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迷"、"土专家",这是村民送给绵竹市西南镇兴泉村党员解文彪的雅号.他种葡萄致了富,还帮助30多户村民种植葡萄,面积从2.4亩发展到近200亩,使他们人均纯收入从1000多元增加到近3000元.  相似文献   

2.
南江县上两乡洋滩村党员岳兴宇,积极转变种植观念.去年种植2.5亩美国"红提"葡萄,经过科学管理,今年顺利挂果,预计亩收入可达6000元.他高兴地说:"种1亩葡萄的收入比种10亩小麦还多,科学调结构让咱沾了光."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41岁的陈国斌自1994年起,先后在农四师六十一团承包了660多亩土地,栽植了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葡萄见效益后,他又先后投资330多万元建成了一座可贮存360吨的果品保鲜库、年生产能力200万个周转筐的塑料制品厂和两个葡萄水泥架杆  相似文献   

4.
<正>徐生才是农五师八十三团园艺二连的葡萄种植专业户。他30岁时,因工作事故下腿截肢造成终生残疾,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痛苦。2007年,八十三团加大产业调整,在原有的4500多亩红提基础上扩大种植3500亩。这对早就想种红提的徐生才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8月8日,左宏兴带着他的拉运队在冷库门口忙着卸运葡萄,卸车、拉运、上库、出库、装冷藏车,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每天早上八点钟,左宏兴和他的拉运队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左宏兴是五师八十一团园艺一连职工,种植了15亩葡萄地,2012年,团场种植的1.6万亩葡萄陆续挂果,在葡萄仓储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脑子活泛的左宏兴和妻子一合计,找来了连队的10几名种植棉花的职工,组成了一支葡萄拉运队,专门装卸葡萄。  相似文献   

6.
在自贡市沿滩区刘山乡云丰村群众的眼中,钟春明绝对是一个致富"全能".上世纪90年代,他承包村煤球厂,年纯收入5000余元,2004年买断煤球厂后,生意愈发红火;10年前,他开始喂养杂交南湖母猪,饲养2亩鱼苗,每年纯收入2万元;1999年,他在20多亩承包地里栽种优质水果,年纯收入2万多元;从2004年开始,他办起了"农家乐",每年收入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他,一位退休的副省级高干,以89岁高龄,亲自"护送"农民上访. 他,早已不是"官",却被网民们称为"最可爱的官". "公车调研也是许可的" 2010年12月17日,杨维骏接到云南大学校友陆蔚的电话.陆蔚告诉他,昆明西山福海社区有8个自然村组要拆迁,村民上访多次,至今没有人来管."整个草海有8.73平方公里,10万多人口,要拆迁的土地面积有11200多亩.村民的房子土地被征走,赔偿给他们的价格却很低."  相似文献   

8.
蒋颖 《支部生活》2010,(8):38-38
在弥勒县新哨镇,整片整片的葡萄地随处可见。“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完成至今的三个多月时间里,镇里已经种植了4800亩葡萄。”新哨镇副镇长王海军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9.
走进农四师七十二团牧三连赵志忠老人的“绿色家园”,满园苍翠欲滴的胜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门口庭院里一畦一畦育的是“红提”、“飓风”、“金藤”等葡萄幼苗,房屋东侧是高低两层楼般的“绿色家园”。其中1亩地的葡萄已是硕果累累,令人垂涎欲滴;5亩地的葡萄尚在育种阶段,绿色的枝条向地面四处延伸,精明的主人又在地里套种了西瓜,成熟的西瓜在葡萄园中分外惹眼。 年过6旬的赵志忠老人压根没有想到种了一辈子地,晚年却  相似文献   

10.
王世宏是沈阳市苏家屯区永乐乡互助村农民。2001年入党,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党员,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靠刻苦钻研,掌握了葡萄栽培技术,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领群众致富,永乐乡目前已发展大棚葡萄1万多亩,王世宏被誉为“葡萄大王”。  相似文献   

