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北约东扩是后冷战时代欧洲新地缘与安全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不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北约的合法性,更促使其成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安全与政治组织,并对维系冷战后的大西洋关系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意义。然而,随着北约三轮东扩的完成,美欧间在政治领域的竞争形态和关系模式悄然形成,合作与竞争的并存也使得美欧关系日趋复杂化。  相似文献   

2.
地缘政治中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中具有 特殊重要的意义。中美冷战时期,台湾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地缘战略工具。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 台湾在该地区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大幅下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美关系被美国的战略决策者 定位成战略上的竞争关系,台湾对美国而言的地缘战略价值再次上升。这正是台湾问题具有长期 性、复杂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历史和现实中的东南亚,因其自然地理位置与社会条件的特殊性,历来是国际政治力量纵横捭阖的重要场所。冷战结束后,东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灵活务实地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希望成为多极化国际政治中的重要一极。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不仅对现行国际关系准则和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战争的不同反应 ,还可能引发地缘政治关系的深刻变化 ,甚至导致后冷战时期地缘政治的再次历史性重组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缘政治效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与东盟达成区域性自由贸易安排,对东亚的经济合作进程乃至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应与亚太周边国家和睦相处,和平发展的战略才能实现.依据中国目前所处地缘政治情势,我国应推行全方位睦邻、富邻、安邻外交,逐步巩固和扩大一个稳定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带.东南亚地区是我国应当重点经营的地区,与东盟关系的进展直接影响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6.
袁南生 《同舟共进》2012,(12):61-65
从古至今,许多战争都缘于对地缘政治利益的争夺,许多重大外交活动都围绕地缘政治利益而开展。探讨中国千年外交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总结经验教训,无疑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地缘政治的基本规律,维护和扩大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中国千年外交主要是周边地缘外交中国千年外交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内展开的。东南方向浩瀚的太平洋、西南和  相似文献   

7.
4月23日至25日,北约19国在华盛顿举行了为期3天的首脑会议,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讨论科索沃形势和审定北约新战略。会议经过激烈争吵,最后通过并发表了《华盛顿宣言》、《关于科索沃的17点声明》和《联盟战略概念》3个文件。同冷战时期北约奉行的战略相比,同1991年制定的战略相比,这次通过的新战略具有明显的“干预性”和“扩张性”。北约轰炸南联盟和中国驻南大使馆表明,它现在已由战后的一个防御性军事联盟转变为具有进攻性和侵略性的政治、军事集团了。  相似文献   

8.
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皆源于西方,其理论体系主要服务于当时国际政治关系的运作。作为一种理论,在之后的学科体系建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并分析两者的内涵、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旨在进一步厘清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在史学研究中的范式。事实上,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思想早在中国古代就已产生,只是没有将其概念化,究其理论,二者类同。政治地理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地理区域与政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政治过程在地理环境中的具体反应,而在中国古代政治地理的研究中,其本质理论等同于地缘政治。中国古代政治地理在思想和理论方面,主要体现在国际、国家和地方三种尺度上。正清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政治地理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中国政治地理学深化权地秩序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巴尔干———这个欧洲的“火药桶”。北约空袭南联盟,是实施北约“21世纪战略新概念”前的一个实验,它对南联盟的“焦土政策”,是美国全球战略和挑战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体现,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变了调的北约成立于1949年4月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是冷战标志性产物。随着华约组织的解散、柏林墙的倒塌和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巨变,冷战宣告结束,人们纷纷揣测北约的去留。然而,冷战结束后至今,北约不仅仍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还在北约的历史上开了…  相似文献   

