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振 《当代贵州》2014,(10):16-17
3月17日,《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暨推介会在贵阳举行,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出席会议并致辞。王江平在致辞中说,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起步之年,也是国企改革年,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帷幕已拉开,一个顶层设计、分类推进,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标志的国企改革新时代即将到来。近日,就贵州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相关问题,王江平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2.
改革成效初见端倪2005年初,一场规模空前的国企改革攻坚战在全省打响。它不仅是我省能否实现由“快走”变“快跑”战略的关键所在,也事关全省今后发展大局。这场战役主要有三个主战场:省直、长春和吉林。其中长春市国企改革任务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在长春市国企改革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儒林说,长春能不能完成改革任务,不仅仅是关系到长春自身的发展问题,更关系到全省国企改革大局。这次国企改革攻坚战,长春市  相似文献   

3.
正3月17日,《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暨推介会在贵阳举行,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出席会议并致辞。王江平在致辞中说,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起步之年,也是国企改革年,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帷幕已拉开,一个顶层设计、分类推进,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标志的国企改革新时代即将到来。近日,就贵州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相关问题,王江平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打破国企改革停滞困局:国企改革向来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改革进程中,特别  相似文献   

4.
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国企改革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可以概括为国企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和国企改革后新的运行模式的构建两个方面。国企改革的目标模式就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确定国企改革目标模式后,运行模式的构建以及相应的改革,就成为国企改革的主要任务。国企改革的运行模式的构建,需要紧紧抓住市场化、资本化、契约化这"三化",并围绕"三化"来考虑制度的设计安排和改革举措的实施。其中,市场化是国企改革不可动摇的根本方向,资本化是国企改革新的中心任务,契约化是构建国企新运行模式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5.
熊丙奇 《当代贵州》2014,(10):52-52
正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今年全国两会,中央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的决心彰显。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一系列具体要求,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国企改革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其中难免有曲折。行业垄断、一股独大、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一直未能彻底地解决。究其原因,并不是针对这些问题强调的频率不够高,出台的政策不够多,解决的措施不够实,而是由于目前面临的深化改革,要突破现有利益藩篱,调整现有利益格局,致使许多有力的改革措施,没有得到贯彻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为克服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弊端.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改革探索,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承包经营.从转换经营机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革走过了一个可谓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历程。国企改革是我国整个改革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国企改革走过的历程.可以得到启迪,感受鼓舞,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7.
《江淮》2006,(8)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我省实现奋力崛起、构建和谐安徽的中坚力量。截至2005年底,我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56.3%。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结构调整已进入关键时期。在此重要时刻,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适时召开,吹响了新一轮国企改革攻坚战的号角。会议鲜明地指出:改革是绕不过去的,越拖越被动,越拖成本越高,越拖危机越大。目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条件。一是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今年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为我省的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更大的政策支持。二是国内外产业和资本加速转移为企业重组提供了重要机遇。三是全社会对改革的承受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必然的规律。以旧的体制机制去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绝没有任何出路。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深化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而决不能错失机遇,以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开创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局面,锻造安徽跨越式发展的脊梁。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国企“三年三个百分之百”改革的第二年,也是国企改革的攻坚年。四川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加强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党的建设,积极在企业改制中攻坚破难,为企业改制平稳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上半年,全省472户重点企业顺利完成改制任务,减亏22.67亿;全省工  相似文献   

9.
要论要言     
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快速、效益提高、协调性改善、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实现了近年来少有的首季开门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经济社会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国企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等改革工作需加紧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偏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形势严  相似文献   

10.
正国企改革是近年来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在博鳌论坛上指出,中国国企改革事关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成败,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然而,改革国企绝不是消灭国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国企都是崛起中国家的支柱。在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中,主要涉及分配问题、思路问题、垄断问题、效率问题和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产权保护,如何通过产权保护,调动各个方面尤其是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国企改革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真正释放出强大的改革红利。在前些年的国企改革中,也出现过许多混合所有制形式,从总体上讲,在产权保护方面做得是不够好的。更严格地讲,是出现了两个极端、两个不应该。一个极端是,将  相似文献   

12.
正"三变"改革是贵州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是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路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守着巨大的‘绿色银行’,财富源源不断来,高山观景、田园观光、温泉洗浴、农耕体验,应有尽有。我们将齐心把旅游景点打造好,让客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充满信心地说。陶正学所在的舍烹村,正是贵州六盘水"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发源地。"三变"改革是贵州省大胆探索的智慧结晶,是统领全省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是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路探索。  相似文献   

13.
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瑞龙 《唯实》2000,(3):11-17
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后,国企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国在向市场化演进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两大难题:金融问题和国企问题。而金融问题的背后也是国企问题,即无法在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约束系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国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企问题是我党最早意识到的、最早被列入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虽然改革在向前推进,但从放权让利,到两步利改税、到承包制、再到股份制,都没能搞好国有企业。国企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国企改革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却得不到多少效果呢? 一、国企改革难在哪里 国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国企改革问题又一次被提到了重要政策日程的前沿。进一步推进企业机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接下来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本文以北京市为例.试图通过梳理1991—1993年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探索过程.分析其在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希望对今天理解和把握国企改革的方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月、5月,省委省政府连续两次召开全省深化省属国企改革工作会议,一系列重大加速国企改革政策出台。2004年11月,41个厅局、行管办、大公司、大集团的国企改革方案审定通过,涉及国有企业450家,占省属国企总数的90%以上。......翻开2004年的日历,一串串重大事件让人目不暇接,我省的国有企业改革可谓波澜壮阔,这在湖南国有企业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二十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表明,不触及核心的改革难以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为此,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启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围绕产权改革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4,(10):22-23
在贵州省本轮产权制度改革中,观念认识上、具体政策上都有不少新问题需要解答,比如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需要怎样的思想认识?投资者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参与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国资监管机制将有何变化?等等。省国资委对这些问题都有较为详细的解答,本刊登载最为关键的十个问题,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看尚未能使国有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其原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有一种观点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国企改革的主体产生了错位,政府部门喧宾夺主,包办了本应属于企业及其职工的权利和义务。深化国企改革必须纠正企业改革中的主体错位现象,政府应该将改革的车体角色让位给企业与职工。①笔者认为:(1)目前我国的企业改革中不存在主体错位问题;(2)让政府在企业改革中扮演主要角色,作为国企深化改革的首要主体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性选择,也是尽快在我国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8月中旬,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国企改革座谈会,时任省委书记应勇、省长王忠林分别讲话,就推进省属国企改革作出部署。如何深化改革,更好发挥支持科创产业发展作用,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是政府引导基金面临的重大课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及参加湖北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的基本要求,革新投资理念,优化管理架构,调整运行机制,以政府引导基金自身改革发展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熊志军 《先锋队》2012,(17):28-31
国企负责人的薪酬,不仅仅是一个分配问题,实质上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必须放到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认识,并与国企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步推进。当前国企负责人薪酬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国企负责人的薪酬问题历来是社会舆论的焦点。今年,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有关国企薪酬问题时,明确提出要对国企的高薪进行限制。但是为什么要进行限制和怎样限制,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07,(7):12-12
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快速、效益提高、协调性改善、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实现了近年来少有的首季开门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经济社会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国企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等改革工作需加紧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偏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形势严峻;物价涨幅过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