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三年脱困的关键一年,要实现脱困目标,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前不久,国家经贸委在邯钢举办了重点脱困企业培训班,广西经贸委组织我区25户重点脱困企业的厂长、经理参加了培训。参训者无不感叹:邯钢经验真可以说是治愈国有企业亏损的“灵丹...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提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后,洛阳市首批确定的14家国有企业在互998年全部实现扭亏增盈,今年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成为我市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排头兵。总结这些企业的经验,我们认为,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是我市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走出困境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根本保证。参与决策,把关定向。14家企业党组织把改革脱困作为第一位工作,他们最深刻的体会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首先要体现在党政共谋企业改革脱困大计,找准企业改革脱困的正确方向和途径上。白马集团的主…  相似文献   

3.
本就加强管理及脱困两方面谈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作认为,要搞活国有企业,必须借鉴外国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同时,要采取金融政策支持、加大破产兼并力度、调整产品结构、分流富余人员等多种措施解决国有企业脱困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公司曾是市属国有企业中的盈利首户,国家大一类企业。自1996年以来,持续亏损累计达两亿多元,3500多名职工相继下岗,企业濒临倒闭。1998年3月,公司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把艰苦奋斗凝聚人心、促进企业扭亏脱困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自身救自己,终于使企业展露出生存发展的曙光。去年,公司亏损总额比上年减少7100万元,销售收入增长616%。 凝聚领导班子,坚定信心渡难关 面对严峻现实,党委一班人认为:企业要扭亏脱困,关键是班子要形成合力;要使职工坚定信心,首先班子要坚定信心。党委一班人向全体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确定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全会强调,完成这一项历史任务,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今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一年。能否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步伐,如期走出困境,关键在于把党建设好,尤其是要把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根据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任务和班子建设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当前在企业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上,需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领导干部一定要学好邓小平理论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6.
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年两大目标今年是关键的一年。本认为,要想实现这两大目标,必须把改革和脱因同经济结构调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中强企业管理,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的第二年,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企业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企业党组织必须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目的在于推进企业民主科学决策,避免和减少失误。企业党组织要站在改革的前列,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理直气壮地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认真负责地支持和保障董事会、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党委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提出已有三年。三年后的今天,国企脱困目标是否已如期实现 ?三年脱困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什么 ?当前国有企业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三年脱困对进一步的改革有何启示 ?今年年终,是国企三年脱困“结账”的日子,这一目标是否如期实现,无疑已成为国际国内社会热切关注的一个焦点。国企三年脱困看似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目标,而实际上包含了整个国企改革的深刻内涵,因而,它的意义远不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那般简单。 国企三年脱困目标 已基本实现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约有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 1 4万户,…  相似文献   

9.
《团结》2001,(6):32-34
广东省国企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了脱困目标,至2000年11月底,列入国家考核目标的490户企业中。完成脱困任务的有328户,脱困率为66.12%,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脱困290户的目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 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 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这是党的十五大后新一届政府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突破口。今年是三年脱困的最后一年,也是决胜的一年。三年脱困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什么?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还有什么路可以走?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三年脱困目标可以如期实现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约6万多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称国有企业)中,大中型企业约为1.4万户,是国有经济的绝对主力。1997年底,即提出三年脱困目标时的国有大…  相似文献   