11.
今年24岁的张宏霖,是农五师八十九团园艺场的一名新职工,他从事红提葡萄种植以来,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和吃苦耐劳的干劲,把低产果园管理成为"优质红提葡萄出口示范园"。他凭着扎实有效的管理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2006年,他承包的10亩葡萄地,总产鲜果17吨,商品果率达到90%,获纯收入3.5万元,一时间,张宏霖成为八十九团青年职工勤劳致富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严格按照受理、初审、立案、调查、取证等14个环节进行办理,明确了谁接案、谁签字、谁出问题谁负责,一旦失职要追究责任,哪个都跑不脱."眉山市丹棱县农业局行政执法大队队长唐建中表示.去年5月,唐建中接到该县双桥镇宿场村3组村民反映,该组20多亩葡萄因使用了农药零售商赵某提供的农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幼果干枯、脱落现象.执法大队经过实地勘验、专家取证和各方共同会商等环节后,协调双方当事人达成彼此都"服气"的协议,圆满解决了这起葡萄农药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13.
媒体称龙江县清秀水稻产业技术协会会长孙清秀为"水稻大王",显然不是根据他区区30亩的种植面积,而是由于他在当地推广旱育稀植、超稀植、无公害水稻所产生的巨大示范效应:全县旱育稀植技术推广后亩产翻两番,超稀植推广技术后每亩增产150多公斤;他率先种植的无公害水稻已超过1万亩,每公斤米高于普通大米0.30元仍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全乡稻农年增收近百万元.  相似文献   

14.
正25年间,饶阳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铁兵踏遍了全县58万亩土地,用双手架起12万亩设施葡萄,饶阳县设施葡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让农民找到了致富金钥匙,他也被誉为"群众心中最信任的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份答卷是用炽热的初心抒写的。25年来,张铁  相似文献   

15.
走进敦煌市阳关镇龙勒村,一条条笔直的柏油路纵横交错,一排排新颖别致的小康住宅整齐划一,丰田、北京现代等名牌轿车随处可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株株根深叶茂的葡萄树枝头挂满了晶莹剔透的葡萄。村民王礼强告诉记者,他按照镇葡萄协会制定的《阳关镇优质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从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日常的田间管理,都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他家的葡萄无论产量还是品质都很不错,村葡萄协会引来的客商一眼就看上了,以每斤1.2元的价格和他签订了购货合同,10亩葡萄总共卖了7万多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七大上,陈云曾经说过:财经工作是他的"本行".那时,陈云接触财经工作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但他对这个"本行"却已情有独钟.后来,陈云长期主管财经工作,十分重视算账.  相似文献   

17.
4月11日,笔者看到在红色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旗帜的映衬下,四师六十三团十五连8名巾帼志愿者忙着在该连职工赵祖安的30亩葡萄地里清沟、起土,让葡萄上架,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赵祖安去年在十五连承包了30亩葡萄地,在春季葡萄上架时雇  相似文献   

18.
说起农四师六十六团园艺场女职工姚春悦,人们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2002年,她种植的3亩多葡萄园,纯收入达到3万余元。 几年前,姚春悦夫妇俩种植的10多亩果园,每年果品收入总比别人高出近万元。1998年,她将3亩多老品种果园挖掉,从内地引进了20多种葡萄苗木。因原  相似文献   

19.
王全中近段时间总是乐得合不拢嘴,今年他种的番茄和茄子在全镇数一数二,蔬菜批发市场的菜贩们都争着来买,他种的1.5亩番茄和1.2亩茄子已纯赚了1万多元."我的蔬菜种得好,全靠辜书记的技术指导好哦!"王全中发自内心地说.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8,(11):F0003-F0003
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始建于1980年,是我国第二家、天津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合资的外方为世界著名的法国人头马集团亚太有限公司。2005年1月,公司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企业投资总额为8.2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440亩。公司建有国际酿酒各种葡萄原料种植基地3万多亩,具有国际一流的葡萄酒生产设备和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