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春 《求索》2014,(1):126-130
社会交换是人类社会的古老现象。本文回顾社会交换研究的历史,阐述社会交换的相关概念,论证社会交换的直接交换和间接交换两种形式。直接交换分为互惠交换和协商交换,间接交换分为合作型交换和一般化交换。同时,对直接交换的两种交换形式进行区分:在交换结果、交换信息、交换时问、交换风险、利益流动等几个方面分析互惠交换与协商交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的本质,简单地说,就是自愿交换的经济。对它的具体内涵,人们从多种角度、侧面作了不同的探讨。这些探讨对我们理解市场经济本质不无启发,但要全面理解市场经济本质,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概括。 那么,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自愿交换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自愿交换呢? 其一,它是一种个人之间的自愿交换,虽然在市场经济中存在个人、家庭、企业甚至国家等各种各样的交换主体,但家庭、企业和国家毕竟都是由个人组成的,它们的利益最终都要转化和归结为个人利益,它们的责任最终也要由个人来承担。在市场经济中,自愿交换的主体,归…  相似文献   

3.
电话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智能网技术曹立鄂,艾波(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网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高度结晶,在当今世界通信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被认为是继人工交换发展为自动交换、机械交换发展为程控交换之后电话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199...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中经济人之间的交换行为,不仅仅只是交换主体间的“货币─—商品”交往,而且是在表现“物─—物”关系中蕴含着的“人─—人”关系。其中既有人与人的价值关系─—平等,又有人与物的价值关系─—自由,并且在这两种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升华和辐射出作为政治、法律观念的社会平等、自由观。可以认为,交换环节是平等、自由观念的真正起源,是社会平等、自由观的秘密之所在。市场经济的交换形式决定了交换主体之间的平等。所谓交换形式,就是把商品或劳动只视为交换价值,把商品之间的关系只视为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且把进入交换过…  相似文献   

5.
李松龄 《湖湘论坛》2009,22(4):56-59
交换和谐是指交换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只有在法律法规健全、市场完善而均衡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实现。在交换和谐的状态下,价格等于价值,等量劳动能够获得等量收入,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不到劳动剩余产品。市场的均衡和非均衡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交换和谐的状态具有动态性。  相似文献   

6.
市场交换是市场经济诸环节中最复杂的领域,也是经济人通过商品——货币的物物交换形式来形成纵横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的重要场所。在市场交换领域,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的各方面的特点内在地规定和制约着经济人的动机和行为,经济人又以其价值取向和主体抉择能动地作用于市场交换的内容与形式,自觉不自觉地在交换活动中抹上一层人文色彩,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取向。交换领域存在着多方面的特点。第一,交换领域的经济人主要表现为交换主体,同生产领域的劳动主体相比较,其社会角色及功能显得更复杂。在生产领域,经济人始终是主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大虚拟趣缘社区快速成为女性青年交换行为的主要场域,在这些线上交换行为之中,悄然萌生了与费孝通指向的“去人情化”分殊的情感与理性的交融关系。这样的嵌合看似构成了消费领域的反资本逻辑,然而,情感与熟人因素的介入实则可能暗含了新的权力结构。本文以女性青年消费主导的时尚类虚拟趣缘社区为例,通过对20位受访者的深度访谈与6个网络社群的网络民族志研究,深入探讨虚拟趣缘社区及其中交换行为的秩序。研究发现,在虚拟趣缘社区下形成了在信任、趣味、工具三重关系和情感、理性两重倾向下的不同交换逻辑,交换逻辑代替“买卖”成为群体分野的关键要素。群体分野造就了社群结构,情感作为结构权力的一部分不断隐藏和矮化工具理性,造成了社群关系的不平等与对成员合理利益诉求的侵蚀。  相似文献   

