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唐代燕国公张说在碑志文创作中,讲求以"大手笔"的写作特色来记述人物的平生事迹,同时注重描写人物的生平实事和人物的个性特征,带有鲜明的"以人为赋"的艺术色彩。张说碑志文的文学价值和对碑志文文体变革的重要作用均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因受到"润笔"和商品化的影响,张说的部分碑志文也存在"谀墓"的嫌疑。  相似文献   

2.
沈海梅 《思想战线》2002,28(6):66-70
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和文化的边缘地区,明代以来在国家政治进一步一体化的过程中,边缘的云南文化在汉文化的改造、重构下被整合进文化主流中。作为云南地方文化承载者的妇女人群也成为这场文化改造运动的重点塑造对象,其结果,就是在明清云南地方志书中出现了包括节妇、节孝妇、贞女、烈女、慈母在内的数以万计的"列女群"。这一特殊社会人群在云南历史中的存在,被赋予了深远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明 《政策》2003,(10):45-45
汉正街曾经是汉剧和楚剧的"窝子"。专家学者提出:汉正街的文化属于一种码头文化。在封建社会,汉正街的居民都是一些大商贾,都很重视文化教育;为了争生意、打码头,汉正街的商户又不同程度地有了强悍和义气。商味、强悍、义气和较高的文化品位构成汉正街码头文化的基本特色。 如今被许多人视为"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汉正街,历史上不仅因其是汉口镇集市的中心地段而被称为  相似文献   

4.
刘旭涛 《人民论坛》2012,(27):39-40
"做人"和"做事"是左右升迁的两个基本条件,"做人"的维度从"低调"到"高调","做事"的维度从"低标"到"高标"低调做人,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在传统的道德教化中,为人谦虚、做事谨慎、隐忍内敛、不事张扬,等等,都经常是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为人处世之  相似文献   

5.
肖毓 《人民论坛》2010,(12):196-197
布摩是布依族民间从事祭祀、占卜、禳灾、驱邪等活动的人,这些民间活动曾一度被视为原始宗教的残余、迷信,布摩也被简单定义为"从事迷信活动的人"。实际上,布摩一直是布依族精神文化领域的灵魂人物,在布依族发展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认同的问题在越南由来已久.一旦国家的主权受到外部力量威胁时,民族认-同问题就会迅速升级并成为讨论的焦点.在革新的观念冲击下,曾被视为落后和迷信的地方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却突然变得重要起来.由于国家层面的文化认同实际上是人为建构出来的,在越南民族主义思想中就有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把祖先崇拜实践视为民族认同的象征,反映了越南人类学者和国家政要对祖先崇拜实践所赋予的全新意义.有理由相信,民族主义在文化领域可以被视为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用以保存和维持其国家文化的武器.在越南人类学界看来,祖先崇拜的实践显然是受到这种新民族主义精神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布摩是布依族民间从事祭祀、占卜、禳灾、驱邪等活动的人,这些民间活动曾一度被视为原始宗教的残余、迷信,布摩也被简单定义为"从事迷信活动的人"。实际上,布摩一直是布依族精神文化领域的灵魂人物,在布依族发展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第一要义,重视"耻感"教育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辨是非,是一条十分清楚的价值界限。没有是非观念,那就是堕落的开始,必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知耻是关系到民族和国家兴亡之大节。  相似文献   

9.
正在安丘市博物馆院内,有一座著名的汉画像石墓,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画像石墓之一。墓内画像构图复杂,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显示了汉代高超的绘画水平和雕刻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分别被安丘市、潍坊市和山东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原址在市区以西9公里的凌河镇原董家庄村北,故称"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这座石墓为什么搬迁到这里?迁移的原因是什么?要了解这段历史,还得从上个世纪50年代说起。  相似文献   

