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办于1941年5月的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通过刊登演说、报告、社论、纪念文章及通讯报道等多种形式,阐述纪念十月革命的动力源泉、鲜明特色、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建构起中国共产党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体系。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当下,重温《解放日报》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情境,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永葆党的先进性、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9月17日起,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在解放日报、上海法治报、东方网、上海人大公众网上刊登了《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公开征求市民意见,请市民为物业管理立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3.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工农士兵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方针,10月,党中央的机关在会后迁回上海,中央决定重新出版中央机关报,并定名为《布尔塞维克》,《布尔塞维克》编辑部设在今上海愚园路1376弄34号(原亨昌里418号)。  相似文献   

4.
2002年8月12日,《解放日报》“经济新闻”版一篇题为《触摸上海经济发展脉搏》的文章,对2001年度上海行业排序的分析中披露,上海旅馆业中增长幅度达到两位数的百强宾馆有42家,其中升幅第二的竟是仅有110多问客房的老宾馆市总工会所属海鸥饭店。当年的营业收入比上一年增长70.3%,排名位次从第70位跃升至第5l位。  相似文献   

5.
<正>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普遍开展了王克勤运动,延安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为此还专门发表了《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重要社论,号召全解放区军民向王克勤学习,称赞他的思想、技术、体力三大互助的带兵经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王克勤是怎样的一个人,王克勤运动是怎么回事,我军为何又会普遍开展?《解放日报》社论为何又说王克勤运动能"更好的进行瓦解敌军的工作,以更加壮大我们的队伍,最后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本文将给读者详述王克勤运动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6.
【事件】《解放日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讲话时指出,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沉着应对、克难奋进,上海必然会迎难而上,在逆境中实现新的崛起。  相似文献   

7.
《上海机关动态》2008,(8):10-10
6月30日下午,市政府外办召开纪念建党87周年暨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会议特邀上海消防总队黄浦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张毅少校、东方卫视记者王勇、解放日报记者简工博三位同志介绍了在抗震救灾前线发生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8.
经各区县委办组织人事部门推荐,28名熟悉基层党建、热心宣传工作的党务干部,成为《上海支部生活》通讯员网的首批成员。5月16日,本刊召开通讯员座谈会,解放日报党委副书记兼支部生活主编施全根到会并讲话,副主编张彭鑫等出席,副主编薛耀先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9.
都说有些上海人看不起外地来沪者,常称之为“阿乡”——其实上海人也有被他人瞧不起的时候。回忆起七八十年代,“精明的上海人”这一雅号曾风靡一时,背后的潜台词是:上海人“脑子活络门槛精;谈起生意太精明;斤斤计较讨人厌;因小失大不高明”。周边城市尤其是杭州人,遇见上海人往往会露出不屑一顾的鄙视目光,弦外之音——“上海人太精乖”。为此上海市有关领导曾指示,就“精明的上海人”这一话题在《解放日报》上组织一次大讨论,提倡要做大气、高明的上海人。  相似文献   

10.
《救亡日报》在抗日的烽火中诞生 1937年“7·7”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7月28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简称“文救会”)成立,《救亡日报》作为“文救会”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11.
突如其采的汶川大地震,既是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新闻界的一场戈考。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上海各家新闻媒体的工作者或奔赴一线,或坚守后方,他似迅速,及时;准确地为公众传递信息,在抗震救灾的全民行动申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所述解放日报党员记者们的故事,是上海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缩影;党报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粟目的同行们并肩作战,在大灾太考的关键时刻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罗莹 《友声》2005,(6):36-36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于2005年7月19日在上海广电大厦联合举行纪念中国人民真挚的朋友,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183;斯诺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会由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梁于藩主持,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对外友协会长周慕尧出席并发表了主旨讲话,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石俊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黄瑚和解放日报优秀新闻工作者青年代表刘颖分别在会上发言。上海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邵慧翔,上海市对外友协常务副会长姚全福,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林德明、孙妹、陈一心以及来自上海外事系统、新闻界的老同志和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共200多人与会。  相似文献   

13.
旨在聚集各方智慧,借鉴国际经验。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虹桥贸易论坛”,3月31日至4月1日在上海西郊宾馆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市商务委员会、商务部驻上海特派办、市人大财经委、市人大法制委、市法制办、解放日报共同主办,长宁区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国际和国内企业界、学术界、法律界、投资贸易促进机构和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的专业人士约20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里,我国新闻事业经历了其半个世纪以来最好的时期,事业规模迅速发展,新闻信息量大为增加,特别是它对国家和社会所起的作用,堪称最具建设性的时期。但毋庸讳言,与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改革相比,新闻改革显得力度不足,深度不够。媒介发展的外延不断膨胀中国是一个资源有限的大国,却也是一个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这一点在新闻业中似乎更加明显。我国新闻业从现有规模来讲,可谓相当庞大。报纸至1996年已达到2163种,是1978年的11.84倍,并开始出现多达20版的省、市、自治区级的党委机关报(如《解放日报》)、40版的市委机关报(如  相似文献   

15.
11月9日下午,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与中共上海城乡建设和交通党校联合举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关系"学术研讨会,来自本市高校、党校系统的近40名专家学者和《解放日报》、《文汇报》、《探索与争鸣》、《新民晚报》等媒体代表一起参加了研讨。  相似文献   

16.
钱家铭 《江西政报》2007,(19):46-46
据《解放日报》8月20日头版报道,“企业抛出能耗难题,高校院所投标破解”一文中介绍,上海外高桥电厂用上了我国第一套火力发电水平衡测试软件,通过数据采集和模型处理,加强用水管理,预计一年可节约生产用长江水168万立方米、生活用自来水36.5万立方米,节约成本278万元。这一整套节水项目,由上海电力学院为其研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画大师施祖铨曾多次举办过全国性个人画展取得巨大成功。有次,日本著名画家鹭峰连续三次参观,最后买下他的全部展品。一对美国夫妇则买下他当场创作的全部作品。咱们上海的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和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近百家媒体,都不吝篇幅地介绍过他多年以来的艺术成就,央视《东方时空》为他拍过专题片。  相似文献   

18.
革命化春节     
周起源  杰夫 《传承》2006,(2):32-33
造反派革春节的命1967年的春节前“,造反派”夺了上海市政府和中共上海市委的权。2月5日,也就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六,上海成立了一个“权力机构”,叫“上海人民公社”。上海人就是在这个公社的“领导”下过了个“大闹春节革命化”的荒唐年。初一,造反派控制的《解放日报》发表一篇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伟大、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值此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中共上海市建委党校与解放日报社理论部于7月9日共同举办了“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讨论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郝铁川、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兼党组书记潘世伟、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夏军、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陈大维、中  相似文献   

20.
史海一勺     
《乡音》2011,(10)
党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为它题写报名、撰写发刊词《本报宣言》。该报为16开本,主要发表时事政治评论文章,以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群众斗争为主要任务。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