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运动与社运组织既存在理论上的必然联系,又有现实的互动关系。在我国台湾地区,以环境运动为发轫而掀起了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从中产生的社运组织在运动后转型为民间组织,形成台湾独特的民间组织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2.
“台湾独立”、“台湾自决”不仅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台湾政局及前途的重大问题。在台湾历史上,曾出现过以“台湾独立”、“台湾自决”主张为纲领的日据时期抗日自救运动,也产生了战后海外台独运动。关于日据时期抗日自救运动的评价,历史已作了结论。然而,鉴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海外台独运动的有意混淆,某些人却对它与战后海外台独运动的关系产生模糊认识。本文试就二者本质上的区别和联系作一比较,澄清某些误解或歪曲。 (一) 日据时期台湾抗日自救运动是台湾人民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祖国无力援救的特殊  相似文献   

3.
新女性主义和台湾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70年代初,经济的起飞和社会的转型,为台湾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新女性运动的兴起创造了客观的社会环境。而当时西方激进的女权运动,尤其是1970年美国爆发的大规模妇女解放运动,也对台湾妇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台湾新女性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致路德维希·库格曼》)。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的提高,妇女获得了  相似文献   

4.
关于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是60年代后期蒋介石在台湾发起的一项社会改造运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且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及历史背景.该运动对台湾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其政治意义远远大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文 《理论月刊》2010,(9):48-50
在二战后台湾历史上,无论是对民主宪政理念的推广,还是实际参与促进改革的社会政治运动,雷震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雷震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台湾民主自由运动的启蒙者和倡导者,自由民主的基本理念是其整个社会思想的基础。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以及台湾强人威权体制的建立和强化,雷震的自由民主的理念呈现出渐变、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吴宜 《统一论坛》2015,(3):31-33
近年来,岛内社会运动中青年参与的能量不断增大,"反中"色彩日益明显,以至于在2014年掀起了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均产生较大影响的"太阳花学运"。台湾青年热衷参与社运,且"反中"情绪浓厚的根源,与青年成长的内外环境、主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一、"相对剥夺感"增强是青年参与社运的内在动因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的"相对剥夺感"越大,对抗的可能性就越大,破坏性就越强;社会运动是参  相似文献   

7.
台湾民众党成立之初主张阶级调和,但在台湾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党的政策逐渐左倾,转而主张在民族运动中同时开展阶级斗争,从而与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党内稳健派产生根本性的冲突,最终导致民众党的分裂,日本殖民当局乘机取缔民众党,台湾民族运动遭到中挫.在日本殖民主义强大到足以扑灭任何革命运动的历史条件下,台湾的无产阶级应当如何行动,颇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8.
徐康 《台声》2013,(10):88-88
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关注,在大革命时期或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翁泽生、谢雪红等台籍革命家,就是在中共领导的五卅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革命思想也对黄埔军校台籍学生政治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共早期领导人施存统等人即通过,“东台湾革命青年团的刊物《台湾先锋》公开支持台湾同胞的抗日运动。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的赖和先生,不仅是台湾新文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对台湾新文学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是台湾日据时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勇敢斗士.他以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人品人格,为台湾知识分子树立起一个不朽的光辉典范.1994年4月25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在北京联合举行座谈会,两岸作家、学者及乡亲近百人相聚一堂,隆重纪念赖和先生诞辰100周年.在座谈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冯牧高度评价了赖和的文学成就与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0.
<正>1895年6月至1945年8月,是台湾历史上的日据时期,既是日本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台湾人民的历史过程,也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过程。根据日本殖民者编写的《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台湾宪兵队史》等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台湾人民发起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包括武装抗日运动、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运动、民族革命运动、农民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其中,武装抗日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前,其他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后。台湾的无政府主义运动伴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春风拂面的日子里,座落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美术馆宾客盈门,这里正在举行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的七十回顾展。刘国松1932年生于安徽,祖籍是山东青州,1949年定居台湾。1956年,刘国松先生在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对发展、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国画产生了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创立了“五月画会”,发起了现代艺术运动,被台湾画坛誉为现代水墨画之父。  相似文献   

