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金栋 《党史纵横》2008,(11):47-47
半个多世纪前,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出版发行后,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还编入了中小学课本并拍成了电影。然而,高玉宝“战士作家”的来历却鲜为人知。一次,高玉宝与笔者闲聊时,讲述了他的“战士作家”来历。  相似文献   

2.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1949年至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一不留神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主人公、作者三者同名。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国外有近20种文字版本。仅汉文版一种累计印数就多达450余万册。在我国出版史上,除了领袖“选集”与“字典”,几乎没有哪本小说拥有如此高额印数。《高玉宝》一书手稿,后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半夜鸡叫》、《我要读书》多年来一直被选入我国中小学课本,并被拍成木偶…  相似文献   

3.
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于1955年出版发行后,国内一些出版社多次再版,仅汉文版就累计印刷发行500多万册,创下了我国文学作品发行量之最。其中《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编人中小学课本,教育了几代人。然而,当年高玉宝创作小说《高玉宝》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不久前,老作家高玉宝接受笔者采访时,讲述了其中的许多轶闻趣事。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婺源县支行的职工。从孩提时就读过《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的课文,还看过连环画,宣传戏,自然对高玉宝这个名字印象很深。而高玉宝的“入党申请书”却是第一次看到,它印在高玉宝名片的背面,当时,我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震撼住了。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能交出如此情真意切的“入党申请书”,充分表达了一个革命战士对党的忠诚和要求入党的政治热情,实在感人肺腑。细赏这份“入党申请书”,其中要数“党”字用钟来表示最让人回味无穷。这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电影《地道战》中的一个镜头:夜间,鬼子包围了村…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与高玉宝同志一起工作了四十余年,在这几十年中,听高玉宝讲过许多让他难忘的故事。其中,他违反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敬酒令”一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丁金栋 《党史纵横》2009,(2):48-48,52
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于1955年出版发行后,国内一些出版社多次再版,仅中文版累计印刷发行S00多万册,创下了我国文学作品发行量之最、其中,小说中的《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还被编入中小学课本,教育了几代人。然而,当年高玉宝创作该部小说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不久前,高老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讲述了许多这方面的逸间趣事。  相似文献   

7.
明红 《党史博采》2003,(9):30-32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1949年-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主人公、作者三者同名。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国外有近20种文字出版。仅汉文版一种累计印数就多达450余万册。在我国出版史上,除了领袖“选集”与“字典”,几乎没有哪本小说拥有如此高额印数。  相似文献   

8.
从一个“文盲战士”成为共产党员,又经过革命军队大熔炉的锤炼。最终成为享誉全国的“战士作家”,他就是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的作者高玉宝。  相似文献   

9.
提起《高玉宝》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半个多世纪前,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一不留神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主人公、作者三者同名,作品一经推出,立即轰动一时,并先出版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和近20种外文版本,其中仅汉文版累计印数就达450余万册!书中的《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多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小学课本,并被拍成木偶电影和课本剧,1995年又被选入《共和国文学作品经典丛书》。尽管世事变迁,但谁又能否认得了高玉宝的作品给几代人烙下的深深印记?  相似文献   

10.
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在党的关怀、培养下,从一个旧中国的小童工、文盲战士,成长为一名著述颇丰的革命作家。在中国共产党走过81年辉煌历程和即将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之际,他怀着对党深深的感激之情,忆起自己1948年入党时不会写申请书,以画代替文字写出了8个字的《入党申请书》:“我从心眼里要入党。”高玉宝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日本侵略者统治的大连度过的。在他8岁时,上了不到一个月的学,就被顶债去给地主放猪,9岁在大连给日本侵略者当童工。15岁那年,他又替久病的父亲到大连复县华铜矿…  相似文献   

11.
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于1955年出版发行后,国内一些出版社多次再版,仅汉文版就累计印刷发行500多万册,创下了我国文学作品发行量之最。  相似文献   

