概况泰国为亚洲中南半岛中部国家,面积约5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300万。泰国资源较丰富,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41%,渔业资源较丰富,矿产资源有锡、钾、盐、煤、天然气与石油。泰国原为落后的农业国,国民收入很低...  相似文献   

15.
泰国积极采购海军武器装备张孝田编译冷战结束后,泰国为确保其领海和海上资源的安全,增加与邻国、主要是越南在领海争端谈判中的筹码,近年来不惜花费重金,积极采购大批海军武器,旨在加快其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1990年,泰国从中国除购进了4艘经过改进的[江湖...  相似文献   

16.
泰国,从50年代起,积极利用外资一直被视为工业化政策的重要内容。外资对泰国经济的起步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升级曾起到并将继续起着“输血作用”,对泰国争取在本世纪末成为亚洲第三代“新兴工业化国家”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泰国自60年代起就推行开放经济政策。从1957年至1973年,实际上是美国和国内商业财团决定了泰国的经济政策,而历届军政府寻觅调节这些内外的利益。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制造业商品出口和旅游业的发展为泰国的经济发展作出实质贡献。70年代变得明显,如果经济要持续发展,就要在传统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创造竞争优势。泰国选择了利用廉价劳动力开展竞争的战略。70年代前后,泰国听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两度将泰铢大幅贬值,多方位的自由开放政策以及由世界银行提供的两笔结构调整贷款,使泰国得以有条件跻身于亚洲经济之林  相似文献   

18.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以后,泰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它的高等教育规模(相对于人口而言)已经大大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出现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大量“过剩”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泰国着手进行国家建设的时候,面临着受过教育,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短缺的问题。于是,泰国政府便开始重视高等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70年代和80年代,泰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是惊人的。1970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在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前,必须在一段时期内不断发展工业。在50年代,泰国工业不仅势单力薄,而且门类单一,当时主要只有两类工业,一是采矿业,二是农产品粗加工。1961年,在实施工业发展战略以后,泰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初期由于发展战略失衡,工业化的成效不大。到了80年代,泰国受到高油价、高利率、发达国家贸易  相似文献   

20.
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双重难题,泰国也不例外.泰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思想领域的冲突、 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 根深蒂固和无处不在的腐败等等.在泰国政治中,战后初期(1945—1958年)是一个关键的转变阶段,从先前的威权宪政体制(1932—1947年)转变成此后的军事专制体制(1958—1973年).20世纪50年代,学生在泰国国家政治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继而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与此同时,国民议会内所有政党之间的相互争斗被视为泰国政体的一个显著弊端,它很快便成为泰国政府被贴上"不稳定"标签的最明显原因.1932年往后,泰国有10余次政变和政变图谋,而1976年10月6日,军事政变是右翼势力合乎逻辑的一次最激烈反应,而此次政变针对的是三年前学生领导的、 作为宪政高潮的"十月革命".1976年的军事政变虽然结束了此前三年混乱的开放式政治实验,但其暴烈程度实属空前,政治意义异常重大.概而言之,20世纪60和70年代的学生、 政党和以军人集团为首的右翼势力都以它们各自不同的行为,肇始了当代泰国政治不幸的动荡传统.笔者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详细访谈,展现当年一位参加过学生运动以及后来的反抗活动的人士的心路历程,了解他对泰国政治和泰国社会的一些看法,借以印证、 补充或加强对泰国政治和泰国社会的分析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