8.
《创造》1994,(5)
究竟谁是培育市场的主体朱同广认为,笼统地提“政府培育市场”,在客观上模糊了究竟谁是培育市场的主体或“第一推动力”的问题。市场的交换行为,是由很多的企业行为构成的;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也即众多企业交换行为的“总和”。一句话,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其成熟完善之体制下,有关对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正义要求,即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实质上体现为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两个方面。按照最早区分这两种正义的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之观点:交换正义是事物之间的绝对平等,分配正义是指对待不同人之间的相对平等。交换正义至少需要两人,  相似文献   

10.
何长明 《台声》2002,(9):12-12
由全国台联和清华大学共同邀请的以台湾政治大学社科院高安邦院长为团长的参访团一行10人,于2002年6月底至7月初来北京参访。团员主要是该院的各系所主要负责人。在京期间,访问团参观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并与相关学院就交换学者、教授讲学、共组研究团队、共同筹办研讨会、交换学生短期研究、远程教学等交流合作内容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合作意向。在京期间,国台办、全国台联领导接见了参访团成员。(何长明/摄影报道)台湾政治大学社科院大陆参访团在北京@何长明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第一册(上)第38页编写了这样一道讨论题:“为什么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既是一个容易提出的问题,又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常常看到,木少农民自己种得蔬菜之后,将一部分拿到市场去出卖,另一部分留下来自己食用或馈赠亲友。学生通过对高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第一课的学习,对于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不是商品,一般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对于为什么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价值,而不用于…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交换与道德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市场交换道德具有功利性属性,它不是商业道德的简单重复。它与社会道德在原则、价值取向和层次上有很大的不同。对市场交换主体的利已利人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既要看到人们逐利动机的合理性,也要看到人们竞争、互利互惠、服务取酬行为后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陈志武 《新东方》2009,(9):60-62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为规范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行为,根据《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证监会令第49号),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东北三省社会主义学院在黑龙江省召开教学科研工作协作研讨会。研讨会总结了近年来的教学科研经验,在形成三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方面达成了共识。协作机制主要是在共享教学专题课、共同进行科研课题的调研与撰写、学报稿件的交换刊登和图书资料共用等方面加强合作。会议之后,可逐步在互通情况、交换专题课菜单、参与科研会议和课题调研等方面进行合作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一、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商品和商品交换的认识,正确的是()A劳动产品必须在一定的交换关系中才能成为商品,具有价值B.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着必须通过交换才能二:者兼得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商品的等价交换表现在每一次交换中,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评析:本题是综合性试题,考查学生对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量和等价交换的理解。A项正确。B项不完全正确,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最正确的,而商品生产者要通过交换_二者兼得则是错误…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26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法院开庭审理吉克娘儿故意伤害一案。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该案开庭前,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吴文学主持控辩双方依据乐山市检察院、四川省律师协会《关于开展刑事公诉案件证据开示和意见交换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下简称意见)进行了证据开示和意见交换。  相似文献   

18.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应城市邮电部门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以发展、改革、管理、服务、效益为主线,面向币场抓发展,灵活经营创效益,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全省三十三次邮电工作会议和孝感市第二次邮电工作会议精神,上下一心,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0万元,比上年增长79%,新增市话交换容量6000门,农话交换容量3540门,长途自动交换1440路端,新增长途业务电路240条,移动通信64信道。完成了本地网中最后两个端局的改制联网,全市交换程控化率达到100%,建成了扩…  相似文献   

19.
邱真 《春秋》2011,(1):17-19
1964年初冬时节.时任烟台市博物馆馆长的宋玉娥携带一件名为《清嘉庆李墨庄出使琉球图》的重要文物,赴北京与中国历史博物馆进行馆际交换。这次交换是在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主持下进行的。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向烟台博物馆移交第一批66件文物的过程中,宋玉娥发现了一件《烟台海军学堂全图》。精致的楠木盒子,  相似文献   

20.
一、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经典的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前提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一著作中一方面重申了他们对未来社会的一贯看法,即“在一个集体、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重要的观点,即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消费资料的分配中,“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