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净化政治生态,先得找到政?台生态受污染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笔者以为,当下的政治生态,应根治以下“常见病”: 一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升迁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2.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5,(24):63-63
干部干部,是干出来的,并不是干部自己跑出来的、说出来的。否则,就不叫“干部”,而叫做“跑部”、“说部”了。——在河南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闭幕式上,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针对“不跑不送,降格使用;光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调动”的现象提出了严肃批评。  相似文献   

3.
“跑官”现象古已有之。史称“口有蜜,腹有剑”的唐代奸相李林甫,可算“跑官”有术的典型人物之一。李林甫从一个下级禁卫官升迁至大唐宰相,主要是靠“跑”。他“跑官”的办法有三条:一是“跑”外亲路线;二是“跑”夫人路线;三是“跑”情人路线。李林甫通过“跑”,得官之后在相位十九年,专事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干部对个人成长进步考虑偏多,少数干部左顾右盼、横攀竖比,盯着位子干工作,求个学历创条件,工作分心走神。极少数干部信奉“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光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等歪歪理,想靠“跑、要、拉、送”等不正当手段谋求进步。这些现象尽管表象不同,但深层次看主要是进步观发生错位。  相似文献   

5.
新闻回放:报载,某县委书记为防止底下干部在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防止各方“说客”,在其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敬告“要官别找我”。另据报载,某县不久前通知全县干部,今后凡是找县委领导或组织部“跑官要官”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将其名单在电视台曝光。——要制止“跑  相似文献   

6.
2005年元旦、春节将至。市纪委、市监察局近日发出通知重申,各地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许跑官要官。 通知指出,严格执行“五个不许”规定: 一是不许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对违反规定的,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二是不许“跑官要官”。对“跑官要官”  相似文献   

7.
跑“部”“钱”进,你一定听说过。时下,一些人非常热衷于跑门子、跑关系、跑上头;但也有人不惜跑基层、跑艰苦地区、跑困难企业或贫困家庭。一个是往上钻,一个是往下扎,因而就有了跑上与跑下的话题。跑上者,若是积极争取上面资金、项目或优惠政策,扶持发展本地经济造福于民,倒也无可厚非。但笔者耳闻目睹跑上者中,跑官要  相似文献   

8.
说“跑”     
说“跑”马文胜也许是改革开放加快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一个不曾引人注意的"跑"字,现在格外受到人们的钟爱。干部年终述职,有跑资金、跑项目;百姓议论时尚,有跑房子、跑职称。此外还有跑原料、跑销售、跑升学、跑分配.跑官、跑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如今办事...  相似文献   

9.
可圈可点     
省委书记“炮轰”跑官要官据工人日报报道,日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河南省委七届十次全会上再度痛斥“跑官要官”之风,四次提到干部作风问题。徐光春说“,干部干部,是干出来的,并不是干部自己跑出来的、说出来的。否则,就不叫‘干部’,而叫做‘跑部’‘、说部’了。对那些封官许愿、请客送礼、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者,一经发现,坚决依纪查处!”◆点评:把给官的对象换成普通老百姓,这才是该有的考评体制。newscarto\学生宿舍分三六九等据重庆晚报报道,放弃免费的房间,放弃便宜的房间,一些大学生宁愿一掷千金,争着住进校园内的别墅,这是发生在…  相似文献   

10.
吴可  孙博 《小康》2004,(2):74-74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部落,就开始有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官。社会总是要有人搞政治的,搞政治就得想办法当官。对一些人来说,当官升官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所在。但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来说,社会上的官职总是太少或太小了。因而,想当官就得跑官,就得先让人家认识自己。什么动作都不搞,突然有人让你当一个官,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如果抛开价值判断,只用经济学分析,跑官现象的出现,实在是事出有因,合乎情理。握有选票或有决定权的人,假如不了解你,或压根儿就不认识你,你不跑,不向他们传递你的信息,他们如何选你做官?所以,跑官本身并没有错。不论哪朝哪代、中国外国,做官都需要"跑"的。不过体制不同,跑官的路径也不同。有的往上跑,有的则往下跑。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眼下人格最低的要数“跑官”的。这些人不学无术,抱着“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整天打听某书记、某部长和谁是亲戚,和谁最要好,和谁是老上下级关系,然后厚颜无耻地进行“感情投资”,以求得一官半职。那副嘴脸,很容易让人想起封建王朝时的奴才形象。 在社会日益昌明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宁愿不要人格而去跑官呢?其中关键之关键恐怕应该是“跑”了之后有人给官。如果跑官要官的人要不到官,甚至本来可以提升的也因为伸手要官而不予提升,那谁还会再去跑官要官呢?史载北宋王旦当宰相时,推荐、提携了很多官员,但他…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不时听到一些干部在谈论乡镇换届的事,部分班子成员心神不定,出现了一些届未"换"心先"涣"的现象。上级布置的工作,不研究、不落实,被动应付、敷衍塞责;该做的事情不做,该抓的工作不抓,以往那种风风火火的劲头没有了,唯恐因换届影响自己的"位子"。更有甚者,那些对个人的升迁、去留看得过重、考虑过多的人,根本无心工作,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拉关系走后门上,他们信奉"曲径通幽"——不跑不送,原地不动,既跑且送,提拔重用。于是,四处活动、疏通关节,丢下工作去"跑官",背着组织去"要官"。这种现象发展下去,不利于工作,不利于事  相似文献   