11.
孙鸿武 《求知》2000,(12):30-32
国企三年脱困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 国企三年脱困目标的提出,是针对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秩序混乱、总量结构失衡、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以及国企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等重大、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目标的提出就是要解决这些重大问题,为进一步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打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九九七年以来,山东鲁南化肥厂这个全省化工行业的排头兵,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落伍了,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一九九八年下半年,新一届班子竞选上岗后,全身心扑在事业上,围绕企业减亏脱困这个大局,内抓管理、外抓市场、大胆改革、创新发展。通过改革,企业领导班子由原来的二十八人减少到十一人,机构和干部职数都精减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初步扭转了过去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在领导班子建设上,班子成员以“三讲”教育为总抓手,用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凝聚起了全厂职工的心,为企业减亏脱困赢得了主动。一是加强政治、经济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13.
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是我党几十年来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克服困难 ,战胜困难 ,取得事业成功的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同志从新的战略高度阐述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高瞻远瞩地指出 :“艰苦奋斗的教育今后要抓紧 ,一直要抓六十年至七十年。国家越发展 ,越要抓艰苦创业”。当前 ,随着企业内部改革整顿的不断深入 ,一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也有一些企业仍未步出困境 ,这些困难企业实现“脱困增效”目标问题很多 ,笔者以为 ,要使困难企业脱困增效 ,不管困难多大 ,问题再多 ,关键得有一…  相似文献   

14.
生产经营是企业全部工作的中心,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主渠道、掌握主动权、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关键。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行业的中心任务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来展开,为促进纺织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纺织行业历来做得是比较好的。多年来,我们坚持了“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的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把纺织行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突破口,要求用三年左右时间,压缩淘汰1…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阶段性目标,纺织行业因被确定为突破口而备受瞩目。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这一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已实现扭亏为盈,圆满完成了中央交给的率先脱困的任务。纺织业改革与脱困取得的重大进展,对整个国企改革脱困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起到了示范和带动全局的作用,对国有企业完成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政府讨论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职能,首先应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政府。因为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这个角度看,政府是为企业服务的,政府的行为,必须服从于产业发展的要求,服从于企业的需要,因此,研究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不是孤立地去探讨政府能做些什么,而是应当从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政府做什么,怎么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首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有预见性、前瞻性的政府。高新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本,而新生事物在发展的初期,往往面临…  相似文献   

17.
潘祉祺是通化钢铁集团公司第二炼钢厂厂长,技术干部出身的他在这家企业摸爬滚打了20多个春秋,亲身经历了企业的兴衰沉浮。在采访中,他向记者坦白地吐露了自己作为国有企业“一把手”的所感、所盼。“我最担心的是:别把国有企业职工的心搞散了。”我在通钢呆了20多年,打心眼里希望国有企业重振往日的雄风。现在大家都无时无刻不在琢磨脱困的路子,但我总觉得,就算脱困的路子有干条万条,最要紧的就一条:上下一条心。没这一条,给什么政策和投入都是白搭。我知道吉林省有一家企业,短短两三年之内换了好几茬领导,好端端的企业最后弄得…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最后一年。能否最终实现国有企业脱困,对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而我国目前实行的债转股措施,必将在国有企业脱困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但对于债转股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必须作出合理的分析和估计,才能有助于债转股的合理运行,从而保证国企改革目标的顺利完成。一、债转股的运行风险1操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债转股试点企业的选择存在较大的风险。债转股的操作主体主要是国家经贸委、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国国企整体脱困的最 后一年,国有企业尤其是那 些困难企业目前状况如何?在改革与脱困的道路上又面临着哪些困难呢?最近记者采访了河北省部分国有企业领导、政府部门和企业经营者,他们认为,政府部门的观念、周边环境以及一些企业面临的“特殊问题”仍是困扰国企脱困的重要因素。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1998年9月,一个县级市的市政府在没有研究有关法律法规,没有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咨询的情况下,将市属制药厂卖给一位个体户。当这位个体户接管企业时,与药厂职工发生冲突,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处于停顿…  相似文献   

20.
“三年脱困”后国企改革如何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企"三年脱困"目标的实现,距今已过去了近半年。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三年脱困"目标实现与国有企业依然面临不少困难的现实,产生了一些困惑,也产生了一些偏见。"三年脱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今后的国企还能不能改?怎么改?从哪儿改?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三年脱困"不等于整体脱困永远脱困"三年脱困"目标提出时,我国大约有14000户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中有6599户是亏损或严重亏损企业。这部分亏损企业,长期严重蚕食其他国有企业的利润,直接把国有企业推入整体亏损的困境。而且,亏损大有迅猛攀升的势头。这6599户企业的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