10.
北约是东西方冷战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东欧地区涌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严重恐慌。为对付苏联在军事和意识形态上的继续“扩张’,1949年4月4日,美、荚、法、意等11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告北约正式成立。根据北约宪章规定,各缔约国将在任何成员国遭到威胁和侵略时,对其进行军事上的援助,共同承担防御任务。时隔6年之后,1955年5月,苏联为对抗J匕约的威胁,联合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等8个东欧国家,共同签署了《华沙条约》,组建了华约集团。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相…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力主改变北约性质,使它从欧美集体防卫联盟转变成一个全球化的政治军事组织,从而更好地为美全球战略利益服务。然而从2006年11月底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的北约峰会来看,北约"转型"绝非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地缘政治的内涵不断更新,地缘政治力量格局、地缘竞争“棋势”和方式都发生了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一是全球地缘政治力量的天平明显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倾科,美国超强地位突出。二是欧亚大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美国在欧亚地缘战略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欧亚各国地缘战略无一能避开美国的欧亚地缘战略制约。三是地缘战略争夺方式发生变化,非对抗的潮流在上升。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这种变化使我国面临潜在乃至现实的跳战。(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在亚太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明显上升,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已受到了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日益突出。为了积极应对,中国开始关注与能源相关的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动,在双边乃至多边关系中突出以能源合作为特色的“能源外交”。虽然中国在开展能源外交时有其潜在优势,但也面临着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重塑形象为中心,以对能源地缘政治和相互依赖的认知与实践为两个基本点来构建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积极推动在互利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北约战略调整的精髓是功能 (职能 )“外移”。北约功能“外移”主要体现在 :北约东扩———地理“外移” ,这是实现功能“外移”的载体 ;机构改革———职能“外移” ,这是实现功能“外移”的根本保障 ;“积极干预”和“主动干预”———目标“外移” ,这是北约新战略演进目标。北约功能“外移”对欧亚安全格局及北约自身国际地位的提升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北约暴行看美国的世界霸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目的是清除推行巴尔干战略的绊脚石,为美国和北约的全球化扩张战略铺平道路。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是它企图孤立中国、包抄包围中国阴谋的大暴露。我们必须头脑冷静,正确应对,挫败其阴谋。  相似文献   

16.
共情文化是基于共情所形成的心理文化形式,具有开放性、适应性、交互性、代入性和非线性特点。以往地缘政治所形成的权力格局都是以控制和主导世界为目的的。然而,控制和主导世界,既需要经济和军事实力,还需要有政治谋略和文化认同。在诸多主客观因素中,共情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消除和弥合不同文明隔阂需要共情文化;遏制狭隘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需要共情文化;避免和缓解地缘政治危机需要共情文化;可控核聚变时代发展需要共情文化。因此,必须发挥共情文化在地缘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发扬共情文化中的共识精神,为地缘政治发展凝聚共识条件;二是发扬共情文化中的共处精神,为地缘政治发展创造共处关系;三是发扬共情文化中的共营精神,为地缘政治发展创造共营局面;四是发扬共情文化中的共赢精神,为地缘政治发展创造共赢远景。  相似文献   

17.
吴江 《新东方》2011,(2):1-6
从生存哲学的角度讲,地缘政治的政治性来源于人类敌我划分的生存论结构。地缘政治中的空间只有在生存论的空间的意义上才能最深刻地被把握。现代地缘政治来源于一种追求普遍性、去视域化的努力,它与人类生存意义的关系被遮蔽了,但却仍然不可能摆脱作为它的发源地的生活世界。未来的地缘政治应该坚持一种守护和爱的伦理态度。  相似文献   

18.
北约东扩各方矛盾析施鲁佳问题的缘起冷战结束后,由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集团宣告解散。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华约的对立物,由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国家组成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要不要随之解散?俄罗斯认为应该解散,因为华约和北约都是冷战的产物,既然冷战已经...  相似文献   

19.
地缘政治思想起源于人类生活的基本常识和事实,是对资源有限与发展无限的人类世界根本矛盾的深刻洞察。国家的地理位置、生存空间、对空间的把握能力及地缘边际利益关系是地缘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地理位置、边际关系、权力优势等是其斗争逻辑的主要内容。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度明显提高,地缘政治的斗争逻辑已成人类命运的阻遏力量,人类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因时而出,必将开辟人类命运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20.
地缘经济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地缘经济的过程中,要从人地的互动关系,将地理环境和区域因素作为参与人们之间关系的能动变量来加以研究。地缘经济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它是在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从政治逻辑转向经济逻辑的过程中生成的。研究地缘经济学旨在为各民族国家展开国家经济战略服务,所以业已形成了一些有各自民族国家特征的地缘经济学流派。如美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和意大利学派等都丰富和发展了地缘经济学。地缘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如其他经济学一样,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将可能出现更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这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向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