13.
世事杂谈     
没人卖官,谁去跑官?摇跑官要官确是如今官场的恶习。但官场上的人都知道,官,单靠跑是跑不来的,而是靠买,靠送。因此,跑官要官的背后,实质是买官卖官。我国干部管理体制有一个显著特色:垂直领导,分级管理。具体说就是,下级官员由上级任命,下级主要对上级负责。县委书记、县长当选后,也会表示要对全县党员群众负责云云。实质上,他心里明白得很,我的官是上级部门任命的,我首先要让上级满意,对上级负责。于是,形象工程出来了。这些东西都是做给上面看的。因为,当地老百姓对你的政绩一清二楚,你宣传得再漂亮,也骗不过他们。因此,要杜绝买官卖官,…  相似文献   

14.
“跑官”一词不知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跑官”现象或隐或现便应运而生。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为扼制“跑官”风的蔓延,虽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但“跑官”现象并没有销声匿迹,在个别地区甚至有炙手可热的情况。今年是地方领导班子的换届年。笔者由此想起了那些”三头六臂”的“跑官”,想到了早已被人们深恶痛绝的“跑官”风,自然也就横生出众多的感慨和思考。“跑官”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首先是政坛磁力的逆向牵引。政坛是人世间至关重要的一座帅台,操纵着历史的航船。为了走上政坛,历史…  相似文献   

15.
民意,人民群众的意志、意愿、意见等,在现实生活中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某些场合对它的“抬举”,甚至令它“受惊若宠”。8月,湖北老河口市进行换届调整,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民主测评,据说在全国基层市县率先使用了“民意否决权”,共有9名干部因“民意较差”而被免职或降职,媒体的报道据此打出了“民意罢官”的大字标题,煞是抢眼。(见9月13日《南方都市报》)这恐怕是民意最受“抬举”的一次际遇了吧。但是记者很快就看出了破绽:凡仕途中人走终南捷径,从来都是“向上跑官”一条道,而老河口市那些跑官的人,纷纷背道而驰“向下跑”,以致许多乡镇出现…  相似文献   

16.
在倡廉反腐的新闻中,常可看到“跑官”的事。“跑官”者,即奔竞于权贵之门,用财物结交之而谋官也。有关这类人物“跑官”的种种神态,描摹最为形象生动的莫过于明代宗臣的《报刘一丈书》了。  相似文献   

17.
据《南方周末》载:某省有个县委书记,公然和党中央的反腐败斗争唱反调。他提出三个“一点”的“行贿论”:“你送一点点,我收一点点,我再往上送一点点。”一次春节前夕,该县某机·关一个领导去省里送礼,被省电视台曝了光,他还在干部大会上为那人打气:“现在的社会,该送就送,上边免了你的职,我再给你安排相当的职务,让你满意。”此公之论差矣!所谓“一点点”,不过是为行贿受贿开脱的托辞。这个县干部“跑官”的“行情”,岂止是一点点7这里的老百姓流传着几句民谣:“能干没钱干生气儿,三千四千不顶事)L,五千六千记个字儿…  相似文献   

18.
我市已出台五条措施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卖官”者将严肃查处,“买官”者则将一律免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钟旭秋说,当前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大多做得很好,但有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和现象。为此,市委组织部出台了五项措施,严杀“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歪风。凡“跑官要官”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拔,情节严重的将进行组织处理;坚决  相似文献   

19.
张志 《小康》2006,(10):48-50
当跑官要官在一些地方成为风气的时候,陕西宜君县委书记熊晖贴出了告示:跑官要官别找我。县官告示:跑官要官别找我宜君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北部,总面积1531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万人。或许是因为这个县面积太小了,所以在地图上找到它是很不容易的,甚至在问到陕西朋友的时候,竟然有很多人也不知道。但是自打2006年8月份,媒体报道了该县县委书记熊晖“出告示躲跑官”以后,该县及县委书记已然成为“众议”的焦点。中央部署,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领导班子将在2006年下半年至明年初完成换届工作。根据陕西省和铜川市安排,7…  相似文献   

20.
李秀江 《小康》2009,(3):70-71
中国改革30年中,有些方面的改革难度越来越大,必须要有一个突破口,选拔干部制度的改革,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点。★采写/《小康》记者李秀江"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这句在民间流传的官场"潜规则",正随着干部选拔制度的进步而成为历史的垃圾。"潜规则"见不得光,而民主的阳光正把那些阴暗的东西,变成人人看得见的"显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