12.
“台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帝国主义扶植下产生出来的分离主义“怪胎”。起源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台日军少壮派军官,以“天皇投降诏书有假”为借口,纠集一些台湾亲日士绅、汉奸,搞所谓“台湾独立自救运动”,以抗拒中国政府接收台湾,阴谋宣  相似文献   

13.
黄幸编译 《台声》2013,(5):80-83
上世纪30年代后期,日本军国主义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并加紧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在岛内推行“皇民化”运动,用种种手段要把台湾同胞改造成“皇民”(日本人);在文学领域则发起“皇民丈学”运动,逼迫台湾作家用目文进行创作。在此环境之下,赖和、杨逵、张文环、龙瑛宗、吕赫若、吴浊流等一批台籍作家用自己的方式对“皇民文学”进行抵制,他们虽然用日文进行创作,但作品或表现台湾的风土人情,或表现台湾同胞的被殖民处境,或表现曲折却坚定的民族意识。他们在被迫用殖民者语言进行书写的同时,也用文字对日本殖民者进行着抵制和反抗。  相似文献   

14.
台湾自甲午战争以来,就一直处于被外族分割与政党斗争产生的动荡的环境之中,台湾人民长期以来处在政治经济跌宕起伏的煎熬之下。随着世纪的变迁和台湾政治格局的变化,如何寻求台湾的前途,如何处理两岸关系,如何使台湾2300万人民真正走向和平、安定、发展的平坦大道,将是台湾全体人民多方  相似文献   

15.
“台独”运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激荡,对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严重冲击。随着陈水扁当局深陷困境,岛内外各界或认为,陈水扁为了保位,有可能作最后一搏,执意推动“法理台独”;或认为随着陈水扁政权的终结,“台独”也将“日渐式微”。到底孰是孰非?我们不妨从社会运动的规律来回答。“台独”是一种具有政治目的的社会运动,既然如此,它也该服从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而任何一种社会运动能否推动成功,关键要看以下几个方面:理念本身、运动推动者(领袖)、社会团体(政党)、追随者(支持群众)、外部社会环境等五大部分。具体对“…  相似文献   

16.
<正>上世纪60年代,经过海外"保钓"运动的洗礼,台湾、香港在美国就读的学生从美国、日本的嚣张气焰和蒋介石集团的软弱中看清了国际强权政治的本质,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认识到要保卫钓鱼岛,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此后,"保钓"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统一运动"的一部分。1970年由台湾、香港在美国就读学生自发兴起的海外"保钓"运动在近1年的风起云涌后,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是1971年4月10日"保钓"人士在华盛  相似文献   

17.
台湾本土化运动无疑是当代台湾社会文化变革的核心问题,它深刻地影响着台湾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但为何当代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会以否定和削弱作为台湾社会文化根基的中华文化传统为前提呢?这种违背会对当代台湾本土化运动的发展前景造成何种影响?如何化解当代台湾本土化运动的内在矛盾?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环境运动从其产生至今历经50、60年,在成员构成、组织规模、生成模式以及运动目标等方面均发生很多变化.对现代西方环境运动的历史发展进行描述和概括,厘清其内在的发展脉络,是我们清晰、完整、正确地认识现代西方环境运动和深入挖掘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的重要基础.按照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和方法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看到,现代西方环境运动大体历经了从兴起→扩展→定型→转型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胡文生 《黄埔》2010,(4):51-53
台湾本土化运动无疑是当代台湾社会文化变革的核心问题,它深刻地影响着台湾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但为何当代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会以否定和削弱作为台湾社会文化根基的中华文化传统为前提呢?这种违背会对当代台湾本土化运动的发展前景造成何种影响?如何化解当代台湾本土化运动的内在矛盾?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后,台湾刮起一股民族分离运动的邪风,主张有一个异于中华民族的“台湾民族”,以台湾为独自的共同体而有别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主张有别于中国意识的“台湾意识”’。从而在文学问题上,他们主张有别于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相对立的台湾独自的文学。在台湾现代文学史问题上,他们否认中国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文学的深刻联系,当然,他们也急于否认”五四”新文学运动对台湾现代文学的深远密切的联系。然而,意识形态和政治不能替代具体的历史真实。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和发生在时序仅仅相差三四年的、殖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