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婷婷 《思想战线》2001,27(2):75-81
形式本体论是新时期中国文艺从实践到理论都曾积极追求过的价值取向之一.这一文艺思潮首先表现在作家的创作实践层面,然后是文学批评家们的形式批评,最后上升为文艺理论家们的文艺形式本体理论的建构,这一思潮自有其产生的合理原因,也有其不足.  相似文献   

2.
文艺的认识性与文艺的情感性问题,一直是文艺理论界分歧论争的一个热点。应当看到,新时期以来许多论者重视和探索文艺的情感性,确有不少积极的成果,有益于清除极左思潮在这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曲解。不过,在近几年,有的论者却鼓吹一种所谓“情感说”,认为文艺不是认识而是情感,认为作家不是进行自觉的理性思维,而是在潜意识引导  相似文献   

3.
美学与历史的科学审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最高标准”新探黄文敏在西方形形式式的现代文艺思潮冲击下,有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有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适应能力产生怀疑,更有甚者则打着批判庸俗社会学的幌子,以反对文学政治化、功利化为...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针砭时弊,指出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价值等当代社会主义文艺问题。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本和重大问题,在文艺的人民性、时代性以及批评性上提出新观点和新学说;重要讲话富有当代意义,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方略,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艺领域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卢晓勇 《前沿》2014,(13):32-33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许多的新情况以及新问题。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发展造就人们信仰和价值观的多样化,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对我国加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导提出了要求。本文通过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几种主要的社会思潮,以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视角分析当今中国社会多样化思潮的发展趋势,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3,(7):96-96
朱瑞枫在《理论界》2013年第2期撰文认为,红色文化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具有特定的反映形式和强大的精神功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新时期,尤其是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受到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我国出现了意识形态淡化的问题。红色文化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重温党的历史,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陈学璞 《桂海论丛》2007,23(4):90-92
广西十三年文艺实现了较快的发展,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引,并得到新时期党和国家文艺政策和法规的引导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文艺思潮与流派纷纭繁杂,究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当推现代派为二十世纪文艺的主要思潮。它不仅盛行欧洲,波及亚洲,几乎弥漫整个世界。中国文坛也无可避免地受到很大冲击。究竟这一冲击波给了中国文坛多大震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图追寻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艺思潮在中国文坛留下的足迹、对“五四”以来西方各种新的文艺思潮——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的民粹主义思潮在正反两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民粹主义思潮对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推动主要体现在民粹主义的反资本主义倾向、民粹主义核心观念的流变、民粹主义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民粹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初步中国化等方面。而民粹主义所含有的反智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错误思想则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产生负面影响。从总体上看,民粹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17日,由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思潮"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北京工商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卢思锋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与会学者回顾了众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历史演进,重点探讨了各种思潮的理论观点及现实诉求,分析了这些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提出了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些思潮。  相似文献   

11.
人道主义思潮是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些年来,理论界立足于人道主义的内涵,对中国人道主义的发展历程作了系统的梳理,尤其围绕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也做出了诸多解析。从文艺视角下对人道主义进行研究成为当代中国人道主义思潮的一大亮点。人道主义思潮的发展路径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理解的变迁,也蕴含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以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简论现代史上的三大思潮李道湘在中国现代史上,相继出现了三大思潮,即马克思主义派,现代新儒学与西化派。今天回过头来重新思考三大思潮的产生与形成,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签意义。因为三大思潮的主题都是探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寻求中国富强之路,尽管今...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主义电影,又称现代派电影,是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潮、文艺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对于西方现代派电影,理论界一般认为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电影的“新浪潮”运动出现后的一个电影流派,这显然是就现代派电影的成熟期而言的。如果就其产生,即现代主义原则在电影中的运用,乃  相似文献   

14.
杨逸 《传承》2011,(17):26-27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不断出现,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开始呈现复杂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出发对待当代思潮,是人们如今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进行分析,明确界定当代思潮的含义,并引导人们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出发,科学认识当代思潮。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警惕道德本位主义和审美本位主义两种思潮的影响。道德本位主义来源于古典理性主义哲学,后来演变成"文以载道"的思路,其高峰是革命文艺;审美本位主义来源于近代伦理学的美学化趋势,主张个人为自己立法,拒绝统一、客观的道德准则,在实践中容易滑向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新时期应对文艺进行细致的、辩证的归类和分析,在总体宽容的方针下,建设道德与审美兼顾的社会主义文艺大厦。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随着西方不良思潮的渗透及对网络控制权的争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应从话语权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入手,剖析影响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国内外因素,并制定出强化措施,通过文化自信提高话语权,培养合适的传承主体,打造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党第二代集体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过程中,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中,运用马列主义原理解决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新问题而形成的理论建树,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研究和学习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对我们坚持文艺的正确方向,发挥文艺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根据时代的变化调整文艺工作总方针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它是制约文艺发展的总…  相似文献   

18.
<正>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发生过一系列重大论争。为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推动文艺理论研究和创作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光明日报》文艺部、重庆出版社和包括《湖北社会科学》杂志社在内的16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新时期文艺论争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家、理论家、学者、教授和青年文艺理论和教学工作者近百人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是与同时期社会思潮涌动息息相关的,并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不断深化发展。从其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社会思潮的出现,都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一系列前提条件和历史机遇;每一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发展,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的一次大检阅。  相似文献   

20.
阙愚 《人民论坛》2020,(1):84-85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型的绿色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分析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和解决生态危机途径方面具有共通之处,但二者在批判对象、批判目标、批判立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新时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作用,提供更具指导价值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