10.
容本镇 《当代广西》2014,(18):56-57
正近年来,从官方到学界,都十分重视被视为"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的文化建设,而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性成果。尤为可喜的是,对广西文化的研究,已从以往那种零散性、点状性、专题性的研究,逐渐拓展为综合性、系统性、系列性的研究。钟文典、刘硕良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的出版,是广西文化研究的又一重大收获,从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11.
“谀臣”、“佞人”考说吕效祖“谀”,《说文》释为“谄也”,是指用花言巧语巴结奉承有权有势的人,《盐铁论》说“富贵多谀言”大概也说的是这个意思。“佞”,《说文》释为“巧谄高才也”,比“谀”还附加了一个“高才”的本领。用现代语来说“谀臣”、“佞人”两者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民俗信仰的视角对唐崖土司遗址进行文化研究,有五个值得探究的文化疑点:从谱学中世代间的时间合理性来看,唐崖覃氏不可能是蒙古遗裔,正史、地方志及民间传说也都未曾提及唐崖覃氏是蒙古遗裔;田氏夫人墓的位置布局体现了田氏牺牲小我的担当精神,寓意后世昌盛,唐崖土司田氏夫人墓要成为"万古隹城";玉皇大帝是恩施民间信仰中至高无上的天神,"玉皇庙"是基于覃氏此类信仰所建,并不是为了破坏唐崖土司城之风水所建;唐崖土司城遗址的"井"数与民间信仰的文化参数无关,而是适应人们生活的自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在近两年的"文化热"中,青年文化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如何正确评价青年文化?青年文化有何特征?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本文就此谈一点浅见.(一)什么叫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可以从三方面来界定.一指历史比较短的文化现象.比如电视文化与电影文化相比,电视文化即可视为青年文化;二指文化的创造者是青年.比如青年哲学、青年文学.三指在青装已成为汉民族文化的象征.再如,30~40年代,中国"旗袍"已发展为民族文化,青年、中年、老年都穿,被世尽喻为"东方女性美"的象征.可50~60年代被淘汰,80年代以来在一部分青年中又出现,"旗袍"又转  相似文献   

14.
龙与年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云 《思想战线》2000,26(5):111-114
中国龙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这是其他国家的龙所没有的.中国龙文化的政治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认为龙与帝王特殊的关系,帝王被视为真龙天子;二是龙被视为帝王的象征,有种种禁忌;三是表现在年号上,不少帝王喜用带有"龙”字的年号,历史上共有带"龙”字的14个年号.  相似文献   

15.
类比推理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问题和选言判断的选言支穷尽问题是刑事侦查应用逻辑中的两个问题。类比推理在并案侦查、查找尸源、认定罪证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选言判断的选言支穷尽问题在刑事侦查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李成琳 《公民导刊》2013,(11):52-53
11月7日,是中国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纪念。抗战时期的重庆,文人云集,琴家云集,形成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难得的"文化高峰",而琴人、文人的结社雅集,除了引为同调和知音的欢喜,更有炮火之下斯文不灭的欣慰。  相似文献   

17.
京派文人通常是指20世纪30年代政治中心南移之后,蛰居在北京进行文学创作的文人作家。他们大多是外乡人,文学创作也很少以北京为创作背景,多选择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而老舍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文学作品也都以北京为创作背景,然而在文学史中,很少有学者将老舍归列到"京派"文人麾下。刘勇教授于2005年和2010年发表的两篇论文,都亮出"老舍当之无愧是京派代表"的观点。但从传统意义上的"京派"文人的文学创作与老舍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可发现老舍的文化归属:他不是京派作家。  相似文献   

18.
当西方文学的价值系统被视为优越于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性",现代西方被等同于在时间维度上领先的"新",古典中国被等同于在历史进程中滞后的"旧", 片面的追新逐异隐藏着割裂汉语文学传统的危险,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就成了缺乏对西方话语进行辨析与批判的唯西方化.鲁迅、胡适、钱玄同等人深入传统内部清理并反思传统,而一些当代作家却因为对传统的无知而抛弃传统,以至于试图通过生硬的文化嫁接将西方传统当成自己的文化根基.让人纳闷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为什么总是有人理所当然地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当成水火不容的东西,甚至心安理得地认为割裂传统是"现代化"的必要代价.  相似文献   

19.
熊海英 《理论月刊》2008,(4):114-117
北宋文人集会盛行,集会诗数量巨大.北宋集会诗歌以人文题材为主,诗中充满人文意象,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旨趣.这是由宋代文人的生活环境、活动方式、审美趣味决定的.集会创作受逞才争胜意识影响,往往"以学问为诗",着力于立意、用韵、用事,是典型的文人之诗.集会诗不但反映宋诗的典型特征,而且是对北宋盛世文化成果的生动记载,呈现了北宋雅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凤凰被视为包括土家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精神象征之一,是真善美和吉祥如意的化身。民居文化、婚恋文化、丧葬文化、工艺文化中的凤凰意象,是鄂西土家族崇凤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