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走完了他93年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噩耗传来,山河呜咽,举国同悲。这一天,距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剩132天。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邓小平曾多次表示:希望在1997年,当中国收回香港主权后,一定要到自己的土地——香港去走一走,看一看。 邓小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统一,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为香港的平稳过渡和1997年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后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将香港强占去了。中国政府历来认为,香港问题是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是英国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结果,等到时机成熟时,将通过适当方式加以解决。这个时机终于到来,今年七月一日香港将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当我们扬眉吐气,一雪百年国耻,欢欣鼓舞迎接香港回归的时候,怎能忘记邓小平同志为收回香港所作的巨大贡献呢?正如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同志所说的:“没有邓小平,就没有香港的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3.
正邓小平与香港的知名人士有过长时间的交往,从中可以看到他对香港这片土地的深情和对同胞的关怀。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是查良镛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与香港纪事齐鹏飞,齐辉1920年9月14B年仅16岁的邓小平第一次途经香港。三天前,邓小平在上海登上法国邮船"鸯特蓬莱"号,欲赴法国勤工俭学。是日,该邮船途径香港泊一日。1929年7月至8月第二次途径香港。邓小平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之命,离开上海...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解决香港主权回归问题,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成果,邓小平为此起了伟大的历史性作用.这一作用充分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一、香港的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解决香港问题,首先是主权问题.但是,作为老牌殖民主义帝国,现在要撤出最后一块殖民地,英国当政者是不愿  相似文献   

6.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与大陆分离是国家的不幸、民族的耻辱,香港回归祖国,是海内外炎黄子孙150多年的强烈愿望.邓小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提出用“一国两制”构想实现香港回归,并精心指导,使其在实践中获得巨大的成功.邓小平为香港回归所作的历史性贡献,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作为新中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香港的平稳过渡、顺利回归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声明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条件成熟时,用适当的方式加以解决。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成为继毛泽东之后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里程碑,香港回归有了历史新契机。在香港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既是爱国者又是现实主义者,他运用辫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解决历史  相似文献   

8.
在即将迎来香港基本法颁布14周年之际,2004年2月19日,新华社重新发表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著名谈话,再次向世人宣告了中共中央在香港特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强决心.重温这篇重要谈话,回顾邓小平当年与香港知名人士的交往,不由让人感叹,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一国两制"英明的倡导者,他的理论精神、坚定不移的原则立场是今天指引我们处理香港事务的明灯--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与香港回归齐鹏飞齐辉香港回归是当代中国和平统一工程的成功典范,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历史的杰出贡献。本文旨在对邓小平在香港回归中的历史功绩作一全面、系统的述评。一新中国建国初期,由于特殊的内外环境,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  相似文献   

10.
1983年3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下简称"人大")期间,香港记者极想捕捉到有关中央对香港回归谈判的信息,焦点之一就是回归后人民解放军是否进驻香港问题。香港记者趁人大会议期间香港各界人士与中国高层人士聚集的时机,见到国家领导人就劈头盖脸地提问。  相似文献   

11.
明年7月,祖国的宝岛香港在被英帝国主义霸占155年之后,就要回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了。在这令全国人民振奋的时刻,不能不使人忆起她回归祖国的不平凡经历。 1982年4月6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前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前首相希思,双方一致首肯:“现在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了!”紧接着不到半年的时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使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帏幔正式揭开。今天,当我们回首问题解决的全部历史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与解决香港问题一样,解决澳门问题一开始也是在邓小平亲自领导下进行的。在解决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84年以前,邓小平在谈到祖国统一任务时,更多的是针对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讲的。由于澳门问题和香港问题属于同一性质,都是要收回被外国殖民主义者所占领的中国领土,而且澳门问题又没有香港问题那样引人注目,所以,邓小平当时没有再单独提出澳门问题。但实际上,邓小平在构思祖国统一的新方略时,是把台、港、澳回归祖国问题统筹考虑的。在他看来,在大政方针上,台湾、香港问题解决了,澳门问题也就迎刃而…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7,(7)
正麦理浩投石问路,邓小平巧答让投资者放心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据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约定,英国对"新界"的租期为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随着1997年的临近,能否签订跨越"九七"的土地投资合同,成为投资者们反复向港英当局询问的问题,但港英当局无言以对,因为他们并不能决定"九七"后香港的命运。1979年3月,香港总督麦理浩访华,试探  相似文献   

14.
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在遭受英国150多年的殖民统治之后,终于将在1997年7月1日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回顾中国人民收回香港主权的这场斗争,我们不禁对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爱国主义者所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智慧感到由衷的敬佩.正是由于他的运筹帷幄和精心设计,使香港回归获得圆满解决.在香港回归即将来临之际,对邓小平在解决香港问题过程中所作的历史性探索和贡献作一回顾,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1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整个香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随着1840年的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英国侵略者通过战  相似文献   

15.
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英国政府受形势所迫,改变了长期以来避而不谈香港问题的姿态,急于了解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方针,以制定自己的对港政策。为此,英方采用了不少办法向中国政府进行试探。毛泽东在世时一直没顾上考虑解决香港问题。1974年4月,他对来访的英国前首相希思说,“你们剩下一个香港问题。我们现在也不谈。他指着邓小平等人说,解  相似文献   

16.
一、相识相恋 邓小平与卓琳相遇相识在延安,那是1939年的秋天…… 卓琳:那时候从云南到北京要办出国护照.先从云南滇越铁路到越南的河内,从河内转车到越南的海口,从海口坐船到香港,从香港坐船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北京.  相似文献   

17.
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会见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即武侠小说家金庸。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香港同胞,在当时引起了世界轰动,亦对“大侠”金庸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84年,就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事宜,邓小平会见了到访的英国外交大臣杰弗星·豪。当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待厅里等待来宾时,记者们一拥而上,准备对他进行采访。邓小平开玩笑地对香港记者说:“看到你们,我心里就‘怕’。”记者们也机灵:“不要害怕,请向香港同胞讲几句话。”简短的对白,众人已解颐。  相似文献   

19.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中叶开始,英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北京条约》(1860年)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先后强创、强租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将其变成英国的殖民地,并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辛亥革命后,历届中国政府都未承认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中国政府曾先后习次与英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交涉(199年巴黎和会,1921年华盛顿会议,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企图在“倾斜的谈判桌”上实…  相似文献   

20.
1981年对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和平统一工程来说,是一个最关键的年头。这一年所决定的关于台湾、香港问题的事情,都对后来历史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几乎都与这两个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邓小平与廖承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