12.
在一代伟人邓小平百年诞辰之际,辽宁人民由衷地怀念这位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杰出领导人。这不仅因为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地构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更是由于他非常关注被誉为共和国工业摇篮的辽宁。邓小平1955年11月至1990年6月间,曾经12次来辽宁,多次深入到沈阳、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这一年,《共产党宣言》也170岁了。它蕴含的信仰味道,历久弥新而醇厚,经久不衰而隽永。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读着它,不断续写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新篇章。毛泽东: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1920年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这一年,毛泽东27岁。同年,他在湖南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二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4.
十五年情结     
1982年,一次过组织生活时,我看到党支部订有一份辽宁出版的《共产党员》杂志,阅读之后立即被这份省外党刊深深吸引住了。于是,从1983年开始,我便自费订阅了《共产党员》。此后,不管我的工作由基层转到县城,从一般干部到担任企业领导职务,还是从1995年退休以后到现在,我都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5.
肖劲光大将谈一国两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至1985年间,为出版武汉军区司令员张才千将军的革命回忆录《留守陇东》,我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肖劲光大将审核史实并作序,后又应他要求编写《八路军留守兵团革命回忆录》(上、中、下三辑)和《八路军留守兵团史》。这使我有幸18次同肖劲光大将畅谈历史与现实。一次,肖劲光将军集中谈了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与体会。他是在问过我到深圳、沙头角与香港的情况后,放开思想谈话的。听说我是在原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詹才芳中将的女儿詹扬的陪同下去沙头角等地的,他十分感兴趣,话也很多。他说:“詹才芳可是当过公安军司令员的。1956年2月我曾随贺…  相似文献   

16.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海正生离开我们已有一年多了。可我对他的深刻印象并未因时间的磨洗而变淡,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我总渴望再与他做一次倾心交谈。虽然我曾饱含深情写过介绍他事迹的通讯并分别发表在《光明日报》和《共产党人》杂志上,也表达了我对他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但仍觉意  相似文献   

17.
1957年开始,我在《光明日报》工作10年。这个报纸经常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并且我有幸多次得瞻他的风采,聆听他的教诲。尽管时间过了很久,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推荐大家看《光明日报》刊登的《黑旋风为什么斗不过浪里白条?》  相似文献   

18.
正1927年4月6日,高玉宝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孙家屯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他小时候很想读书,但因家境贫困只上过一个月的学。1936年,高玉宝随父母逃难到了大连。为了生计,年仅9岁的他就进入日本人开办的玻璃制品厂当童工,后来,又相继到日本人开的耐火砖厂和电瓷  相似文献   

19.
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在党的关怀、培养下,从一个旧中国的小童工、文盲战士,成长为一名著述颇丰的革命作家。在中国共产党走过81年辉煌历程和即将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之际,他怀着对党深深的感激之情,回忆了自己1948年入党时不会写字,以画代文写出“我从心眼里要入党”8个字的入党申请书的往事。高玉宝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日本侵略者统治的大连度过的。在他8岁时,上了不到一个月的学,就被顶债去给地主放猪。9岁在大连给日本侵略者当童工。15岁那年,他又替久病的父亲到大连复县华铜矿当劳工,…  相似文献   

20.
豪情雷宇     
李元 《党史纵横》2010,(8):46-46
2007年11月10日晚,在广州市广东迎宾馆,我以辽宁老年报的名义,招待了正在广州考察的王光中、陈素芝、李国忠等辽宁省老领导。就在宴会快要开始前,我听到一个令我十分喜悦与振奋的消息,曾在辽宁工作过的已故老领导任仲夷的夫人王璇和著名改革家雷宇也将应邀到会。这一消息也立即引起了我的同行、广州报业集团《老人报》总编辑赵南成的关注。他告诉我,雷宇在广州的知名度非常大,是新闻界的焦点人物,可想要采访到他很难,因为他处事低调,拒绝各种新闻媒体的采访。因此,对雷宇能在这个场合出面,他们看得很重,希望我能帮助他们利用这个机会采访一下雷宇。对此,我虽然觉得把握不大,但还是答应让他们见机行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